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欲破重生 > 第一百章惊险(5)

第一百章 惊险 (5)

句话,朕也背了好几日了。文侯且说说看,这几个月,朕治下教化是兴了还是废了,因何朕觉得四处皆是奸邪呀!”

小皇帝这么一句话说得过重了,文侯承玄“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连声道:“皇上赎罪!皇上赎罪!”

苏简听听不对,连忙给黄立使眼色,需要自己打圆场的时间到了。

“苏太傅到!”黄立也觉得竟是不太对,喊了一嗓子。苏简进殿之后,伏倒在承玄身畔,向皇帝见礼,平身之后,故意问:“刚才在殿外听皇上与文侯谈起教化二字,臣有一事不明,想请教文侯。”

小皇帝见了苏简,听她又是这般说,心中高兴,便道:“文侯请起,苏太傅也算是朕的师傅,两位切磋切磋,正好朕也能长进长进!”

承玄跪在地上,早已是一脸的汗水,听见小皇帝语气和软下来,总算舒了一口气,爬了起来,正对上苏简。苏简打量着这位文侯,他与五王永弘年纪相仿,四十岁出头,有着承氏家族清臒的容貌,白皙的肤色,只是却没有承氏皇族中人的王霸之气,更显得文质彬彬。

承玄此时对上苏简,也在上下打量着她。苏简今日特地打扮了一番,梳了一个高高的望仙九环发髻,居然有点峨冠的效果,身上一件软银轻罗百合裙,外罩白玉兰撒花纱衣,装扮得既清爽又肃穆。她的面容沈静如水,眼神中却带着几分沧桑之色。承玄心中暗叹,这可是天元朝有史以来第一位女太傅啊!从面相打扮上来看,这般庄重,果然有大家风范。

苏简还不曾知道自己的外貌已经给自己加分了,开口问承玄道:“臣一直听闻圣人教化之道,只不知这圣人教化如何推行至民间乡里,又如何考察效果?”

这点小问题还难不倒承玄,他随口便答:“天元朝乡里皆修义学,推行圣人教化之道。而孝悌之辈,朝廷时时赐予旌节表彰。”

苏简于是问:“朝廷每年修义学,花费几何,先生束修几何?所费是从各郡县税银中出,还是各乡自出?所选先生可有标准,所用教材可有标准?”

“这……”天元这么大,郡县这样多,乡里乡亲,更不知道有多少乡学,每乡到底如何,承玄还真的没概念。而他也被苏简这连珠炮问题一卷,早就忘了这些问题离“教化”的本来内容已经越来越远了。

承玄觉得额上微微发汗,定了定神,道:“各乡财政,或有各乡自管,或有郡县统管,户部郎官应当知晓。”

好,既然提了户部的名头,那就不由得人不问下去了。“文侯大人,户部是管什么的,朝廷的户部与各郡县之间钱粮如何分配,各管什么?文侯大人闲来无事不妨说来听听吧!”

承玄一听,好么,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司职,朝廷与地方之间财政与权力分配,这么大的题目,苏简给扣上了个“闲来无事说来听听”的帽子。他吞了一口口水,如果真的将这些掰碎了说细了,会有不少犯忌讳之处。

然而文衍听着极感兴趣,吩咐黄立,“黄公公,你叫人在起居注上记一笔,今日文侯给朕讲的圣人教化之道讲得甚好,朕留文侯在勤政殿喝喝茶,闲话些家常。”文侯也是承氏族人,与小皇帝算是远亲,真要话家常也是能话到一起去的。

黄立躬身应了,连声吩咐下去,立刻有人奉上茶点,算是招待文侯喝茶。承玄本来也不是古板之人,只是面对着一朝之君,教条又多,而且他也习惯了永徽帝还在的时候那种教学方式,只要讲讲“圣人之道”便好。永徽帝极重这个,他总觉得文衍应该先将最根本的“大道”牢牢记在心中,再开始学习那些“为君之道”。可是他却没有预料到自己英年早逝,尚没有机会手把手地教会自己这唯一的儿子。

于是在苏简的陪伴下,文衍与承玄两人聊了很久,文侯也没了讲“圣人之道”时候的架子,仿佛就是与自己的族侄唠嗑一般,说了很多他自己的见解。直到午时,两人仍觉得意犹未尽,于是文衍传了午膳,两人一起吃了,到了未时,承玄才告辞而去。

