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209
可翻过年至今, 他们一共摸拟了三次秋试。
他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
赵护道:“试卷在哪儿?拿来让我瞧瞧。”
岳绍这次休沐把三月底的答卷给带了过来,拿出来递给赵护,并将先生的批语也给找了了出来。
赵护看时, 李兴竹也歪着脖子坐在旁边, 两人就这么将岳绍的答卷给看完了。
赵护见李兴竹看得认真, 笑道:“你觉得绍哥儿这文章写得如何?”
李兴竹想了想道:“这文章在翰林院那套《科举答卷》中有提起过,我觉得绍兄这文章比那几篇差了一些。”
若那几篇都是九十五分的优秀作文, 岳绍这篇顶多能拿个及格。
岳绍:“……”
你这是一点也不顾及兄弟的感受啊。
李兴竹将他的文章好歹分析了一下,而后道:“是不是因为这样的题目都看过,所以才限制了你的水平。”
比起平时的文章, 这份试答卷明显差了一些。
赵护道:“你大可不必在意, 旁人的眼光, 一些题目, 若是自己有想法有答题思路可以根据自己的来,若是没有, 若者与以前看过的某位大人的想法相同, 你也可以按他的思路来写,并不会影响你的评分。”
有些题目吧, 答案就那么几项, 若是大家答得都差不多,评卷时也不会要求太严, 反而会这些当中选出文笔丶流畅度最好的。
除非那种答题思路让人眼前一亮的,才会忽略掉一些必要的东西。
岳绍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赵护道:“行了,时间不早了,我们路上边走边聊吧。”
岳绍还有三个来月就要参加秋试了, 最近极少参与赵桦他们的讨论了,只要有时间都凑在赵护和宋子修他们跟前。
这次把李兴竹也给捎带上了, 一辆挤得满满当当。
赵桐原先要被李深拎过来,路上多少陪着解解闷,不想赵老爷子一直拉着自家三孙子的手,最后与陈老太太和赵老太太坐到了一起。
赵桦领着两表哥与李兴宗他们那一车,赵珠则将两位姐姐介绍给了李兴梅。
赵老爷子一上车,也不管赵桐是不是会学话,对赵老太太和陈老太太道:“瞧见没,刚才那位白色长衫的就是岳家三公子岳绍。”
赵老太点头,“瞧见了,是个俊俏的后生。”
陈老太道:“人瞧着挺好,是个进退有度的少年,比起当年的二虎不知道强了多少。”
说起十来岁的赵护,陈老太那是一肚子的牢骚。
赵老太忙咳了两声,将她给拉了回来,示意她注意点,赵桐在旁边玩呢,别让孩子对他爹有什么看法。
陈老太道:“我也就是说说,谁能无过,知错能改便好,能改便好。”
现在陈老太对于这个女婿相当满意。
逢人就夸。
赵桐起初还不知道二虎是谁,直到两位老太太眉来眼去的,他才知道赵二虎是他爹的本名,赵护则是后来改的。
没办法,哪个朝廷命官顶着这么一个乡土气息浓郁的名字在圣上跟前晃悠啊。
所以,在赵桐到来之前,他爹的名字就被先生给改了。
三位老人在车里讨论了一会岳绍。
赵桐感觉这是我方人员相当满意了,就看岳绍那边的态度了。
巧的是贞娘和岳氏丶陈氏三人也在讨论这事。
岳氏一上车便拉着贞娘小声嘀咕,“我先前不是让你画过像么?看过之后觉不出什么来,今日见了二丫才发现,你那相画不出小姑娘一半的灵动。”
贞娘推开她的手,撇嘴道:“你这是嫌弃我画得不好。”
岳氏道:“那是自然。”
说完,她自己先哈哈大笑了起来,而后道:“我是真没想到二丫生得如此漂亮。”
相比起大丫的文静,二丫长得偏英气一些,虽然皮肤不算太白,但一双眼睛特别有神,与赵护还有三四分的相似。
岳氏自个儿是相当满意,她刚才与二丫也搭了几句话,小姑娘大概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但整个人不卑不亢的,倒是另她非常意外。
贞娘道:“这事吧,你问问绍哥儿再说,我回头也问问二丫。”
既然双方都见过面了,第一印象还不错。
就看两个孩子的意思了。
岳氏开开心心地点点头,打算回头写信让她娘来京一趟。
这事大可不必等到秋闱之后再定了。
到了庄子上,远远瞧见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道路两边还有种果树,已经挂满了果子。
赵老爷子还没见过这么整齐有序的村子,不禁感慨道:“这里可真漂亮,比起我们村子可好看多了。”
跟花园似的。
赵桐得意道:“我爹出的主意。”
做为一个小导游,赵桐一路上都跟三位老人讲庄子的来历,每个景点的特色,小嘴巴叭叭个不停。
赵老爷子听说这些都是赵护想出来了,赵护还靠着这个庄子分了不少的红,宅子什么的就靠这些赚的钱买来的。
顿时更加自豪了。
陈老太瞧她哥的样子,就知道他有点飘了。
不过实在想不出打击的话来,赵桐做为一日的导游,除了介绍各处的景致之外,还领着三位去村里看了老田帮他们养的猪和鸡鸭。
赵老爷子惊,“还能这样?”
