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宋穿之东坡妻 > 第33章

第33章

第二日, 程之仪家的下人驾着牛车过来接王方, 这个下人很有礼貌, 说话也文绉绉的,

应该是程家比较得脸的下人,也表明了程之仪对王方的尊敬和看重。王方依旧带了王瑾和王浮, 登上程家的牛车, 到了程府。

程之仪特意在门口迎接他们, 领着他们进了程府。程府极大,就像王浮前世游玩过的苏州拙政园,一行人从廊下走过, 花园里铺着鹅卵石小路,姹紫嫣红,

奇花异草遍地皆是, 府中还有一个半亩大的人工湖,上头有避暑的水榭,亭槛台榭,皆凭水面而建,或有湖石丶假山穿插其中,林木葱郁,

疏朗雅致。王浮第一次见识到这个社会的上层贵族的居所,心里还是有些好奇和羡慕的。

行至一处拐角,从西侧的园门走出来一个少年, 大约十岁左右,穿着圆领白细布襕衫,

面容白皙,神采奕奕,长得很是俊朗,见有人从外头来,上前来准备行礼招呼,礼数非常周到。

“之才,这是青神来的王方王大官人和他的两个孩子,你来认识一下。”

程之才明显愣了一下,大约是在回想自己家什麽时候在青神有了亲戚,不过他还是向王方行了礼,自我介绍道“在下程之才,家父程浚,家中排行十七,见过王大官人。”

王方颌首,微笑示意。程之仪对程之才说“你学习辛苦,合该多出来走动走动,我们还有事,就先不跟你说话了,方才大伯娘在撷芳亭教十二娘踢毽子,你可以去那里看看。”

王浮觉得程之仪是个很好的人,他对自己的家人都是轻声细语,格外细心,平心而论,如果是王浮,她不见得会留意自己的伯母和堂妹在哪里踢毽子,更不会嘱咐堂弟读书间隙多运动。不是她不想做,而是说,她很可能注意不到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

程之才点点头,告辞离去了,走之前还多看了王浮两眼,可能是好奇他们的来意。程之仪仍带着他们往里头走,大约走了五六分钟,终于到了一间竹园,这竹园不大,围着篱笆,古拙素朴,与周围的太湖石丶亭榭湖桥融为一体,十分和谐,王浮心中暗想这不就是林黛玉的潇湘馆吗竹园中间有条案丶竹榻丶苇席,一位中年文士端坐其中,面前放着一把古琴,见他们到了,起身来迎。

这便是程二官人程深,没想到他身上毫无商贾之气,竟比王方这个实实在在的读书人更像个读书人。程深拈着胡须,高兴地上前携了王方的手,让他入座。

“在下程深程希平,久仰子源兄大名,幸会幸会!”

“不敢不敢,程兄竟如此客气,真是折煞我也!”

两人客套一番,双双落座,程之仪也带着王浮王瑾坐了,王浮还有点不适应跪坐,她平日在家都是坐椅子和凳子,这种对于宋朝来说也算是“复古”的坐法,实在很考验她的小腿。一个机灵的小茶童凑过来,在她面前开始煮茶,展示茶道,王浮在家喝茶也没那麽多讲究,被小茶童优雅繁复的动作迷住了,热水在细长的瓷瓶里咕噜咕噜地翻滚着,小茶童取了茶末放在黑色兔毫建盏中,取了煎好的沸水注入茶盏,用茶筅旋转击打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茶汤飞溅,泛起乳白色的茶沫,就像卡布奇诺咖啡一样。这是王浮第一次近距离观看专业人士点茶,这让她心中惊叹不已,宛如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她不敢露出不懂的意思,唯恐露了怯,让人看不起。

王浮还在研究点茶,那边王方已经和程深互相了解了各自的背景出身,年龄爱好,家中人口,若是让王浮来吐槽这场景,大约用一个词语就能概括——相亲。

程深生意做得好,待人处事方面自然不会差,王方也是知礼节的,两人相谈甚欢,要不是谈的内容,

端看这聚会地点,主人身上宽松飘逸的燕居服,不知情的人肯定会以为这只是文人朋友之间的小聚,谁也猜不到这是在谈生意。

因为周丶贺丶陈三人和程之仪的联名保证,程深对他们手里膳食方子的美味程度深信不疑,因为他儿子平日里并不重口腹之欲,而且程之仪最大的假话,所以他并没有多做考虑,用他商人的敏锐直觉,立刻打定了要抓住机会和王家合作。

