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143
贞娘和郑老太两人是话不投机。
郑老太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贞娘推着儿子的小推车,在门口等到收拾好东西出来的马婆子和小孙子,四人一起去了绣坊。
郑老太说给她什么家乡的特产, 连根毛都没见着。
郑老太是今天中午来的, 马婆子与郑云说好的日子是在二月十二结束, 可惜郑老太一行人一直未到。
马婆子便告诉郑云,待郑老太来了, 她便领着孩子走。
郑云觉得这样也行,不过两人已经提前结算好了工钱。
这一等,又多等了两日。
郑老太一来便以为她是家里的下人, 趾高气昂的, 一会要她做这个, 一会让她做那个, 直到刚才郑老太在这边受了气,气冲冲回去时, 发现马婆子背着包袱领着小孙女往外走。
郑老太立马尖叫一声, “怎么回事?你是偷了我们家什么要拿去卖?”
马婆子被这一嗓子给吼得整个人都傻眼了。
她自打十五岁那年成了望门寡,便被两位嫂子认为是不吉祥之人, 楞是将她从家里赶了出来, 父母偷偷给了她二两银子。
马婆子就此与家里断了联系,她一路跌跌撞撞走来。
靠的就是给人浆洗衣服丶做些绣活养活自己。
再后来认识了孙婆子几人, 靠着孙婆子介绍活计,勉强活到了如今。
她帮过佣的人家少说也有二三十个了,可并未有哪一家像郑老太这样尖酸刻薄的。
当场就把马甜甜给吓哭了。
郑老太还喊着要查看她的东西,还是刘氏出来道:“娘, 马婆子是请来侍侯我月子的,前两日看着我没人照顾才多留了两日, 也并未收这两日的工钱,今日见您来了,她也要走了,她那东西是她自己和孩子的衣裳,并未有家里任何东西。”
郑老太这才收了声,狠狠瞪了马婆子一眼,转身由韩蓉扶着进了屋。
马婆子与贞娘说完,不禁唏嘘道:“郑太太以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贞娘先前觉得,他们没分家时,赵大嫂十分难缠。
赵老太也不怎么好相予,尤其是什么事都向着赵大嫂,后来因为赵护读书被推荐去了县里,她更有一段时间目中无人,觉得自家儿子马上就要高中状元了。
后来赵护屡试不中,赵老太那股气焰才没了。
可就算是赵老太再过分,赵大嫂再跋扈,贞娘也没面对郑老太这般窒息。
贞娘道:“有些事情外人也不好插手。”
马婆子叹了口气,没再说郑家的事,反而问起了贞娘绣坊的情况。
贞娘笑道:“目前有八位主针的绣娘,还有四人是一起招进来的,不过年纪太小,要求太严的大件就没让她们上手。”
“今年绣坊的名声起来了,我们想再买几个小姑娘慢慢培养着,免得有些姑娘年纪大了要嫁人了,青黄不接了。”
“你主要就做做饭丶打扫一下卫生,没什么重要的事情。”
“是个二进的小院,小姑娘的房间她们自己就打扫了。”
“每月八百文,以后人数增加了,再给您涨工钱。”
八百文?
马婆子不敢相信地又问了一遍,见贞娘点头,她才缓缓道:“这比有些人家的二等丫鬟还要高。”
她在郑家帮佣这四十天,郑云因为自己提出让她走的,还多给她被了几天的工钱,算下来一个月也不过八百文。
若是有个长久的活计,一个月八百文那是相当不错了。
以后长了工钱,能拿得更多。
马婆子喜滋滋地入职了。
贞娘在绣坊转了一圈,瞧着没她什么事,便领着赵桐去买东西了。
得知她去书肆买三字经时,赵桐气得从小推车子里跳了起来。
“为什么?”
贞娘解释道:“你爹说庄子上的孩子们要开始读书了,他想想送东西给孩子们,思来想去还是送书的好,这书啊,他还是找了个位熟人,才拿到最低价的。”
赵桐依旧气得直磨牙,“多少钱?”