赵桐道:“对哇,是不是很棒,春天选一只小猪崽,冬天就能收获一只大猪猪。”
“这两只猪是我选的哦!”
不过他选的猪崽是白色的,怎么现在养着养出了黑色斑点。
尤其是这耳朵,上头还有簇黑毛,不过看着也挺好看,于是他跑到小田跟前道:“小田叔叔,这真的是我的猪吗?”
该不会是他的猪养死了,给他换一只吧。
小田笑道:“你选的时候它们还没长出毛,整体颜色看起来差不多,现在是长大了毛发都出来了……”
赵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拿出小本本给他的猪画了肖像图。
看完之后,又去看了自家养的鸡丶鸭。
做为一个被大鹅追着满院子跑的倒霉蛋,他是坚决没选大鹅。
看完了动物,正准备带赵老爷子去吃午饭,就见他在庄子上的好朋友陈葫芦跑了过来,几个月不见,葫芦长高了不少。
“桐哥儿,你听说你上学了。”
这一句,生生将满心欢喜的赵桐给拍了个踉跄。
只得幽怨地点点头,“被我爹忽悠去的。”
他原以为自己去的是宝宝班,哪知直接上了学前班,每日的上课时间比宝宝班多了两倍,下学后还有不少课业。
虽说没什么写的,但背的内容和要求找的东西还真不少。
葫芦道:“你们先生凶吗?”
赵桐摇头,“先生很好,我们塾馆的饭超级好吃。”
说起好吃的赵桐话头就多了起来,把他觉得好吃的东西都给报了一遍,看着葫芦羡慕的眼神,他t更得意了。
想起来自己来时给葫芦带了本书。
还有两样点心,便部拿给他了,葫芦不好意思道:“你别每次过来都给我带东西了。”
赵桐道:“那你每次也给我带呢!我爹说了,好朋友就要礼尚往来,互通有无。”
葫芦经常上山挖的野菜丶采的菌子之类的,都会让进城的小田捎给他,他总不能只进不出吧,他又不是貔貅。
赵桐还给葫芦带了一份《京都小报》,是去年一整年的量,三十来份,是用他写诗赚得钱买的,算是送给社学的一份小礼物。
大家平时可以看看报纸,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葫芦听说赵桐今日过来了,特意邀他去河边捕鱼的,现在天气不算太热,下水的话还有些凉,大家便琢磨着要么捞鱼,要么钓鱼。
反正每次都能玩出新花样来了。
赵桐自然是要去凑热闹的,扭头看向赵老爷子,“爷我能去河边抓鱼吗?”
赵老爷子有些不放心,索性也跟着去了,赵桐原先为他爷会站在一旁瞧着他们玩,哪知老爷子见他们挖蚯蚓,直接撸起袖子也挖了起来。
那一脸笑得全是褶子。
赵桐蹲在旁边看着,道:“爷,您行不行?”
赵老爷子嘿嘿笑道:“这有什么不行的,年景不好的时候,我就是靠这个养活你爹他们的,咱们村的小河水比这里深,很难下去抓鱼,只能靠钓的了。”
赵桐没去过村里的小河边,只得乖巧地点点头,不料他动作没停,老爷子已挖出了两条大蚯蚓,而后手指刀落,蚯蚓一分为二,一半留着钓鱼,一半放生。
还告诉赵桐这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赵桐都一一记下来。
见赵老爷子这边干净利索,他是一挖一个准,一群孩子也都凑了过来看热闹,赵桐便站在旁边当起了解说员。
嗯,别看我爷年纪大,其实手脚特别利索。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我爷真是棒棒哒,我们都该向我爷学习。
赵老爷子也乐意与大家分享,告诉一群小毛头,哪里的土最容易出蚯蚓,除了蚯蚓可做鱼饵之外,还有什么虫子也行。
什么样的鱼用什么耳,老爷子一边带着大家找饵,一边领着一群小毛头往河边走。
赵桐跟在身后,听得极其认真,打算回头写一篇《我的爷爷》投给京都小报,到时候指定能拿点稿费。
赵老爷子领着一群孩子钓了不少的鱼。
回去时起码提了七八条,最大的一条差不多有四斤重。
赵桐连桶都拎不动了,只得老爷子自己提着,除了鱼之外,葫芦还给他们带了点自家晒的笋干。
出门时白白净净的赵桐,回去时一张脸被晒得通红,整个人从泥里滚过一样,贞娘惊道:“你这是干嘛去了?”