文衍回过身对苏简道:“苏太傅,您怎么知道我爱听这些?平时问问侯爷这些事儿,他总是说半句,后半句就自己给吞了,从来没有像今天说得这般爽快过。”

苏简微微一笑,道:“皇上,后半晌您想学些什么?”她私下里问过黄立小皇帝的日程表,没个所以然,文衍都说让苏简定。

可是这皇帝的事儿,哪能“自专”呀?做臣子的,最多只能给点“建议”,却不能越俎代庖,做什么决定。“皇上,你学了一上午了,下半晌要不活动活动筋骨吧!”苏简绝对是一副商量加建议的口气。

文衍点头应了,道:“好!”想了想,面上露出了他这个年纪的少年人应有的神情,一脸神往地说:“太傅,我还是想去神武大营,跟你学当日那个阵法。”

苏简一时也想起那时神武演阵的往事,当下躬身说:“皇上所学的乃是‘大道’!臣这点‘小道’,哪里入得了皇上的眼?”说着狡黠地擡起头,望着文衍,两人相识而笑。

“哈哈哈——”

黄立在勤政殿门外,心道:“还是小苏大人有本事,能哄得好皇上。这皇上已经有多少日没有这般舒心地笑了!”

笑归笑,苏简收了笑,还是正色道:“其实皇上确实需要时常活动活动筋骨,皇上有武术教习师傅么?”前世里看小说,少年天子,不都有武术教习师傅能指导点武艺什么的么!

一百十四章 往事

更新时间2013-10-17 9:00:45 字数:2902

提到武术教习师傅,文衍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烦恼道:“先帝在时,曾经提过,要石琅将军做朕的武术教习师傅。可是,可是,出了那样的事……朕怎能,怎能……”他说着一掌劈在桌上,“啪”的一声大响,桌上的笔墨纸砚都跳了起来。

苏简也双眉紧锁,看来自己哪壶不开提哪壶了,不过皇帝本人和石琅的心结究竟在哪里,这倒是一个机会可以问出来。

她先说了一句:“请皇上恕臣的不敬之罪!”文衍闻言,奇怪地擡起了头,“嗯”了一声。

苏简就在等他这一声,右手掌缘干净利落地劈了下去,“嚓”的一声,小皇帝的一张木桌被苏简空手斩成了两截,桌上的茶杯文具之类乒乒乓乓都掉落在地上。黄立等一般内侍听见响动都吃了一惊,都抢了进来。却见文衍小皇帝又惊又喜地看着苏简,叫道:“太傅,您就做朕的武术教习师傅吧!”

苏简却沈着脸,对文衍跪下,道:“皇上,石琅将军的武艺胜臣十倍,臣在石琅将军手下怕是过不了十招,何况石将军眼下握有防卫宫禁的职责。臣实在不知为何陛下要舍石将军而取臣!”

文衍听了“握有防卫宫禁的职责”几个字,不禁面如土色,扶住一张椅子的手不住的发抖。

苏简对黄立使了个眼色,黄立颇为精乖,立即命人所有人退出去,将殿门掩上,自己做出一副忠心护主的样子,在殿外守着。

而苏简知道自己刚才那番话,传到石琅口中也无所谓,反而石琅这个做“叔”的,还要领一领自己的情。但是下面的自己想问的,确实是小皇帝的隐私,她不想让人知道。

文衍闭上眼,就想起那一晚火光冲天之时,石琅那如刀锋一般的眼神。谁也不知道,那一日,身为皇太子的他,正巧偷溜出去,相约与他的外祖家中的几个表兄弟玩耍,都是年龄相仿的孩子。

卢家接到的是革职抄家的旨意,但是当日在卢宅,刚刚宣下旨意之后,石琅就挥刀斩下了舅舅卢英文的首级,冷声对手下道:“卢氏一族,抗旨不遵,格杀——”

杀人的人都是雷字营中之人,人人都有石琅身上那种嗜血的气势。一时间卢氏院中血肉横飞。而外祖卢慎元,堂堂左相,临死之前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朝着文衍太子藏身的方向,说出四个字:“石琅矫诏!”

