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退婚之后,我权倾天下你后悔了? > 第8章 奉旨平乱

杨策这才勉为其难跪拜接旨,三日后点齐五千兵马,赴山东平乱。

“南天哥哥,我已经带人把京畿到山东一路上所有的桥都断了,看杨策的大军怎么过去。”

主意是宋南天出的,这种事自然不能放心交给别人完成,徐清梦亲自带着亲信前往,三天往山东打了个来回,几乎没下过马背。

大腿内侧被马鞍磨破了皮,每一步都疼得厉害,想到杨策不能按时到达,便是抗旨之罪,心里无比爽快,更疼都值得。

宋南天见她满脸、满身不是泥就是水,微微皱眉,嫌弃从眼中一闪而过,露出满眼疼惜。

“都怪我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要让你受奔波之苦。”

“我已命人将客院收拾出来,你快去休息一会儿吧。”

不等徐清梦开口,便吩咐下人送去热水。

“南天哥哥,我在你这里休息,不方便吧。”

徐清梦心中窃喜,却还是故作矜持提出回自己的将军府。

“傻丫头,这里早晚也是你的府邸,有什么不方便的。”

宋南天有些洁癖,受不得脏污,此时只能强忍着不适,扶住徐清梦的手。

“客院房屋简陋,委屈了你。”

“火盆是日日点着的,焚的是你最喜欢的百合香。”

边说着,边引着徐清梦走出书房,交到侍女手中。

“好生侍候徐将军,有半点不合徐将军心意,我定不轻饶。”

徐清梦如在云端,被侍女扶进客房,见摆设清幽雅致,非寻常人家待客的客房可比,便知是宋南天特意为她花了心思,感动不已。

暗自庆幸自己退了杨策那个废物的婚事,才有机会和宋南天这般温柔体贴的男子共结连理。

却不知宋南天在她离开后,洗了三遍手,又让人抓了一大把香饼子掩盖她留下的土腥味。

嫌弃归嫌弃,但徐清梦这一趟确是立了大功,大雨中修桥何其不易,杨策这次想按时到达,只能伸出双翼飞过去。

“王爷,前面的桥断了,修复至少需要几个时辰。”

第一次桥断,还可以说是意外,便接连三道桥都是断的,还看不出是有人故意破坏,就是傻子。

圣旨规定十日内赶赴郡城,这都三天了,才刚过山东界碑,修桥又要花去几个时辰,接下来一路上快马加鞭,马歇人不歇也不见得能按时赶到。

督军是秋公公的徒弟刘宝儿,本来就是充数的,听说桥又断了,扎着手惊慌失措问杨策怎么办。

“若不能按时赶到,便是抗旨,是要杀头的呀。”

“王爷快拿个主意,奴婢不想死啊。”

所有将士都看着杨策,指望他能想出办法,他们也不想死,更不想这么憋屈地死。

抗旨是遇赦不赦的大罪,杨策可能不会死,但终身圈禁是跑不了的。

是谁想出这么恶毒的诡计害他,已经不重要了,眼下最要紧的是想办法赶路。

杨策却不说话也不动,背着手仰头看天。

绝望的情绪渐渐蔓延开来,不知是谁低声抽泣起来。

“我当兵那天,我娘让我一定不能丢脸。”

“俺答应俺媳妇,过年时告假回家看儿子,儿子还没见过俺呢。”

“太他妈憋屈了。”

是啊,不是死在沙场上,甚至没有见到敌人,就因为路不通被问罪砍头,太他妈憋屈了!

“来了!”

什么来了?

众人抹去脸上的雨水,也向天际看去。

却见灰蒙蒙的天空中,突然划过一道亮光,随后又有几道亮光划过。

这是军中常用的信号弹,可是,所有将士都在这里,是谁发的信号?又意味着什么?

将士们的疑惑很快有了答案。

“这是……浮桥?”

以木板和绳索连结而成的浮桥,在汹涌的河水中蜿蜒向对岸,木板两边挂着充满气的猪尿泡,保证浮桥可以承受更多的重量。

“别愣着了,赶紧过河。”

“五人一组,互相照应着,别掉下去。”

杨策一声令下,将士们排队过河。

河水因连日暴雨高涨,汹涌肆虐,浮桥起伏不定,好在将士们常年训练,身手敏捷平衡力也非常人可比,只用了一个时辰便全员到达河对岸。

陈雪凝朝队伍最后的杨策一揖到地,让出路来。

此时清秀佳人满身泥水,嘴唇干裂,杨策看她却比平时顺眼得多,经过她面前时,拍了拍她的肩膀。

“干的不错。”

甚至连夸奖都算不上的几个字,却让陈雪凝满身疲惫顿消,绽开一个明艳的笑容,挥手招呼她带来的五十名暗部成员。

“收浮桥!”

“上路!”

有陈雪凝带人提前布好浮桥,大军再没有后顾之忧,日夜兼程奔赴郡城。

到达的时间比最后期限还提前了一天。

郡守得到消息,提前带人在城门上恭候,看到绣着“杨”字的朱红大旗,哭哭啼啼奔下城墙,扑倒在杨策马前。

“微臣有罪,微臣辜负了陛下的期望,微臣罪该万死。”

郡守的确该死,眼下却不到他死的时候。

杨策跳下马背,双手扶起郡守,甚至扯着衣袖帮他擦了擦眼泪。

“李郡守坚守郡城,何罪之有。”

李长儒眨着浑浊的老眼仰望着杨策,看到的是一脸真诚恳切,暗暗放下心来。

杨策安抚好李长儒,才像突然发现其他官员还跪在满地污泥里,连声让他们起身。

将士在城外驻扎,杨策和刘宝儿带着随从被请入郡城衙门,一众官员随行陪同。

刚进大堂,李长儒便迫不及待交出官印。

“下官无能,山东郡一干事务全凭王爷做主。”

此时官印便是烫手山芋,在谁手里,出了乱子便是谁的责任。

杨策心里骂了一声“老滑头”,却也不会为了和他赌气,置全郡数百万百姓的安危于不顾,示意刘宝儿将官印接了过来。

随后,李长儒便借口自己急火攻心,旧病复发,请求回府闭门养病。

杨策也遂了他的愿,李长儒几乎是欢天喜地溜了。

其他官员也想溜,杨策却命人关闭大门,下令剿灭乱贼之前,所有人不得离开衙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