赵桐嘿嘿笑道:“钓鱼去了。”
只不过运气不好,被一条大鱼给拍脸上去了,他一时没稳住摔了个四脚朝天,鱼身上水多,更惨的是他旁边是鱼桶,他倒的时候把鱼桶给砸翻了。
总之——
他今天是最倒霉的崽崽。
赵桐鼻子现在都痛着呢,委屈地伸手想要他娘抱抱,结果贞娘嫌弃他太脏给拒绝了。
赵桐:“……”
所以,爱会慢慢消失吧。
不过回去后洗得白白净净的赵桐,还是被他娘给抱了抱,便欢快地跟着老爷子去处理鱼。
有两条个头不大的,赵老爷子没杀掉,直接养到了院里种荷花的水缸里。
赵桐道:“长大了,再长吃吗?”
赵老爷子不置可否,“吃不吃都行,就当风水鱼养了。”
风水鱼赵桐在李先生那儿听说过,说到李先生,他立马跑到前书房找李先生去了,自家的便宜徒弟来了,李先生笑道:“有事?”
赵桐点头,“我觉得我最近挺倒霉。”
二十来个人去钓鱼,鱼谁也不抽专抽他,就他摔了一身泥,还把鼻子给抽流血了,真应了那句——血光之灾。
李先生看着他现在还有点发红的鼻子,道:“现在还疼吗?”
“有点儿。”
赵桐拉着他的手道:“师父,要不您给我画张符吧,我天天揣身上避避邪。”
改改运!
李先生一言难尽道:“这些你从哪儿听来的?”
“不都这样吗?运气不好就得弄张改运符吗?要是您不会画给我一张平安符也行。”
他感觉大体都一个意思,改运丶避邪丶保平安。
他没要爆富符已经很虔诚了。
李先生默了一会道:“其实吧,这些都是心理作用。”
咱们要讲究科学。
不过李先生觉得这是他开始给赵桐上课的契机。
今日赵护找了他一次,自家这小子太能做妖了,嫌弃他布置的作业太多,嫌弃他让他去上学,于是见赵老爷子来了,各种给他上眼药。
所以,赵护觉得,自己那边已经不好再布置什么功课了,但李先生这边可以跟上来。
李先生还有点犹豫,道家有云:道法自然,一切随缘。
他觉得缘份未到,一个小娃娃,你给他布置这么多课业,会让他心理崩溃的,哪知这小娃娃自己讲究封建迷信找上门来了。
这两个契机足够了!
除了李先生之外,赵护还给赵桐找了另外一个先生——李思敬。
他打算明日上衙之后便与李思敬说。
李思敬这段时间一直参与《科举题锦》的编撰,分了二百来两的银子,再加上他这两年写文章收到的润笔费,手里存了三四百两。
便给家里去信让妻子领着两个孩子进京了。
老二刚好比赵桐大几个月,两个孩子可以一起教。
赵护也不是教不了,就是吧赵桐这孩子太不讲究,他自己教这小子总能找出许多小理由来,还容易影响父子感情。
但李思敬就不一样了,不是你亲爹,你多少能忌惮些,同样不是亲爹,他教的也就能理所当然些。
嗯,赵护非常欺待儿子被每日的功课压提喘不过气来的样子。
李先生思索着这样的契机够了,便对赵桐道:“这样吧,我教你一些东西,你以后若是觉得运气不好了,可以自己画点符。”
这就是教他画符了。
赵桐双眼一亮,自己画好呀,自己画了还能换钱。
更能随时随地给自己改运。
简直一举多得。
赵桐很爽快地答应了,不过李先生也说了,这种想要学画符呀,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成的,不过他可以先从最基础的开始。
于是,李先生给他开了个书单。
现在时间太晚了,待明日放学后,两人一道去买书。
赵桐望着手上那一条串的书名,咽了咽口水道:“先生,这么多书吗?”
学完了这么多书才能够学画符吗?
李先生微微笑道:“那倒不是,这些都是基础知道,让你了解这世间的一切阴阳五行,一切的定律,像这种历法之类的,其实还涉及到了术数里的算法……”
李先生洋洋洒洒讲了一大堆,赵桐听得暗暗咋舌。
怎么说呢?
不是说这是封建迷信小知识吗?
怎么感觉包含了天文地理,甚至还有物理化学和自然科学等等乱七八糟的学科。
真应了那句话?
科学的尽头是玄学?