外祖的血,就溅在那人脸上。

那人一步步紧逼过来,想寻觅文衍太子藏身之处是否还有人在。文衍躲在暗处瑟瑟发抖,直到那人的手下清点了府中遇难的人数,向那人禀报了之后,文衍才躲过一厄。八十九口!外祖家八十九口人,八十九条人命,全毁在这一人手里。

“石琅矫诏——”

文衍已经记不太清他是怎样从外祖家脱身的了,只是那重重的血腥气一直围绕着他。从那一日起直到日前,他再也没能见到过自己的母后,而父皇,也在两个月之后撒手人寰。他所有的保护伞都倒下了,他孤独地登上了那个位置,可是,他心里比谁都明白自己是在个什么位置上——“实习期”皇帝。

苏简听文衍断断续续地说了这段往事,心中先是了然,而后却又觉得没有那么简单。她原以为指使杀了卢氏全家的是五王永弘或者是李银笙,但是听文衍一一说了当时的情势,她忽然有了一个念头,这个念头令她面色苍白,浑身发抖,与文衍小皇帝此刻的样子差不多。

卢氏一族,除了可能是五王永弘或者是李银笙下手推倒的之外,也可能是永徽帝见自己时日无多,担心自己过世之后,左相专权,皇帝年幼无法控制,因此亲自下诏除去外戚,而且斩草除根,不留后患。五王永弘与左相相较,左相的威胁来得更大,而五王永弘毕竟是永徽帝的亲弟弟。

——一切为了承氏的江山!

石琅的雷字营一向独立于其他军中势力,因此能够号令石琅做下此事的,永徽帝与五王永弘都有可能。而五王妃李银笙也不是全无可能,当日苏简在天牢中曾一度动了凶念想扼死李银笙,李银笙就曾经提到过石琅的名字。

这些念头却是不能与文衍交流的。她见小皇帝单薄的身体在发抖,心中也有些可怜——

文衍还是个孩子,他还不知道成为帝王的道路上他会失去什么,又会得到什么。苏简似乎又见到南征之前永徽帝一人在点将台上的孤独身影。如果文衍再当个十几二十年皇帝,当他与永徽帝易地而处,或许他会明白永徽帝那时是什么一种心情。

苏简深深叹了一口气,将腰间佩剑取下,单膝跪地,双手将佩剑奉与文衍小皇帝,口中道:“皇上,臣有一比,此剑好比石琅。”

文衍疑惑地看看苏简,不接剑,也不接茬。

苏简道:“石琅就是一柄利器,在谁手中,便为谁杀敌见血。”

文衍似乎懂了,但是仍然皱着眉,道:“太傅是,让朕……接了这柄剑?”

苏简摇摇头,手中奉剑,立了起来,却道:“皇上可以不接,但却要避其锋芒!”

文衍一跺脚,“避其锋芒容易,难道要一辈子避其锋芒?”

“当然不会一辈子,时间是任何人的敌人,石琅比皇上大上二十岁,只要皇上有耐心,又能时时刻刻避其锋芒,那么若干年之后,这里就只有一支老剑丶锈剑!”

文衍焦躁地搓一搓手,“等?这要等上多久?”

苏简倒转了剑柄,将剑递入文衍手中,说:“最快的方法,还是利刃能为我所用,此为上策!”

“或者找到一柄能够与之抗衡的利刃,争锋相对,以暴制暴,此为中策!只是这一柄利刃没有那么快能找到。”

“下策当然是一辈子避其锋芒,岁月年齿自然能将这柄利剑收拾了。”

文衍面上神色变幻,咬着牙想了半日,终于,他问苏简:“如何能寻出一柄能与之抗衡的利刃?”