程深是一个慷慨大方的人,不然他在眉山也不会有那麽大的威望,他许诺王家可以用新烹调方法丶膳方及酒楼经营方法入股和乐楼,占三分红利,每月分成,若眉山的和乐楼经营得好,可以把这些东西推广至益州府及周边县城,也是三分利,将来王家人不得将此法转让他人,若是王家自行经营,需得程家同意,至于去猪肉腥气的法子,因为王浮打算回青神办养殖场,便定了长期合作的契约,到时候和乐楼可以直接进购他们王家庄子上养殖的猪。

这些条件都是合理的,王浮这等于是用知识産权入了股,在这个没有知识産权保护的年代,只靠合夥人的德行维护的合约,能得三分利,已经非常不错了。而且王浮认为,这只是一个开始,既然她打定主意要做生意了,将来只会有更多的赚钱门路,多个朋友多条路,她没必要为了蝇头小利毁了在程家面前的好印象,失去这麽好的合作夥伴,对她来说才是一种损失。

生意谈好了,王方和程深已经称兄道弟,成了好朋友了,所以王浮也改口称程深为“程伯伯”,称程之仪为“程哥哥”,程深还让下人带着王浮去见了他的夫人。程二夫人蒋氏非常热情地招待了她,与她聊了几句之後,对口齿伶俐丶活泼可爱的王浮十分喜爱,便把手上的红碧玺手串摘下来送给了她,王浮自然推辞不受,蒋氏大约也觉出来礼物太贵重了不太好,也没强求,就把她贴身佩戴的荷包送给了她,王浮这才收了下来。

王浮陪着蒋氏说话,还认识了程家二房的三个姑娘,九娘丶十三娘和十五娘,分别叫莹莹丶萱萱和菲菲,她们从大到小是十二岁丶八岁和七岁,年龄与王浮相仿,天真可爱,教养很好。王浮被一群小萝莉围着问问题,心都软化了,满口答应下次还会再来找她们玩。

程九娘是程家二房的嫡长女,她个性比较稳重,听说王浮的爹爹在纱縠巷学堂教书,突然想起来她们的表弟苏轼就在那读书,便问王浮有没有听说过苏轼的名字。

王浮回她“苏哥哥常去我家玩。”其实是常常去蹭饭!

“这便是了,和仲和同叔读书都很聪明,想必很得王伯父的喜爱,才会常常邀至家中做客。近来八娘生病了,听说是发了水痘,姑姑不许我们前去探望,我们也便没去,不知她如今怎样了”

“八娘姐姐的水痘应该好得差不多了,阿娘带我去苏家探望过的。”

“哦原来你还与八娘有来往那下次我们等八娘身体大好了,便小聚一次吧,我做东,把年龄相仿的堂姐妹表姐妹们都叫上,我们姐妹之中,可有个有趣的人物,你一定得认识认识!”

“不知是哪位姐姐”

“你大约是不知道她的,她才跟着母亲从外地回来,但幼时我们曾一起玩耍过的,她说话可有趣了,能把人逗得捧腹大笑。她就是苏家二伯父的小女儿,名叫‘双宓’的小二娘,族中排行同我一样也是九娘。”

原来是苏轼的堂妹,不过说到这里,王浮不禁起了疑惑,总听见民间轶闻说苏轼有个聪明绝顶的妹妹叫做“苏小妹”,可苏轼只有三个姐姐,其中一个还早夭了,没听说过他有什麽妹妹啊,难不成说的是这个堂妹吗

这样一想,王浮对这个还没见过面的“苏小妹”充满了好奇心。或许民间传闻有误,把苏轼的堂妹

传成了亲妹妹呢听说後来苏小妹嫁给了大才子秦观秦少游,而秦观正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他们俩珠联璧合,一时传为佳话。可王浮这个理科出身的半吊子历史迷并不知道,秦观小苏轼十三岁,他第一次见到苏轼的时候已经三十岁了,不可能年纪这麽大还没有成亲,事实上,秦观的妻子叫做徐文美,他与苏轼也只是师生关系。

这也不能怪王浮,她读书时读的理科,虽然因为语文课的需要了解了一些历史人物与故事,後来又喜好逛博物馆和看有关历史文化的纪录片,历史文化知识比一般人丰富,但她还是个实打实的医学生,不是读历史系的,更别说现代人对宋朝文化知之甚少,像这样的细节她是一点都不知道的。她喜欢李白和苏轼,完全是因为他们的诗文合她胃口,他们所表达出来的那种旷达乐观的精神激励了生活坎坷的王浮。王浮认识苏轼之後,偶尔也会觉得遗憾,如果她能多了解一点他的生平,说不定能帮他避过後来的“乌台诗案”,让他免于贬谪天涯,病死途中。

稍後为你更新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