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俯瞰着下方的战场,冷冷说道:“小小蝼蚁,竟敢反抗秦国。今日就让你们知道,与秦国作对的下场!”
说罢,太一双手结印,口中念念有词。
一道黑色的光芒从他手中射出,朝着魏国士兵和洛云袭来。
洛云不再隐藏实力,他周身光芒大盛,展现出神仙之姿。他双手抬起,一道金色的光芒迎向黑色光芒。
“轰!”
两道光芒碰撞在一起,发出一声巨响。整个街道都被震得摇晃起来,房屋纷纷倒塌。
太一看到洛云竟然是神仙,心中也十分震惊:“你究竟是何人?为何会插手人间之事?”
洛云冷冷道:“别装模作样,你是谁,我知道。”
太一冷哼一声:“臭小子,三番五次和吾作对,我不找你也就罢了,竟然还敢来。”
洛云毫不畏惧:“切,总比你好,用你叔叔的名头怎么不敢用你父亲的!”
“你。。”
洛云一点都不怕,若是陆压当面,他肯定不敢说,但来的只不过是个化身之人,那凭什么吓唬自己?
说罢,洛云与太一在天空中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洛云施展出各种仙法,太一也不甘示弱,以阴阳术法应对。
下方的秦国士兵和魏国士兵都被这一幕惊呆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战斗。
在战斗中,洛云发现太一的阴阳术法虽强大,但并非无懈可击。
他看准时机,施展出一招强大的仙法,直接击中了太一。
太一受到重创,口吐鲜血。他恶狠狠地看了洛云一眼:
“今日算你厉害,我定会卷土重来!”
说罢,化作一道黑烟消失不见。
洛云看着太一离去的方向,心中不敢放松警惕。
妖族不会就此罢休。
不过在人间就要受人间的规矩,陆压也是他的棋子。
天道和陆压总得撞一撞。
他怎么嚣张,不信陆压不会怀疑。
一个玄仙敢对半圣,不是脑子坏了,就是背后有人指示。
此时,魏国密探走上前来,一脸敬畏地看着洛云:
“洛老板,没想到您这么厉害。多谢您出手相助,救了我们魏国士兵。”
洛云微微一笑:
“不必客气。这乱世之中,我也是保自己安全。要是没有实力,我这货怎么能安全到你们那呢?”
经过这场战斗,魏国士兵对洛云充满了感激与敬佩。
他们还不知道太一是阴阳家的背后之人,若是知道,恐怕就不会只是崇拜和感激。
那会抱大腿了!
百家争鸣的局面愈发激烈。
各国都在招揽人才,希望能找到治国强军的良策。
儒家的荀子四处奔走,宣扬“仁政”思想,主张“民贵君轻”。
他在各国朝堂上与其他学派的代表激烈辩论,试图说服各国君主实行儒家的治国理念。
法家的韩非则在秦国受到重用,他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他的思想对秦国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让秦国的法律更加严苛。
兵家的孙膑著有《孙膑兵法》,他在战场上运用独特的战术,帮助齐国多次取得胜利。
他的兵法思想也被各国军事家所研究和借鉴。
纵横家的苏秦和张仪更是在各国之间纵横捭阖。
苏秦主张合纵,联合六国对抗秦国;张仪则主张连横,帮助秦国分化瓦解六国联盟。
洛云看着这百家争鸣的热闹景象,心中感慨万千。
这就是春秋战国吗?
果然,如果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穿越者,又何凭借着自己的智慧能够算计这么多先辈?
他连篇古文都背不好,还何谈高论?
倒让他奇怪的是,这么出名的横渠四句,荀子,还有庄子,也只是惊讶一番,没有问他缘由。
这和他想象的不一样?
……
数年后。
嬴政端坐在咸阳宫的王座之上,目光深邃而锐利,扫视着下方的群臣。
这时,侍从高声通报:“李斯求见!”
李斯稳步踏入宫殿,大礼参拜:“臣李斯,拜见大王!”
嬴政微微抬手:“免礼,平身。听闻你对当下局势颇有见解,且说来听听。”
李斯站起身来,神色恭敬又自信:
“大王,当今天下,战国纷争已历经数百年,诸侯割据,战乱不止。
秦国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以来,国力日益强盛,历经数代先王的苦心经营,如今已隐隐有凌驾于六国之上的气势。
此乃秦国成就千古霸业的绝佳时机。”
嬴政身体前倾,饶有兴致地问:
“哦?依你之见,这霸业当如何成就?”
李斯向前迈出一步,朗声道:
“大王,欲成霸业,首在人才。
纵观历史,凡成就大业者,无不广纳贤才。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方能成就周朝八百年基业。
秦国如今虽有不少能臣良将,但仍需更多贤能之士为大王所用。
应敞开国门,不问出身,只要有真才实学,皆可入秦效力。”
嬴政微微点头:“人才之事,我已下令广招,只是这天下贤才众多,如何能让他们真心为秦所用?”
李斯微微一笑:“大王,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以高位厚禄相待,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空间。
再者,秦国以法治国,律法严明,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贤才们自然能各尽其能。
就如商鞅,在秦国得以推行变法,施展抱负,秦国也因之强大。”
嬴政沉思片刻:“你所言人才之事有理,那在治国理政方面,依你之见,秦国该如何抉择?”
李斯神色一正:“大王,法家思想乃秦国治国之根本。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律法面前,人人平等,如此方能保证国家秩序井然。
如今韩非在秦,其著作《孤愤》《五蠹》等,对法家思想阐述深刻,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君主权威,此理念与秦国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
嬴政皱眉道:“韩非虽有大才,但他毕竟是韩国公子,心思难测,如何能放心用之?”
李斯连忙道:“大王顾虑不无道理。
但韩非之才,若能为秦国所用,必能助力秦国成就霸业。
至于其出身,臣以为,只要大王以诚意相待,以律法约束,再加以恩威并施,韩非必能为秦国尽心尽力。
况且,秦国如今强大,天下贤才皆向往之,韩非亦明白此大势。”
嬴政轻轻敲击着王座扶手:“那依你所言,这以法治国具体该如何施行?”
李斯侃侃而谈:“大王,以法治国需从多个方面着手。
其一,律法需明确清晰,让百姓知晓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
其二,执法必严,无论贵贱,触犯律法皆要惩处。
其三,法律要与时俱进,根据国家发展不断完善。
比如在农业方面,制定鼓励耕种的律法,对开垦荒地、增产粮食者给予奖励;
在商业方面,规范市场秩序,打击不法商贩。
如此,秦国的经济方能繁荣。
方可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