如何能寻出一个像石琅一样勇武的将才,并且像握住剑柄一样舒服地握在手心里?苏简自己也扶额想了半日。

“除了笼络如今营中的将官之外,就只能从普通士兵之中慧眼识人,提拔将才了。”良久,苏简才这么说。她原来还想提一提文衍小皇帝的七叔,七王永熙,但是此人既然在西北边陲,也可算是远水救不得近火,况且提起来也怪羞人的。不提也罢。

这一日一番长谈,使小皇帝暂时打消了去神武大营的念头,但是苏简知道,神武大营这一行,迟早要去。

从这日开始,苏简开始履行太傅的职责,开始了她的“皇帝养成计划”。她先安排了六部堂官来给皇帝解说各部职能和办事流程。苏简与小皇帝事先说好,前来解说的六部堂官都是随意指定,临时通知。等小皇帝已经将六部的情况摸了个遍以后,终于请来了各部尚书。

小皇帝将他心中对各部的构想和他发现六部的问题略提了一提,六部尚书额上开始见汗,新上任的礼部尚书更是马上就跪了,连声称颂小皇帝是天纵奇才。文衍却笑了笑说:“朕观察多日,各部眼下虽略有弊政,但总体而言,运作还算是良好,而陈年积弊,也未必是下了猛药就能见效的。因此希望各位尚书大人再与属下各位郎官商议商议,想些个稳妥的改革弊政的法子,过些日子写了条陈呈上来。”

文衍的这次讲话给了六部尚书很好的印象,小皇帝很聪明,能一下子点出六部的积年弊政在什么地方,然而小皇帝并没有采取咄咄逼人的态度,而更希望以温和的方式推行一点点的改革。

这有苏简不少功劳在里面,她这几日每日忙到深夜,帮文衍将他白天所接受到的信息整理下来,并且把小皇帝白日所问的问题和获得的回答一一记录和汇总。第二日清晨,两人再将昨日记录的内容过一遍,那些难以回答的问题,和回答得不尽不实的问题,往往就是真的是问题所在。

而文衍温和的态度则是受了苏观海老爷爷的影响。苏爷爷不像苏越那样整日抱着柔雅那儿来的书本不放。自去了侯爵以后,老爷子基本在家赋闲,因此甘愿做个幕后的参谋。要六部尚书自行提出改革方案,就是苏爷爷提出来的,理由是——文衍小皇帝现在还没有亲政,说啥其实都没用。

现在天元朝所有的政务决定,都出自两个人的手:左相刘道望与右相侯敦义。

一百十五章 左右二相

更新时间2013-10-18 9:00:39 字数:2862

左相刘道望,不用说了,在世人心中,他就是五王永弘用来使唤的一条狗。当年五王永弘在刘府之中一眼相中了李银笙,连未婚妻刘家小姐与苏筠私逃之事,都没有对刘道望吱声。接下来,刘道望又认了李银笙做干女儿,当了五王永弘的便宜老丈人。

之后刘道望便一路官运亨通,从礼部尚书一路升到左相的位子上去。

而右相侯敦义则已经在这个位子上坐了许久,是当年永徽帝一手提拔上来的老人儿,最初是科举出仕,十年之内升升升,升到了现在的位置。

而天元朝左右二相的设置也很奇怪。左右二相并不是一起议事,相互制约的,而是各自有各自的分管内容。永徽帝在时,这样的安排很正常,左右二相,相当于永徽帝的两名高级幕僚,各自管一块,帮助永徽帝审阅六部上交的文书条陈,出谋划策,而最终的决定却还是永徽帝做。

这样的安排因为永徽帝的突然离世出现了变化。文衍小皇帝还没有亲政,实际上天元朝政事的最终决定权就在左右二相手中。右相侯敦义因为出身士林,分管的多是与礼部相关的那一套,偶尔也管管吏部人事。而左相刘道望,却拿捏住了兵部与户部,一个军权,一个钱粮税收,都是炙手可热的衙门。

然而刘道望本人,之前出任礼部尚书,也是在任上做的战战兢兢地,不是那种惊才绝艳的名臣。这下一下子提到了左相的位子上,便完全成为了五王永弘的提线木偶。

“太傅,你说说看,左相与右相,朕怎么办?”