贞娘想了想道:“庄子上一共有二十个孩子,加上先生的话需要二十一本,不过你爹说你已经给自己的好朋友葫芦准备了一本作为礼物,所以,只需要买二十本就成。”
“这个书啊,算是我们捐赠给他们的。”
赵护与李先生混得多了。
也学会了他一套——旦行好事,莫问前程。
捐个书倒不是他们负担不起的,索性就把这事给贞娘说了。
公婆两人一拍即合。
村里社学的先生,赵护也帮忙亲自找了,是位诗会的举子好像叫吕良久。
去年进京来赶考,可惜运道不好没能上榜,不过他的学问赵护和李深都觉得非常好,对方家里也算是小有家产。
进京之后便决定留下来一边读书,一边逛京都。
免得到时候入朝了就没时间了。
庄子上他也去过两次,知道赵护现在把那边建得更好了,听说要给孩子们找先生,以后还有数不尽的番茄和辣椒吃。
他头一个踊跃报名了。
赵护知道他还能教两年,便痛快地答应了。
只要农家乐建起来,那边成了京都有名的景区,以后不愁有人想去那边教书。
除了买《三字经》之外,她还买了唐诗。
统共四十一本书,书肆是刘氏的关系,正好李深也介绍的这一家。
知道赵护是主持每个月初一丶十五,给百姓宣讲各种知识的翰林之后,掌柜对他更加客气了。
自打去年九月骗子被抓,赵护上了折子之后,朝廷便重视起了这一块,翰林院的庶吉士们平日里除了上课之外,也别的事情,京都这片的宣讲就交给了他们。
而主持宣传的则由赵护这个状t元郎。
若说去年那件事,真正受益的说实话,还真是赵护当之无愧。
郑云丶李深也只是在履历上填了一笔,后续与他们一点事情也无,据诗会的人私下与李深说过,郑云有次多喝了几杯,忍不住吐槽了赵护好大一会。
两人当时在同一个宿舍里面住着,一起学习,一起抄书赚钱。
两人又一起认识了李先生丶孙老板,可偏偏赵护靠着两人赚了不少的钱,而他只能拾人牙惠……
如今到了京都,赵护更是勾搭上了李深这个官n代。
又与秋旭一起做酒楼,他哪一点不如赵护,凭什么大家都向着他?
赵护他们每月讲两期,如今已经讲了快十期了。
掌柜道:“不瞒您说,当时我家内掌柜就听信了人言,买了两块牛黄,哪知却是个假的,好在听了宣讲之后,发现了问题,当即就报了官,将那一群商贩模样的骗子给抓获了。”
牛黄的价格不管什么时候都非常昂贵。
掌柜除了书肆之外,还有一家药铺。
他家娘子当时也是走了眼,就那么指甲盖大小,上百两银子,当时只觉得捡了大便宜,哪知是个假货。
巧的是日刚好翰林官们宣讲了骗子的各种手段。
像这种假药材丶假珠宝,更是屡见不鲜。
手段一点都不高明,翰林官们也不知道赵护从哪找来的案例,总之讲得绘声绘色,还真有人与掌柜家娘子一样,被什么假犀牛角丶假象牙丶假鸡血石给骗了。
那几日报官的可真不在少数。
好在骗子找到了。
银子也追回来了,听宣传的百姓一传十,十传百的,便知道这些科谱小知道都是赵护这位状元郎整理出来了。
赵护虽说没亲自来宣讲过,但每次的资料都是他提供的。
对百姓的帮助是相当大了。
当时赵护和李深一起过来时,掌柜知道眼前的赵护就是他心目中那位博学多才的状元郎时,立即拍板七折给他。
赵护要买给小朋友入学用的,价格并不是很贵的那种。
也就是给儿子报的五百文。
现在掌柜给了他打七折,直接降了一百五。
知道他要四十一本,总价算下来,还抹去了一本的钱。
一共给了十四两。
赵桐听贞娘和掌柜说完,整个人都不好了,他爹骗了他一百五十文啊。
一百五十文啊,他小金库的一大半啊!
赵桐气得直咬牙,发誓晚上回去要把那钱要回来。
然而——
在看到小二抱过来的书之后,他那雄雄燃烧的气焰瞬间就消散了。
嗯,这书比起他那本要次很多,比起他哥的课本都不如,赵·小朋友·桐心里又平衡了起来,他爹还是挺靠谱的。
第二日休沐日。
赵桐一大早就被他爹扒拉了起来,要带他去庄子上。
赵桐开开心心地穿好衣裳,将自己的小背包背上,喜滋滋地坐上了李家的马车。
宋子修这次也来了。
李深见赵桐嘴巴咧着,整个人都透着我很开心的气息,忍不住逗他道:“给你好朋友的书买好了?”
赵桐用力点了两下大脑袋,脆生生道:“好了,在我包里呢!”
“比我我爹捐的书质量好多了。”
他很大方地将背包拿了下来,把里头的书取出来在众人面前展示了一圈。
“怎么样?是不是质量超好!”
小孩儿连说带比划的,李深和宋子修却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旁边老神在在,不慌不忙吃着水煎包的赵护。
李深心说,你可真不要脸啊。
连儿子的钱都骗。
这书明显是翰林院的空白书,方便大家整理抄录用的。
你倒好直接拿了一本,抄一遍给儿子作为礼物,还骗了儿子二百文。
宋子修和李深的想法差不多,不过他想得更远一些。
他家儿子与赵桦一般大,不知道好糊弄不,以后他想送小朋友书什么的,完全可以拿一本这个给他自己在家抄。
还能告诉他——自己抄得心意更深厚。
情意更长久!
