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早朝,天际突现异象,紫微星光芒骤敛,旋即坠落,与此同时,九声钟响回荡在京城上空。
九声钟响,让整个朝堂瞬间陷入一片死寂,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秦丘身上,人们都知道,这九声钟响代表着什么。
秦丘心中明白,命运的齿轮已然开始转动,是时候迈出那关键的一步了。
早朝之上,秦丘神色自若,昂首挺胸,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大步出列,手中高举着一份早已准备妥当的诏书。
他目光冷峻,如利刃般扫视着朝堂上的众人,声音洪亮且坚定,字字掷地有声:“圣上,如今朝堂之上腐败丛生,民生艰难困苦,您治理国家多有失策,致使我大秦深陷危难的泥沼之中。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大秦的未来,臣恳请圣上顺应天命,禅位于贤能之人。”
昭靖帝听闻此言,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他瞪大了双眼,眼中满是愤怒与不甘,怒视着秦丘,颤抖着手指指向他,厉声呵斥道:“秦丘,你好大的胆子!竟敢逼朕退位,你这是谋逆大罪!”
就在众人以为秦丘会继续强硬反驳时,钦天监监正匆匆跑来,他神色凝重,先是恭敬地向昭靖帝行了一礼,然后缓缓说道:“圣上,微臣夜观星象已久,紫微星乃帝星,如今紫微星坠,实乃上天降下的警示,预示着大秦将有重大变革。这或许是上天在暗示,唯有顺应天命,方能保我大秦江山社稷安稳,百姓安康。”
昭靖帝听到这话,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与挣扎。
他环顾朝堂,看着那些支持秦丘的大臣们,又看看自己寥寥无几的亲信,心中明白,自己已然无力回天。但他仍心存一丝侥幸,试图做最后的挣扎。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昭靖帝与秦丘上演了一场“三辞三让”的大戏。
第一次,昭靖帝故作姿态,言辞恳切地表示自己治国有过失,如今局势危急,刻不容缓,唯有新君登基,推行新政,才能拯救大秦于水火。
秦丘则义正言辞地回应,愿圣上改过自新,恳请天下再给他一次机会治理国家。
第二次,昭靖帝又以祖宗基业,不能就此沦丧为由,意欲禅位,而众大臣纷纷进言,阐述秦丘的改革之策对大秦很有帮助。
秦丘也说只愿辅佐昭靖帝治理国家。
第三次,昭靖帝已是心灰意冷,在众人的注视下,他长叹一声,无奈地说道:“朕力已尽,无力回天。只愿禅位于安宁王秦丘,愿秦丘奉命于危难之间,扶大厦于将倾。”
至此,三让已经完成,秦丘再次推辞,可实在是拗不过天意,只得接受禅位。
昭靖帝眼圈微红,摘下冕旒,亲读禅位诏:
朕承祖宗之业,君临天下,本欲恢弘先帝之志,泽被苍生,使我大秦永享太平。然天意无常,紫微星坠,示以朕之不德,致朝纲紊乱,民生多艰。
自朕登基以来,虽夙兴夜寐,兢兢图治,然朝堂之上,腐败丛生;民间疾苦,未能尽解。今内忧外患,国势衰微,朕深感有负先帝之托,有愧百姓之望。
今观安宁王秦丘,德才兼备,心系天下,屡建奇功,其贤能之名,朝野共知。值此国难之际,唯其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上天垂象,示意朕顺应天命,禅位于秦丘,以保我大秦江山社稷,护佑百姓安康。
朕虽心有不舍,然为天下计,不得不忍痛割爱。朕三让而秦丘终应天命,此乃上天之选,亦为大秦之福。自即日起,朕将皇位禅让于秦丘,望其登基之后,秉持天下为公之心,推行新政,广施仁政,使我大秦重归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朕退位之后,愿为大秦之民,观新政之成效,祈国家之兴盛。望我大秦臣民,皆能同心同德,辅佐新君,共创太平盛世。
秦丘得到昭靖帝的禅位后,开始有条不紊地筹备登基大典。
先命人在京城的太庙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精心挑选良辰吉日,准备了丰盛的祭品。
祭祀当日,香烟袅袅,鼓乐齐鸣,秦丘率领一众大臣,虔诚地向上天和祖宗禀告此事,祈求庇佑。
同时,他还下令修缮皇宫,重新布置朝堂。工匠们日夜赶工,将皇宫装饰得金碧辉煌,朝堂之上焕然一新。一切都按照最隆重的规格进行,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考量。
登基大典当日,京城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翘首以盼,想要一睹新君的风采。秦丘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冕旒,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走上高台。
他的脸上没有过多的表情,一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样子。
在登基仪式上,秦丘郑重地宣布废除国号昭靖,立新国号为“共和”。
他声音洪亮,大声宣读:“共和者,天下为公,众人共治也。朕将与天下百姓同呼吸、共命运,让大秦成为一个公平、公正、繁荣的国家。”
随后,共和帝秦丘开始任命新的官员,他将那些有才能、有品德的人提拔到重要岗位上,同时对旧有的官僚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推行了一系列利民政策,减轻百姓的赋税,鼓励农桑,发展商业,一时间,朝堂清明,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朝堂之事安排妥当,秦丘便宣布两件事,一则是老生常谈,大赦天下。
第二则是发兵,远征吐蕃。
而对于昭靖帝,秦丘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将他封为安乐王,在京都一隅赐予他一座府邸,让他安度余生。
昭靖帝虽然失去了皇位,但他看到秦丘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心中也渐渐释然。
新帝登基数天后,秦丘轻车简从,来到了安乐王秦壑的府邸。
秦壑正在庭院中悠闲地摆弄着花草,听到通报,微微一怔,旋即起身相迎。
“陛下今日怎么有空来臣这寒舍?”秦壑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语气中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落寞。
秦丘摆了摆手,说道:“如今你我虽身份有别,但毕竟同出皇族,无需如此见外。今日前来,是想与你聊聊这国家的变化。”
秦壑微微苦笑,心中自然明白,秦丘是来打自己的脸的:“陛下治理国家有方,短短数月,朝堂气象一新,百姓也渐渐安居乐业。
看来当初禅位之举,倒也成全了大秦的未来。”
秦丘看着秦壑,认真地说:“当初逼你退位,实属无奈。我一心只为大秦百姓,想要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
这些日子推行新政,虽有成效,但也遇到不少阻力。”
秦壑点点头:“新政推行,触动了不少旧势力的利益,自然会有阻力。不过,只要陛下坚持,以如今的形势,想必那些阻力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秦丘叹了口气:“话虽如此,但我仍不敢有丝毫懈怠。我希望大秦能长治久安,百姓能永远过上太平日子。”
秦壑看着秦丘,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陛下有此志向,实乃大秦之福。想我在位时,确实有诸多不足,如今看到国家在陛下手中越来越好,我心中也感到欣慰。”
秦丘上前一步,拍了拍秦壑的肩膀:“不管怎样,你我都曾为大秦的江山努力过。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望你能安享余生。”
秦壑微微欠身:“多谢陛下关怀,臣自当修身养性,不再过问朝堂之事。”
两人又聊了片刻,秦丘便起驾回宫。离开府邸后,秦丘望着京城的繁华景象,心中有了一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