苏简挠挠后脑,决定还是劝文衍先按捺一段时间,总要先谋定而后动,有把握了,才能由皇帝自己全面接手。不过,在这之前,苏简还是先劝文衍跟着左右二相学习一段时间的政务,也就是每日清晨与午时,分别由左右二相把所有上报的文书条陈都抱来,挑重点给皇帝讲一遍,再讲讲他们批覆或是不批覆的理由。在这整个过程中,皇帝并不发表意见,只是听着学习,但是会问问题。因此,刘丶侯二相的压力其实也很大,生怕被皇帝问住,因此两人花在政务上的时间多了很多,同时为了应付皇帝的问题,更会引经据典,甚至翻出若干年前的案例来。

冷眼看左右二相,侯敦义在这个位置上的时间长,有经验,做各种决定也是得心应手。然而刘道望就吃力很多,不少事情他都得去问六部里的堂官,都问清楚之后,再一一回报给文衍。苏简还暗自觉得刘道望很多事其实都是要去请示五王永弘的。当然了,刘道望有自己的长处,就是记性好,不怕麻烦,哪怕再琐碎,也都能一一问全了回报给小皇帝。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苏简跟着也学了不少,她也开始有了柔雅那时的想法——这个世界真神奇,可以学的,还真多。

她遍观天元朝政务,有个问题,始终百思而不得其解,于是便跑去问了苏观海爷爷。她发现在天元朝整个朝廷的机构设置之中,没有类似“督察院”或者“谏官”之类的设置,也就是说,没有监督机构。有权力的机构与官员难道就相当于拥有绝对的权力,这正常么?

“简简,你忘了上头还有皇上那!”

“那皇上一个人看着这么多官员,他看得过来么?”

“简简,你忘了还有阴字营那!”

“阴字营?咱家老宅后院那个阴字营?”

“咳,老宅后院也就是阴字营的一个秘密出口,那时爷爷为了方便,才命人开的。你若真见过阴字营的地下通道,你就会知道,天京城是个城下有城的地方。”

“那皇帝就是靠了阴字营,来控制官员的?”这不跟锦衣卫这等特务机关比较像了?

“唉,说起来就话长了!——”

苏爷爷又给苏简讲了些陈芝麻丶烂谷子,但是却又不见于史书的往事。

始帝承天启那时,麾下四名骁将,风行丶耿戾丶铁煜歌丶沐殊然,承天启曾发过誓,五人“永为兄弟”。当然了,风行是女子,这句誓言也就是个意思。当年承天启曾经提过,风耿铁沐四人,能够随时直谏,也就是说,这四人同皇帝一样,可以过问天元朝政务,甚至有贬官和免官的权力。

后来发生的事情是,承天启苦苦追求风行未果,于是风行提出四人分守四方,永保天元疆域安稳,就有了东南西北四部。然而那时的承天启心情非常不好,郁闷之下,广纳**,培育出了承氏下一代的继承人。可是承天启依然相信风行等一干旧臣,仍然将直谏的权利交予四人,即使是承氏的下一代,风耿铁沐四人也有直谏的资格。

久而久之,四部对天元朝事指手画脚的传统就流传了下来,过了一两代,“永为兄弟”的情谊湮没在历史之中以后,承氏皇族,终于对东南西北四部随意指手画脚,甚至在天元朝内安插亲信的这种态度感到厌烦了。皇帝心想,你不总是对天元朝事想搀和一道么,我也对你四部的事情搅合搅合。于是天元皇帝趁着整编风林火山等大营的机会,悄悄地设了个阴字营。

“哦,原来阴字营原先是皇帝用来对付四部的呀!”苏简恍然道。

是呀,试想一下,当四部后人前来对天元皇帝再次指手画脚之际,天元皇帝却能借助阴字营之力,把四部暗地里的行为揭了个一干二净。这其实就是当年四部与天元朝交恶的原因之一。而后来废帝向天钧部启衅,四部不知怎地突然联手,齐心协力,将阴字营在四部的势力连根拔除。阴字营与天元朝一样,在废帝时元气大伤,后来历代帝王慢慢培植,势力却再也没有向四部延伸,而是逐渐植根于天元内部,成为了天元皇帝考察官员品行行为的秘密特务机构。

因此,天元朝的官员并不敢轻易贪赃枉法,大家都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有个神秘的不得了的阴字营一一记录在案。阴字营,也就是阴卫,查案其实也是一流,当年陈瓜一案,牵扯出的山南的那一连串官司,阴卫几天之内就将所有的真相都查明白了。而像苏家这样的世家大户,府里其实真没什么隐私,苏简这样的孩子,从出生开始的一点一滴,都是记录在案的。

