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金边黑市买钢盔
柬埔寨的形势在恶化,危险在一步步逼近。工程兵大队400名官兵多么渴望得到两件心爱的东西,那就是钢盔和防弹衣。5月4日磅同打了一仗后,战士们渴望的心情更加迫切。
按照洋洋洒洒3万字的联柬机构《出兵国政府指南》第三部分第31款规定:“所有维和部队人员都要根据本国的供应标准进行充分的装备,建议携带防弹衣。柬气候炎热,分雨季和旱季。”我国各级机关一直把配发防弹衣看做是联合国的事情,所以走出国门时,中国工兵没有携带钢盔和防弹衣。
联柬机构看到1993年2月以前的形势太平,一直没有把钢盔运往柬埔寨,1993年3月后一看大事不妙,才急忙调运钢盔,但已经来不及了。有些国家等不及了,赶忙从本国为其维和部队运来了钢盔。
中国工程兵大队向国内要求配发钢盔和防弹衣的请求还没得到答覆。大队长马继东坐立不安。后勤科长张明好像看出他的心思,主动过来一起研究对策。
“你上街去转转吧,买上几顶摩托头盔。”大队长与张明商量。张明惊讶地问马继东:“买头盔干吗?”
“当钢盔使呗,虽说防弹能力差,但总比没有强。”马继东完全是用看中国市场的观点看柬埔寨市场,觉得摩托头盔已经是民用品中最好的头部防护器材了。
张明沈默片刻若有所思地说:“我想起来了……”他冲马继东神秘地一笑,便坐上吉普车出发了。
几个小时后,张明风尘仆仆地提回17顶墨绿色的钢盔。
“哇!”马继东大声惊呼,真想把张明抱起来。
“赶快验验,是不是真货!”大队部的几个干部拿来冲锋枪和手枪,在几种距离上实弹射击钢盔。真令人喜出望外,钢盔的防弹性能良好,可以肯定不是假冒伪劣货色!
“你可真了不起!”马继东对着张明说:“你是怎么发现这‘新大陆’的?”
张明仍像往常一样平静地介绍了他这几个小时的传奇经历——
在金边市一片人员居住稠密的小街道上,摆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其中不乏军用武装丶军用匕首之类的东西,人们暗地里传说这里还出售各种武器,但这只是暗中交易。张明在黑市的一角找到了曾有一面之交的华侨,寒暄几句扯上了正题:“听说你们这里出售各种武器?”
华侨悄悄地告诉他:“武器都是暗地里交易,张少校你是想……”他故意拖着声音等待。
“我想看看有没有钢盔!”张明沈着地询问。
“钢盔有啊!”华侨又看了一眼张明说,“我带你去!”
华侨领着张明,轻车熟路地走到一个柬埔寨商人面前,嘀咕了一阵子后,商人便从不易被人察觉的角落里拿出一两顶绿色钢盔:“这种样子行不行?”
张明手里掂着钢盔问道:“你能卖给我几顶?”
柬埔寨商人将信将疑地说:“没有几顶了,我可以给你搜罗搜罗。”
稍等片刻,商人又到另外几个摊位上转悠一圈,提回来几顶同样的钢盔说:“就这几顶了,实在很抱歉!”
“什么价钱?”张明问。
“5美元一顶,”商人回答。
“3美元行不行?”张明讨价还价。
商人有些不情愿地说:“你们想买多少?”
这回轮上张明主动了:“你不是说只有这几顶了吗?”
商人左右看看没有外人,於是说:“这17顶你3美元一起拿走吧!以后长官要买,我还可以搜罗,我知道门路!”说完露出狡黠的一笑。
张明带着胜利的喜悦回来了。这17顶钢盔成了我们的宝贝,警卫班的战士们更是摸着它们爱不释手。
“你看还有没有潜力可挖?”大队长问张明。
“从那几个人话中判断,他们还会有货,可能是出於什么顾虑不愿意一下子拿出那么多!”张明判断。
“你顺藤摸瓜……”马继东提示张明。
“一共需要买多少?”张明征求意见。
“400!每人一顶!”马继东不假思索。
经过几天的努力,张明果然不负众望,采购了整整400顶钢盔,还另有几顶作机动。
张明,这位入伍19年的“老黄牛”,一直是部队的标兵干部,他曾两次荣立二等功,这次又为全体官兵立了新功!
看到后勤科长张明黑市探宝的功绩,作战科翻译组的几名军官坐不住了。我们发挥语言优势,兵分几路,到处求爷爷告奶奶,设法打通各种关节,先后为大队领回了300件蓝色防弹背心。
不少外国人看着联柬后勤处的发放清单,不禁一阵羡慕嫉妒恨,问:“别的工兵部队只发50~100件防弹背心,为什么给中国工兵发300件啊?”
为我们申请防弹背心而四处奔走的联柬总部作战处高级参谋庞延东中校深有体会地说:“中国人搞关系还是有两套的。我看你们凌思斌丶刘家宝到联柬总部左缠右磨要防弹衣的劲头,真服了他们!马大队长周围有这么一批真心实意的干将,真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