马车一路疾驰,辰时正就到了庄子上。
今日也是庄子上社学正式开课的日子。
赵护三人是被村长邀请过来剪彩和发言的重要人员。
吕良久前天就去庄子上了,虽说现在还吃不到番茄,不过有新鲜的笋笋丶荠菜,刚好挖来吃,而且他听说赵护让村民种了许多花,那边的景致正好呢。
也不等赵护他们,急吼吼地就出发了。
三人到时,吕良久已经带着孩子们读完了几首劝学诗。
告诉孩子们,读书有多好。
看到美丽的景儿,再也不用一句卧槽,真好看呀。
反而可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瞧瞧,连灵魂都升华了!
嗯,所以呀,必须读书,日日读书——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来吧,少年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
赵桐来的时候刚好听到这后半段,吕良久对于这些劝学诗的解析。
只觉得热血都被他调动起来了。
再瞧瞧自家爹,除了会pua儿子之外,还会啥?
哼,你要是有吕先生这般口材,他哪里要等到三岁才想读书。
现在马上就可以!
吕良久讲完一节课,让孩子们下课休息一会,快步走到赵护几人身前,笑道:“怎么样?讲的如何?听得可有感觉?”
赵桐嗯嗯嗯地点头。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这学劝得太棒了!
他是一字一字蹦出来的,中间还有几个字崩得含糊不清,不过大家基本上都猜出了这小子的意思。
吕良久笑着将他捞了起来,“桐哥儿都听懂了,说明你吕叔叔讲得非常成功。”
赵桐认真道:“比我爹好。”
吕良久笑道:“你就不怕你爹揍你?”
“不怕!”说完还得意地冲他爹挑挑眉。
赵护懒得理他,与吕良久说了一声,和李深两人将书搬进了教室。
吕良久抱着赵桐紧跟其后,让学生们都回到自己的坐位,随后他提起笔,每念一个名字便在书上写上,再交给上来的同学。
直到二十位同学都发完了,陈葫芦小朋友十分委屈地举起手道:“先生,我我我……我只有一本。”
赵桐忙将自己的背包拿了下来取出书,嗒嗒嗒地跑到陈葫芦小朋友面前,把早就准备好的书递给他,笑道:“送你礼物。”
“喜欢吗?”
陈葫芦有点傻眼,“为什么送我?”
“礼尚往来。”
赵桐说完感觉自己说得不清楚,扭头看向他爹,赵护便给他翻译了一下,“你上次送他的鱼他很喜欢,这是他送你的回礼,桐哥儿说好朋友就该礼尚往来,不能单方面付出,不然那就不叫好朋友了。”
赵桐用力点头,“没错,爹说得对。”
陈葫芦被感动地差点哭了,憋了一会道:“我一会再去钓鱼送你。”
赵桐:“……”
今天本就是休沐日,村学选择今日开学,也是想沾沾赵护他们的福气。
发完书,再让赵护他们各讲几句话,激励激励孩子,下午就没事了。
赵护要和老田一起去看看菜,再验收一下农家乐的准备情况,要是没问题,下一次休沐就可以带人过来了。
赵桐则跟小夥伴一起去村里的小河边钓鱼去了。
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今日一定要抓一条蚯蚓,不料小夥伴们告诉他,今日带他见识一个新的捕鱼法子。
大家用石头在水里堵出一块地,再用网子拉上,中间留出一道小门。
怕一处位置抓不到太多鱼,大家一共堵了两个地方,孩子们分成两波,嘻嘻哈哈的堵好,便开始在旁边玩了起来。
赵桐还是头一次见这么抓鱼的。
蹲在旁边一直等着鱼进门,可惜看了好一会,也不见有鱼自投罗网。
葫芦道:“不用一直盯着,里面再洒点饵就差不多了。”
赵桐双眼一亮,摸出自己的小铲子,嘿嘿笑道:“抓蚯蚓。”
葫芦笑着揉揉他的大脑袋,“其实鱼饵还可以用别的。”
玉米面丶蚕豆面丶鸡蛋黄面丶土豆丶馒头都是可以的。
不过不同的鱼喜欢不同的饵。
葫芦显然在这一方面特别熟练,楞是给赵桐科谱了好一会,才将自己知道的突突完。
赵桐满眼崇拜地望着他,“葫芦哥,好厉害,好棒!”
