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武植与武松在考完国子监的入学考试之后,便一同回到了宋徽宗暂借给他们的住所。由于时间已晚,武植匆匆下厨做了晚饭,兄弟二人吃过之后,便各自回房休息。
次日清晨,窗外传来了武松的习武声。武植缓缓地推开卧室的门,踱步走出了房门。
“哥哥醒了。”此时的武松已是大汗淋漓,武植看着武松,关切地说道:“好了弟弟,你训练要适当,得张弛有度,可不要累坏了身体。”武松看着自已哥哥,一脸认真地说道:“哥哥,经过这次的考试,我已经发现了自已的不足之处。我必须得更加努力,才能赶上那些同窗。
武植满含安慰地对着武松说道:“弟弟,等这次入学考试有了结果,等我们顺利入学国子监之后,我便带你去找苏师,请他帮忙引荐,让你拜周桐为师。如此一来,你定能得到更好的提升。”武松重重地点了点头,随后兄弟俩又畅快地交谈了一会儿,便各自回房去学习了。
临近中午时分,这时门口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武松听闻,脚下生风,快步来到门口,一把打开大门,却瞧见门外站着的是自已哥哥的老师苏轼以及林护卫。“苏伯伯,您怎么来了?快快请进。”武松热情地说道,很快便把苏轼及林护卫迎入了宅内。“哥哥现在正在书房学习,我马上去通知他。”话音未落,不等苏轼有所反应,武松便如一阵风般疾步朝武植的书房跑去。
“哥哥,苏伯伯来了。”武植听到武松急切的呼喊,连忙放下手中的经义,轻轻推开房门,和武松一道向院中走去,一眼便看到苏轼与林护卫正静静在院中等候。武植赶忙快步上前说道:“苏师以及林护卫怎么今日有空来到我和弟弟的住处呢?”说完,便热情地领着苏轼和林护卫进入到了主厅,几人缓缓落坐。武植望着苏轼,问道:“不知苏师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苏轼看着自已的弟子,脸上满是欣慰之色,开口说道:“守正啊,你此次考试表现甚佳,入学考试你一举夺得了文试第一名。今日早朝,我将考试结果呈给了官家,然而却从中有小人从中作梗。只因我与你是师徒关系,他们便怀疑我徇私舞弊,所以今日官家决定明日早朝召你入宫,让众大人对你考校一番。今日我前来便是通知于你,向你传达此事,希望你能做好准备。”
而旁边的武松听到苏轼的这番话语,当他先是听闻自已的哥哥夺得文试头名时,顿时喜笑颜开,可而后又听闻有小人从中作梗,瞬间怒从心起,大声开口道:“是哪个不知死活的鸟厮如此恶毒?还请苏伯伯告知于我,我这便提刀前去把他给打杀了。”
“弟弟,休要胡言乱语。”武植闻声,急忙对着武松大声喝斥道。
“请苏师放心,弟子明日必定不会让苏师丢脸的。”武植转而对着苏轼沉声说道。
“守正啊,我倒是不担心你的真才实学。只不过,我怕你从未进入过皇宫,在众大臣的考校之下,可能会心生紧张。所以我这才如此匆匆赶来,提醒你早做准备。”
武植听闻苏轼的话语,心中却是毫无波澜。如今他的信心全然来源于自身的实力,以自已如今的实力,根本不惧所谓的考校。再说,那宋徽宗赵佶自已也是有过一面之缘的,自然不会有所紧张。
之后,苏轼又为武植详细介绍了朝中进入皇宫所需注意的种种事项,以及朝中各大臣的性格特点,还有可能对武植提出考校的人员。之后,便带着林护卫离开了两人的住所。
“哥哥,你是凭借真才实学考中的,如今却让小人从中作梗,弟弟我心中实在是愤愤不平。”看到苏轼两人离开,武松又对着武植说道。
“好了,弟弟。这对于我来说,又何尝不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如果我能够在明早的考校之中大放异彩,那么往后就不会再有人质疑我的才学了,而且说不定还有可能得到皇帝的赏识。这对于我,对于以后,对于我们的将来都会有极大的好处。”武松听完,这才不再抱怨。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苏轼便来到了两人的住宅门口。只见武松、武植此时已然穿戴整齐,在门口静静地等候着。