苏简有些郁闷,其实她想问的那个“谏官”或者是“督察院”之类的机构,是应该对也能皇帝说“不”的那个机构,这样的机构才能使皇帝手中那“绝对”的权力稍稍有所约束。她知道这样的社会不太可能有这种觉悟,但是权力全部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只要在那个位子上的人出一点问题,百姓就先遭殃,跟着江山难保不会被断送。难怪上一代皇帝把那么多的心思都放在教育下一代皇帝的“德行”上。“权力”加“德行”,也算是承氏的江山万代的一种保障吧。

过了几天这种向左右二相问政的日子,五王永弘就表示他也要来旁听问政的全过程。在永徽帝遗诏之中,除了将皇位传给文衍太子之外,五王永弘被封了“辅政亲王”,按例是要一直辅政到文衍及冠的日子,因此永弘要来旁听问政,苏简拿不出任何理由阻拦,只得让他来。

然而永弘旁听文衍问政,却安安静静地不发一言,听到文衍问出几个关键问题还赞声“好”。叔侄两个完全看不出不对的样子。苏简暗自观察,五王永弘看向文衍的目光中,带着不少赞许与期望。有时问完当天的政务,永弘还会再留一会儿,指点文衍两句,文衍也是一副受教的样子。

这一日,文衍小皇帝完成了苏简安排的各项功课,永弘问了几句,就将苏简叫过来,说:“苏太傅,本王瞧你这太傅做的还挺有样子的啊!”苏简摸不清楚状况,随意谦虚了两句。永弘便说:“好好当你的太傅,别的事情少管……别管,别问。”说着擡起脚便走了。

而过了几日,苏简在宫中偶遇李银笙,实在绕不过去了上前见礼,李银笙的面色实在不能说好看,只是道:“苏——太傅,听说你这太傅实在是做得——好啊!”当然,李银笙口中的“好”,可不一定是什么真的“好”!

苏简心想,这是什么情况,是五王永弘与李银笙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么?

一百十六章 登高

更新时间2013-10-19 9:00:38 字数:2719

成日里有事忙的日子过得比较快。苏简就是这样,一晃神,似乎就已经到了夏末秋初,天开始变高,早晚开始变凉。有一日,文衍小皇帝终于合上了书本,停下了手中的功课,说:“苏太傅,咱们明日出宫散散心吧!”

这有啥不好的?苏简当然是双手赞成。她知道文衍今日心情变好的原因,慈英殿偷偷传来消息,说是太后卢英鸾的病情在柔雅的悉心照料下好得多了。

第二日,苏简陪着文衍与柔雅,带着一队宫人和侍从,轻车简从,从皇城北门外出,出天京城,登上了宝泉山的一处山头。

宝泉山之所以得名宝泉,就是因为这座山上有一处山泉,号称是“天元圣水”。关于始帝承天启与这处山泉的传说有若干个版本。因此这处山泉所在的山头,向来是皇家御苑,普通百姓是不能入内的。

而这处山头,是宝泉山冲着天京城一面的最高峰,登高能够及远,众人在山顶之上,山泉边坐了下来,眼前视野极好,可以看见整个天京城一路绵延到律水北岸。时值正午,阳光耀眼,虽然山头上生了几棵大树,但是遮蔽不了整个山头。有内侍撑起一把大伞,又擡出一把椅子,要服侍文衍帝坐下。文衍小皇帝扁了扁嘴,说:“朕哪里就给晒黑了呢?请太傅和县主坐了吧!”

苏简自觉地风吹日晒惯了,不是什么娇贵的主儿,当然谢过了文衍帝的好意,自己豪迈地吹着山风,望着南面的天京城,蜿蜒而去的律水,突然有吟诗作赋的冲动——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嗤”的一声,柔雅就在身后笑了出来。苏简面上一红,知道这不是个剽窃古人诗句的好时机,也嘻嘻一笑,回身看柔雅在做什么。

这时已经有内侍宫人,生好了一只小小的铜炉,擡过来递给柔雅。柔雅取了一只小小的镶银把儿葫芦瓢,从那山泉之中,舀了一瓢水,灌在一只银壶中,搁在那铜炉上烹水。苏简笑道:“偏你是个雅人!”柔雅朝她做个鬼脸,低声说:“有机无害纯天然,不正好烹来泡茶?”说着,又有宫人奉上了一套小巧桐木茶具,柔雅熟练地洗了茶具丶倒水丶洗茶,少时,柔雅身前的托盘中,一盏一盏的香茗就泡好了。

