安苧父母明显想坐汪洋的车,可安苧却极其不愿配合,脸拉的老长。最后还是贺荃叫车将安苧接回了家。当然那个讨厌的汪洋还是跟来了。
安苧的父母对两个外人的态度截然不同。对贺荃是客气,生疏的客气,对汪洋就则是热情的客气,甚至还提出要留汪洋吃午饭。安苧真的发火了,坐着轮椅进了自己的房间,发狠的关上门,干脆谁都不见。安父安母被吓到了,讪笑着对汪洋打着招呼。
贺荃真的不想忍了,转头就走了,不想再看到这恼火的一幕。她也是人,也有脾气,也需要发泄,她没能力一忍再忍。但是对安苧父母的怒气远远不及她对安苧的关心。第二天她又来了,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她住的公寓附近的市中医院是家很有口碑的以中医治疗为主的三甲医院。她昨天回家就跑过去打听了,特意挂了个号和医生聊了一会儿,医生建议可以到康复科去治疗,像安苧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用针灸推拿之类的中医手段可以起到非常好的疗效。
虽然不待见贺荃,但是这消息还让安家父母很高兴。安苧虽然心灰,不过站起来的欲望还是战胜了颓废。抱着希望到了市中医院后,得到的答复是很有希望恢复正常,这让安家一扫阴霾。安苧父母对贺荃的态度也有了一点点的改变。但是安苧刚动过手术,并不适宜马上就做康复,医生建议在休养的过程中不时的过来复查一下,等时机合适了再做康复。
安家离着市中医院毕竟远。贺荃便动了心思,她头一次接安苧去复查时,安苧很吃惊,问:“你哪来的车?”
安苧知道贺荃高中毕业就考好了驾照,本来也打算工作后就买辆车,但后来有房贷要还,资金有点吃力,买车的事就算了。如果这车要是贺荃的买的,她哪来的钱呢?又向父母借的。买房已经让她父母掏了一大笔钱,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向父母借钱,而她的朋友谁有车能借给她呢?
贺荃却笑笑,“买的。二手国产,很便宜,连手续一共不到五万块。主要是快,几天不到手续就完成了。你放心,我这是在4s店买的,有保证的。”
安苧问:“我不是担心别的,你哪来的钱?”
贺荃不好意思地揉揉鼻子,“问我父母借了一点,我自己存了一点。但我向你保证,我就问我父母接了三万。我向他们保证要还的。”
坐在副驾驶室的安苧从后视镜中看了一眼坐在后座上面无表情的父母,心里忽的生出了怨气。这种怨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尽管她也知道父母为了自己付出了很多很多,可她就是控制不住。甚至有时会出言讥讽两句,讥讽的内容最多的就是父母识人不清,那个他们眼中的好男人代表汪洋已经基本不来他们家了。不过话出口后看着父母躲闪的眼神和不自然的笑容,她也会后悔。她觉得再这样下去,家里的气氛会越来越糟糕。反正现在她每个星期都要去市中医院几趟去做康复,不如搬到贺荃那儿去。
安苧和贺荃说了自己的打算,贺荃当然是举双手赞成。安家父母却有点担心,贺荃还要上班,白天没有人怎么行。但是安苧坚持,她现在已经可以拄着拐杖慢慢的走路了,自理不成问题。
贺荃也向安苧父母保证,可以早上送安苧去医院,中午午休时开车接回家。吃饭就更不成问题了,时间来得及就可以自己做饭,时间来不及的话,现在外卖多发达。
最后安父安母妥协了,大不了经常过去给女儿送吃的呗。不管怎么说,目前还是女儿的心情最重要。其实他们也无奈,安苧的一再坚持,他们也拗不过。
安苧也知道住到贺荃那儿会给贺荃带来极重的负担,但她实在不想看到在父母前面的自己的丑态。她努力地做着复健,尽量不给贺荃添麻烦,甚至都能拄着拐杖单手做饭炒菜、坐电梯下楼去取快递了。
贺荃心里也是美滋滋的,虽然有点累,但小日子过得非常充实快乐。冬去春天,夏天又快到了。她觉得已经苦尽甘来,这样的幸福会长长久久,甚至她都开始谋划求婚,谋划双方父母见面,谋划着去哪儿度蜜月。
可是——甜蜜的美梦很快就会被戳破了!
作者有话说:
这是第四个故事,我已经感觉到排版的不对劲了。“呱QAQ”读者说让我先把这文完结掉再去构思另一篇文,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这篇文要完结还早着呢。不包括我现在写的这第四个故事,我已经写好大纲的故事还有八个,如果按照每个故事二十章左右的字数来算,那就是每个故事要有二十来万字,当然不一定保证每个大纲都要写出来,但就算这样,估计这文完结也要二百来万字,会不会创下百合小说字数之最?天啊,我想想就有点后悔,我应该将每个故事都当成一篇文,如果这样算的话我就已经填了三个坑了。这样我会觉得轻松,大家看得也轻松。而不是像现在给自己挖了个特大的坑,跳下去抬头不见天啊。这怎么办啊?什么时候能填好啊。我居然还开了另一个文,这不是脑袋抽了吗?先就这样吧,暂停一下这里,去更另一个文了。
67、第二章
五月底的气温稍稍有点偏热,但还是在舒适范围之内。贺荃的心却有点煎熬,准确的说应该是矛盾。一方面,安苧现在康复的不错,已经不需要借助拐杖行走,医生说再继续一个疗程后就可以彻底不用到医院了。这消息让贺荃在心底长长出了一口气。不过另一方面,贺荃就有点犹豫了。她的上司赏识她,给她提供一个非常好的职业前景,只不过要让她去国外的分公司驻扎三年。三年,这时间在她这个年纪应该不算长,可她和安苧的关系始终没有得到安家父母的点头,她有时会暗示安苧,但总被安苧岔开话题。她这心里总觉得有点发虚,这个时候如果离开三年,那未来如何,她不敢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