几人来到皇宫门口,苏轼转头对林护卫说道:“林护卫,你与武松在此宫门等候,我与守正先进入皇宫。”两人点头应是,随后武植与苏轼便踏入了宫中。
“守正,你等会莫要紧张。”不一会,两人来到一处宫殿前,只见一个太监快步走向他们。
“苏大人,这位便是你的弟子武植吧?”苏轼点了点头。
“苏大人,你先去上朝吧,官家吩咐,让你的弟子先行在偏殿等候。”随后武植跟随那小太监来到了一处偏殿,暂且坐下休息。而苏轼则转身前往大殿进行早朝。
约摸一个时辰左右,这时那领路的小太监再次疾步跑来,急切地对着武植说道:“官家召见,还请你随我一同前往。”武植闻言,当即起身,随同那小太监快步前往了大殿。
不一会儿,两人便来到了大殿的门口。武植抬头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根根粗壮且朱红的殿柱,条条金龙环绕其上,张牙舞爪,仿若要冲破云霄一般,威严之气汹涌扑面而来。
再向里面看去,群臣身着朝服,或紫或白,衣袂飘飘,手中的笏板整齐划一。他们神色各异,有的面容凝重,有的淡然,低声的交谈声在空旷的大殿中来回飘荡,交织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微妙气氛。而宋徽宗高坐在帝座之上,背后一面屏风之上绣着的山河锦绣栩栩如生,气势磅礴。武植心下并无半分紧张之感,他整了整衣冠,收敛心神,便跟随小太监踏入了大殿。
众大臣看到武植进来,纷纷扭头将目光投向他。那一道道目光中,有讥讽、有不屑、有审视,也有欣赏。武植神色淡然如水,迈着稳健的步伐快步走进大殿,而后对着坐在上首位置的宋徽宗恭敬叩首道:“学生武植,拜见陛下。”
宋徽宗看着下方的武植,点了点头,心道:“果然是那夜与自已游览汴京时的少年”,“武学子不必多礼,快快起身吧。”说完,他一脸笑意盈盈地看向武植。
而下方的武植此刻心中却在暗自思索:虽说自已早已知晓那夜与兄弟俩一起游览汴京,并且让兄弟俩借住府宅的人,便是宋徽宗赵佶。但当时赵佶并未表明其身份,此次与他重逢相见,自已得适当表现出惊讶的神情来加以掩饰,方为妥当。听闻上首宋徽宗的话后,武植顺势起身,抬头看向了帝座上的宋徽宗。脸上露出不可思议以及极度惊讶的神情。宋徽宗看向武植脸上那惊讶的模样,顿时朝他眨了眨眼,武植心领神会,便很快恢复了平静。
“想必下方便是苏老大人的弟子,武植吧?”宋徽宗装作一脸陌生,一副与武植初次见面的模样,开口说道。
“禀官家,在下正是苏轼的弟子武植。”武植应道。
此时的武植并未刻意掩饰自已的身形以及相貌,经过这段时间各项属性点的成长,武植的魅力值已然达到了 60,已然超出了普通人 50 的范畴,不再是那个相貌平平的普通人,而且随着那高达 90 多的智力点加成,使得武植身上充满了一种儒雅的气息
“果然生得儒雅随和。”宋徽宗开口道。望向武植的容貌、身形,心中也暗自惊讶。上次与自已一起游玩时,他眼中的武植还是一个相貌平平身材稍矮的少年,而此次再看武植,便见他身形修长,周身充满了儒雅的气息,一看便知是一个饱读诗书的读书人。
宋徽宗也并未多想,只觉得当时武植刚到汴京还未来得及收拾,所以显得邋遢。而此次进宫想必是已经精心整理着装,所以才有如此大的变化。
随后,宋徽宗开口向着武植说道:“武学子,此次在国子监的入学考试中,你夺得文试第一,当真是可喜可贺。不过监察御史刘大人向朕弹劾,说是你的老师苏轼行私舞弊,把考试的试题泄露给你,不知可有此事?”
“禀官家,绝无此事。”武植沉声对着宋徽宗说道。
“嗯,朕也相信苏大人的品格。不过如今两位大人各执一词,所以此次便招你入宫,让众大人来考校一下你的才华。希望你的才华能够让众大人心服口服,如此便能洗刷你老师的冤屈。”宋徽宗目光炯炯,对着武植道。
随后,宋徽宗转头看向了下方的众大臣,开口说道:“不知哪位卿家先来考校一下武学子的才能?不过朕在此得定个规矩,只能有三人来考校,分别对应国子监入学考试的经义、诗词以及策论。不然的话,倘若你们如此多人都来考校武学子,那武学子定然应接不暇了。不知众卿家及两位大人意下如何?”
下方的群臣一听皇帝的话也觉得在理,便纷纷点头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