葫芦被夸得极不好意思,挠挠头,“桐哥儿也很厉害,这么小就会背书了。”
说起这个,赵桐也有点小骄傲。
不要脸地支椤着脑袋道:“一起背。”
葫芦应了t一声好,对周围各自忙碌的小夥伴喊了一声,要不要一起背书。
大家都是头一天上学,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
刚才垒石墙时都一边干一边背的,这会儿有人带头,大家自然应了。
吕良久今日教的全是劝学诗。
有记忆好的,能记上两三首,记忆差的,也只记了两句简单的。
赵桐听他们断断续续背的,已经摸准了学的是什么,也跟着葫芦他们一起背了起来,他是全听赵桦背过的。
没办法,赵桦自己卷,还非得带着身边的人卷。
见弟弟不怎么爱努力,有一段时间,每日早中晚各一首劝学诗。
背完之后还悉心给你解释一翻,怎么样,要努力吗?
不努力怎么样?
小孩子不努力,老大卖红薯。
赵桐还能说啥,只能开启背动技能,全给记在了脑子里。
大家背完今日所学的诗,就有人提议让赵桐带着他们背三字经。
赵桐:“……”
我终究是把自己活成了最讨厌的赵桦。
一群小朋友在河边玩了一个多时辰,自投罗网的鱼有大有小,众人把大的都捡出来,小的全给放生了,又将河里的石头给拆了,今日算是收获满满。
每个小朋友都能分到两条鱼。
赵桐开开心心地拖着小竹篓。
葫芦道:“我来帮你。”
“好!”
两人均自动默认双方是互送过礼物的好朋友们了,自然比别的人要亲近一些。
葫芦今日全程都陪在赵桐身边。
知道赵护还没有回来,葫芦索性带着他去找爹,再顺便带他看看村里的风景。
赵桐感觉不过才几日没来,路边的草更茂盛了,就连花也开得更艳了,早先就有的那片桃林,从村里看去,粉红一片极为醒目,不知道是不是主家做了调整,赵桐瞧着桃林当中,有几树梨花点缀着。
两人边走边聊,赵桐不知道葫芦是猜的准,还是真听懂了。
居然没有交流障碍。
今日回去,赵桐又提了两条鱼。
个头不比上次的小,还是刺相对较少的草鱼。
看到贞娘,赵桐提着鱼一路跑了过去,“我朋友葫芦送的!不对,是我抓的,今天我们去抓鱼了。”
贞娘连猜到听,大概明白他讲的是什么了,笑道:“你想怎么吃?”
“怎么好吃?”
“清蒸一个?另一个做成鱼火锅怎么样。”
“好!”
不管哪一种,他都能混几口。
“摘菜去!”
赵桐开开心心地跑去院里小菜地了,过了正月十五赵护就开始种菜了,起初怕太冷不好出来,还在上头盖了一层稻草。
到了二月才将稻草给扒拉开,小青菜丶白菜,已经有二三寸长了,香菜长势更好,赵桐揪了一大盆回来,露出几颗小白牙乐哈哈地看着他爹求夸奖。
望着一盆揪得乱七八糟的菜,赵护心疼坏了。
出门一看,这倒霉孩子揪秃了他一片。
赵护气得直磨牙:“你这次做得很好,下次别做了。”
赵桐:“……”
家里的菜终究是有点少,赵护又拎着儿子去外头买菜去了,这次还特意挑了离家远的地方,目的就是报覆刚才揪他菜的仇。
他啥也不说,也不给推小车,菜你回来自个提,路你自个儿小短腿蹦哒吧!
赵桐城提了一大篮子的菜,吭哧吭哧地跟在后头,喊了好几声,他爹都不理他,只道:“快点,再慢吃不上热呼的了。”
赵桐气得在后头骂骂咧咧,反正除了赵护,路人是基本听不懂。
来吧,互相伤害吧。
路过卤菜铺子时,赵护买了几样卤味,远远瞧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赵护正疑惑间,就听儿子道:“爹,郑伯伯。”
赵桐话音未落,郑云进了巷子里第三家的宅子,怕有人瞧见他似的,还快速往后扫了一眼,而后门了关。
赵护拧眉,他不记得两人在这边有认识的人。
不过想想也是,两人早就不像先前那般了,郑云又爱交朋友。
赵护没多想,领着小儿子回家。
赵桐手上的东西又又又增加了……
望着他爹手里那几串轻飘飘的糖葫芦,气得一屁股坐到路边的石墩上,大声道:“不走了,累死了!”
哼——
赵护回头就见他小小的人,气鼓鼓地坐在墙角,菜篮子放在脚边,一只大胆的麻雀趴在篮子边一下又一下地啄着菜叶子。
赵护瞧着有趣,便多看了两眼,打算回去把这幕给画下来,后直接让绣坊绣成屏风,以后就放在厅堂,任谁来了都能瞧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