也不知是不是水好的缘由,那烹出的茶有一种特别的醇香。苏简的鼻翼微微一动,柔雅朝她微微一笑,那意思是,一会儿也有你的。

接着,柔雅便把手中的茶盏递给了文衍。

文衍心旷神怡之际,闻到这股茶香,赞了一句,“好茶!”伸手接过,就要从口中送去。

柔雅一个箭步上前,啪的一声,打落了文衍手中的茶盏。

文衍小皇帝登时楞住,这时,苏简瞥了一眼,突然见柔雅搁在一边那只烧水的银壶,通身变成了黑色。

柔雅有个习惯,就是洗茶,这是个在这个世界并不多见的习惯。她会将头泡茶水都倒去,第二泡才是用来品的茶了。柔雅刚才倒去的头泡水,有些洒在了茶盏下的托盘上,而柔雅倒完水之后,又随手把那只银壶搁在了托盘上。

那只银壶通身变黑,幸亏被柔雅瞅见,打落了文衍手中的茶盏,那套茶盏是桐木的,有任何异状都看不出。这时柔雅又取出她常用的针盒,抽出一根银针,探了探其馀桐木茶盏中的茶水,那银针立刻通体变成了黑色。

这时苏简突然低喝一声,跃了出去,执了一名内侍的右手手腕,将他从人丛之中拖了出来。

这名内侍瘦小羸弱,在人前畏畏缩缩地仿佛不敢擡头,苏简冷笑道:“好一个烧火打杂的内侍,手上都是练武之人才有的老茧。”

话音刚落,那名内侍的左手突然从怀中递出,一把黑黝黝的匕首直接递到苏简胸前,苏简一闪,当然没忘了手中继续叼着那名内侍的手腕。这时黄立尖细的嗓音已经高喊了起来,“刺客啊,快来人救驾!”喊到“救”字的时候,苏简已经让开来势,转过身子去。她绝对是“一招鲜,吃遍天”,盯着一招一路吃到底,拉着那人的手腕,就从背上直接摔了出去。

要是姚平在现场肯定又要赞她技艺炉火纯青了。

那名刺客被苏简摔了个七荤八素,这时已经有侍卫围了上来,刀剑齐指着那名刺客的胸腹。苏简一看这里总算没啥事了,急忙回过头去看文衍。小皇帝惊得面色苍白,可还是很好地保持着国君的风范。

这时听到背后好几人齐声惊呼,苏简连忙扭过头去,只见那名内侍装扮的刺客,突然作势想起身,却是回手用那柄匕首自刺。那柄匕首显然淬过毒,只在右臂上划了一道口子,那刺客的面色立刻发青,而伤口附近的皮肤开始发黑,淌出脓水来,眼看就要不行了。

柔雅却抢了过来,推开苏简,说:“取我的针匣过来!”

她翻开那刺客的眼皮看了看,发急又说了一句:“快!”

文衍小皇帝沈着脸,冷冷地看着柔雅做着这一切,突然说了一句:“你非得救活这名刺客么?”苏简见文衍面色不善,立刻打圆场劝解道:“皇上,非得救活才能问出幕后是谁呀!”言下之意,万一有下次怎么办。文衍却是一副极恼怒的表情,瞪着柔雅。苏简不禁摸摸后脑,这是怎么了?难道小皇帝为了柔雅救人一事,在生气?

柔雅已经银针在手,她下手极快,那刺客的几处大穴就立即都扎上了针,右臂伤口之上靠近心脏的位置也被柔雅缚住,血脉不得流通,毒素被止住从伤处往心脏传送。柔雅淡淡地说:“好歹也是一条性命!”说着,她擡起头很严肃地看着文衍,“生命是不分贵贱的,只要有一丝希望,我都不会放任任何生命随意被抛弃!”

“至于救活之后,皇帝要如何惩治,那是您的事,与我无干,不是说我救了人,就是阻止了皇帝惩治罪犯,一码归一码。”柔雅一旦称呼“皇帝”,苏简便知道她已经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