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第十八章
宝丰城的百姓这两日都在议论此事,有家商队在关外失了货物,还有人失踪了。回来的人纠集在一起日日去广顺镖局讨要银子。当初签的文书可是失一陪三,镖局的总镖头金老爷子正为此事犯愁呢,要赔三十几车货物的钱财,还要安抚那十位失踪镖师家属的心情,这都需要大量的银子。镖局看上去风光,实际赚得都是刀口上舔血的钱,加之到了年关,用钱的地方多,一下子要掏大量的银子,家底便吃紧起来。
这些消息源源不断地通过耳目传到了裴德音跟前,她此刻顾不上什么镖局,关键的是人。她只觉得奇怪,像洪铭、卓昌之类的商贩和他们的伙计都能平安回来,俞翕一行人怎会“失踪”呢?还有主事的李缘一伙,他们为什么也失去踪迹?两者有什么联系没有?她问曹嬷嬷和锦儿,这两人也分析不出个所以然,只能派出大量人手去探察。
又等了三日,跟着俞翕去赶车卸货的伙计们竟然平安回来了。裴德音亲自接见询问。这几名伙计均说,当时马匪过来时,古大让他们和老爷分不同的方向逃跑。古大说马匪不会对穷伙计下手,更说马匪要是对老爷下手,他们要保护老爷,也顾不上他们。若他们第二天没有等到任何烟火信号,便让他们直接回宝丰城。他们听从了古大的话,还多等了一天,也不见任何信号,便回来了。只是他们没多余的钱,凑了点铜板,寻了个最差的马车,这才回来晚了。
这更让裴德音纳闷,这几个伙计都能回来,按理说俞翕她们更应该早到了,为什么还毫无音讯?不过曹嬷嬷有一点说得有理,这说明俞翕她们应该还是安全的。这让裴德音稍许心定。
腊月十八,眼见着城里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可俞翕她们还是没有消息。这么长时间肯定也瞒不住郑氏和铁家两口子了,整个俞府笼罩在不安之中。本来俞翕说是最迟腊月初八便能回家,现在已经多等了十日,裴德音觉得自己不能再这么干等下去,她要亲自去关外搜寻。但这想法被家中的几位长辈和曹嬷嬷苦苦劝住了。
郑氏和铁家两口只是单纯的认为这样的做法太过凶险,俞翕都已经失去踪迹,她们坚决不能再失去裴德音。而曹嬷嬷更有深一层的考虑,短短数日,“醉仙居”在裴德音的幕后掌控之下,竟迎来了人潮,可以预见将来的盈利是何等的可观。就连公主示下的旨意中都说裴德音是奇才,要她保护好裴德音的安危。这种情况下她又怎能放裴德音去涉险。
裴德音突然陷入了深深的无力感,她觉得还是自己的实力太弱,现成的资源她却无法调动和掌握,这让她心中涌起了无数的自责。当初她为什么要答应俞翕出关呢?是鬼迷心窍还是太相信她们二人的能力了?不过仅仅沉寂了一日,她便找来了家中长辈和曹嬷嬷,明确地告诉几人,她不想也不能再等了。
郑氏和铁家两口子根本做不了主,虽然从内心上来说,她们很希望尽全力去找俞翕,可她们也知道,关外找人犹如大海捞针,她们不能不顾及到裴德音的安危,只是见裴德音态度坚决,竟无话可说。曹嬷嬷却是不敢说,她看到了裴德音眼中的疯狂,她知道此刻若自己要强行阻留,保不齐这位当家主母会做出什么让人猝不及防的事。但她毕竟精明,并没有直接开口劝说,反而思考了一番,这才说道:“既然太太决定了,老奴自当遵从。只是太太需知,此次出关,务必要做到万无一失。所以还请太太给老奴些时日,容我调动安排人手。”
裴德音冷冷道:“多少时日?”
曹嬷嬷算了一下,不敢多说,“十日。”
裴德音冷笑一声,“一日。”她心里明白得很,俞翕和自己现在的价值还不足以让公主动用人手倾尽全力。曹嬷嬷说的调动无非就是宝丰城附近的有限力量,这能需要多长时间。当然她也不会盲目任性到不需要任何帮助。她的目的是找到活着的俞翕,这就确实需要有用的人手。
曹嬷嬷何尝看不出裴德音已经忍到极限的表情,长叹一声,“太太容禀,一日之内确实能传递消息,可物资呢,这关外可是茫茫的沙漠戈壁啊,就算是几万大军行进其中,那都如水滴入海,难觅踪迹,更何况我们这百来人。若不备好物资,在关外恐怕一天都待不下去。再者我们还需要做好伪装,百来人还不能同时出关,若引起了怀疑,岂不坏事。”她说得很隐蔽,怕坏了公主的大事。至于什么大事,裴德音不想问,也不可能问,只是沉默片刻,坚定说道:“三日,三日之后若不能成行,我便雇人出行。”
“既然如此,那便三日吧。”曹嬷嬷微微轻叹,再多说什么也不会有用了。
到了腊月二十一,不足十天便要过年,下午时曹嬷嬷过来回禀,说是一切准备停当。裴德音只是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又去见了郑氏,却发现铁家两口子也在。她尚未开口,史芸先说话了,“我刚与你娘说过了,我要和你义父与你一起去寻俞翕,你也别拒绝,你若不让我们去,我们就自个去。我们年纪也不是很大,腿脚也利落。我会治病,你义父打了一辈子的猎,不敢说多有本事,但寻些野味之类的,也有些经验,不会拖你的后腿。至于我母亲,便托妹妹照看一二了。”她和郑氏熟识后性情相投,一直以姐妹相称。而铁桂花言语木讷,只是点头附和。
郑氏红了眼眶,女儿幼时被她遗失,便是眼前的两人将女儿抚养长大。虽然是乡野出身,却将女儿教导的很懂礼数,回到自己身边的女儿对自己也非常的尊重,处处为自己着想。女儿有难了,这两人更愿意挺身而出,这叫身为亲生母亲的自己情何以堪。可是她也知道自己的斤两,她这身子骨,别说去关外寻人,就是旅途时间长了也受不了,她要跟着去,那真就是给人添麻烦。她暗下决心,照顾好史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