虽说学得东西比较杂,但赵桐觉得还是蛮有意思的,李先生还说等到夏日了,可以带他晚上去山顶露营,干他们这一行的,得多听多看。
光是可以四处旅游就引得赵桐心向往之。
恨不得自己现在就学会,跟着先生去外头实习,被李先生一通忽悠,赵桐很愉快地表示明日跟他去买书。
以后一定好好学,争取把这些书早日看完了。
早日去看星星,看月亮,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赵桐喜滋滋地走了,晚上试课时都特别的乖巧,俨然一个有礼貌的乖孩子。
晚饭后送走了众人,赵护领着赵桦和赵桐去书房学习。
贞娘则将大丫丶二丫和赵珠叫到了一起,将她与赵护决定让赵珠每日教两位姐姐读书识字的事给说了一下。
而后又道:“除此之外,我还会教你们一些管家理账的事情,虽然家里不大,但多少应该能看得懂账本,以后也不至于被人给哄骗了。”
大丫丶二丫有些不好紧张地开口,“我们都这么大了,能学得会吗?”
贞娘笑道:“自然能学得会,我不也是这两年你二叔新教的吗?”
她虽没几个孩子学得快,不会吟诗作赋,但现在看书完全没问题了。
除此之外,她现在每天还会练练字,记记今日发生的大事小事,写的日记偶尔还会给赵护瞧瞧,两人的话题再也不是什么t柴米油盐和孩子之类的东西。
所以,贞娘觉得女孩子就该读点书。
不管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嫁人之后,读书都没错儿。
赵珠喜滋滋地带着两位姐姐去了自己的房间。
贞娘则去找了赵老太和赵老爷子说了岳氏的想法,赵老太太道:“晚些时候我再问问二丫。”
当年大丫的是王氏一手筹划的,马长江是附近几个村子学业上最有前途的孩子,而王氏当时供着小叔子读书的事,已经传得人尽皆知。
领里们都觉得王氏这个大嫂不错,马太太便在众多有意结亲的家里选了大丫。
一是因为赵护当时很有“前途”,与自家也算得门当户对。
二是因为王氏风评不差,大丫这孩子又是大家看着长大的,小小年纪就能作绣活赚钱补贴家用。
至于大丫的意思,谁也没问过。
如今到了二丫,赵老太太便想着问问孩子的意思,毕竟成亲可是一辈子的事。
再加上赵护身份不一样了,结亲结的可是两姓之好。
贞娘应了一声好,表示全给记下了,而后告诉三位老人,明日在家里休息一日,后日带他们去大国寺逛逛,那边的姻缘树特别有名。
赵老太笑道:“那刚好给二丫求个签。”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贞娘回去看春季的账本了。
赵护问完了两个孩子的功课,又给他们讲了一下岳绍如今解题时遇到的瓶颈问题,看时间差不多了,才对赵桐道:“桐哥儿,你的诗最近学得怎么样了?”
赵桐跑过去把自己的小本子拿了过来。
里头已经写了差不多二十首了,其中有五首赚了钱。
游记也写了四篇了,唯有雪后游庄那篇赚了钱,其馀的他也没投过稿。
不过相比较起来,其馀的更像是日记。
赵护翻了翻道:“我觉吧,你这些诗看着都差不多。”
他这里指的是水平。
一听这个,赵桐有点着急,“没进步吗?”
他总感觉自己进步了呢,没想到——
赵护道:“也不是没进步吧,我感觉你这是闭门造车,进入了死循环,忆经定形了,若是找不到突破口以后怕是离诗王之路越来越远。”
赵桐啊了一声,赶紧道:“那怎么办?”
成不了诗王,就赚不了大钱。
赵护道:“你也知道爹的诗作水平一般,若不是科举这些不是重点,我才得了便宜考了个状元。”
赵桐哦了一声,就听他爹道:“你知道吗?历史上那些名家可不都是自己学出来的。”
像曹植,人家有个文学家丶书法家的老爹。
像苏轼,这就更牛了,唐宋八大家占了三席。
又如河东裴氏,光是唐朝就出了宰相17位,更别说将军丶王妃丶驸马等等了,对了你最近喜欢看的《西厢记》就是他们家的女婿元稹写的《会真记》为蓝本。
同时元稹还是白居易的好朋友。
可见这家教与老师的作用。
你要想成为诗王,就该交好一些诗词写得好的朋友,同时拜得一位诗词写的好的老师。
这样有名师指点,有友人提携,才会越写越好,不至于有了瓶颈。
赵桐觉得此言有理,想了想道:“可是爹,您诗词不行,我就缺了一位像苏洵一样的父亲,哥哥现在也不怎么爱好写诗,我同样缺了像苏辙一样的兄弟,我身边还没有遇到像白居易一样会写诗的朋友……”
赵护:“……”
大可不必如此扎心,他确实差苏洵远矣。
赵桦在忙自己的事,倒没听到弟弟之言,赵护忍着白他的冲动,吸了口气道:“因为咱们家什么都缺,所以我决定给你找个诗词好的先生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