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钟声敲响,大臣们鱼贯而入,朝堂之上一片庄严肃穆。
徐谦神色凝重,手持奏疏,大步出列,跪地高声道:“陛下,臣有本奏!”
昭靖帝微微皱眉,感觉到有一些事情将要发生,目光落在徐谦身上,缓缓道:“徐爱卿,所奏何事?但说无妨。”
徐谦朗声道:“陛下,臣近日苦心调查,发现杨凌等人在历年科举选拔中,行径恶劣,令人发指!
他们借着科举之机,大肆收受贿赂,为商贾子弟大开方便之门,致使众多寒门学子报国无门,此等恶行,严重败坏朝堂风气,有违我大秦选拔人才的公正之道!
恳请陛下彻查,还科举一片清明,还天下学子一个公道!”
说罢,将手中奏疏高举过顶。
昭靖帝听闻,脸色一沉,尚未开口,杨凌已满脸怒容地站出,大声反驳:“陛下,徐谦这是无中生有,恶意污蔑!
我等向来一心为公,兢兢业业为大秦选拔人才,怎会做出此等下作之事?徐谦分明是为了打压我等,故意捏造罪名,望陛下明察!”
徐谦转头看向杨凌,怒目而视,厉声道:“杨大人,你还敢狡辩!我已掌握诸多线索,绝非空穴来风。
张侍郎、李郎中与京城几家大商贾来往密切,此事人尽皆知,你又作何解释?”
杨凌冷笑一声,道:“来往密切便能证明科举舞弊?
徐谦,你这分明是欲加之罪!你不过是想借此事,为你们清流派谋取更多利益罢了!
倒是你,为了升官,做出了诸多见不得人的勾当!”
徐谦脸色骤变,喝道:“杨凌,你休要血口喷人!”
杨凌不理会徐谦,向昭靖帝拱手道:“陛下,徐谦为求晋升,私自篡改官员考核记录,将自己一派之人的政绩夸大其词,打压异己官员。
就在去年,地方上有一位政绩斐然的官员,只因不愿依附他徐谦等人,徐谦便暗中操作,在年考中给他评了个差,导致这位官员不仅三年内不能升迁,还被罚了半年的俸禄。此事有相关记录为证,陛下可派人彻查!”
昭靖帝眉头紧皱,目光如炬地看向徐谦,道:“徐谦,杨凌所言,是否属实?”
徐谦急忙磕头,额头碰地咚咚作响,急切道:“陛下,这是杨凌的诬陷!是他为了逃避罪责,故意编造谎言来抹黑臣!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怎会做出此等事!”
杨凌又道:“陛下,还有!徐谦还曾收受贿赂,为一些无能之辈谋取官职。
这些人上任后,不仅毫无建树,还在地方上鱼肉百姓,搞得民不聊生。
前些日子,就有百姓联名上书,控诉这些官员的恶行,而背后主使,正是徐谦!”
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昭靖帝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喝道:“够了!朝堂之上,成何体统!”
众臣立刻安静下来,纷纷跪地。
昭靖帝满脸怒容,扫视着朝堂众人,大声道:“科举乃我大秦选拔人才的重中之重,关乎国家兴衰。
官员考核与任免更是关系到朝廷的稳定与百姓的福祉。
如今你们双方互相指责,若所言属实,皆是不可饶恕之罪!
徐谦,杨凌,你二人各执一词,若无确凿证据,随意污蔑大臣,扰乱朝堂秩序,同样罪不可恕!”
徐谦连忙道:“陛下,臣对杨凌科举舞弊之事的调查绝无虚假,只是证据还需时间搜集完善。”
杨凌也道:“陛下,臣所举徐谦罪行,件件属实,皆可查证。”
昭靖帝沉思片刻,缓缓道:“此事关乎重大,朕命你等双方各自仔细调查。
十日内,若拿不出确凿证据,弹劾与被弹劾之人,都要承担相应罪责。退朝!”
说罢,昭靖帝拂袖而起,转身步入内殿。
大臣们面面相觑,各自心怀鬼胎,缓缓退出朝堂。
下朝之后,徐谦和杨凌皆是面色阴沉,脚步匆匆地各自赶回府邸。
他们心里清楚,这十日的期限犹如高悬头顶的利刃,必须争分夺秒地搜集证据,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徐谦一回府,便立刻召集清流派的骨干成员,将任务一一分配下去。
“各位,如今事态紧急,关乎我等的存亡,大家务必全力以赴。
去把与八股派科举舞弊相关的线索,不论大小,都给我彻查清楚,尤其是张侍郎和李郎中,掘地三尺也要找出他们的罪证!”
众人领命后,迅速四散而去,各自展开行动。
与此同时,杨凌也在八股派的据点里,对着一众下属怒目而视,大声吼道:“徐谦竟敢污蔑我们,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
都给我动起来,把徐谦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查个底朝天,特别是他篡改考核记录和收受贿赂的证据,一定要确凿无疑,让他无从抵赖!”
八股派众人也是不敢懈怠,纷纷领命而去,只是人们私下嘟囔:明明是你诬陷徐谦贪污受贿,这证据肯定是找不到。
整个京城瞬间陷入了两派暗中较劲的紧张氛围之中。
然而,昭靖帝回到后宫之后,大发雷霆,砸了奇珍异宝。
不一会,就有人来报,双方回府后马上就开始了调查对方的罪证。
昭靖帝瞬间大怒,都想把龙案推翻,幸亏龙案重量极重,才幸免于难。
两派若是真的将证据摆在明面上,朝堂必将再次进行一波血洗,到时候哪还有人来当这个官啊。
所以这并非他本意。
于是,他急忙招来心腹太监,低声吩咐道:“你速去传朕的口谕,让徐谦和杨凌立刻停止调查,就说此事另有安排,不可再肆意妄为。”
太监领命后,如飞一般奔出皇宫。
可惜,一切都为时已晚。
就在太监还在途中时,徐谦和杨凌几乎同时收到了来自刘启铭暗中派人送来的所谓“证据”。
两人看着手中的材料,皆是大喜过望,丝毫没有察觉到这背后的阴谋。按照朝堂的流程,他们毫不犹豫地将证据呈送到了内阁。
当内阁大臣们看到这些证据时,整个内阁瞬间炸开了锅。
这些证据十分详实,人证物证俱全,坐实了双方的罪名。
消息很快在朝堂上传开,大臣们人心惶惶,不知这一场风暴将如何收场。
而此时,刘启铭在自己的府邸中,透过窗户看着外面慌乱的京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了大半,朝堂已经陷入了混乱的漩涡。
接下来,就看温清风那边如何利用这混乱的局势,进一步打击昭靖帝的势力了。
另一边,秦丘自然也得知了朝堂上发生的事情。
他叫来温清风,拍着他的肩膀:“好戏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