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一直到皇佑二年的五月, 李嫣生下王家的第四代长子, 梁文修都杳无音信。三娘和往常没什么两样, 只是多了茹素祈福的习惯。
王瑾的孩子暂时被取名为澄, 小名就叫“澄哥儿”,也被唤作“大郎”, 说来也好笑, 王瑾在族中排行第八,
偏偏他头上的几个堂哥都还没成亲生子,就他一个,还没弱冠就生了孩子。本来大家都以为李嫣这一胎是女儿,
结果出来是一个白白嫩嫩丶长得比女孩子还秀气的男孩,大家就有点难以接受, 尤其是李嫣,
生之前害怕这胎是个女孩而被婆家嫌弃,经过王浮持之以恒的“洗脑”,现在对着她儿子,竟然还有点嫌弃。
皇佑元年,范仲淹在邓州的深化改革卓有成效,保住了他的项上人头, 也向满朝文武证明了他的能力,仁宗大喜,把他调到杭州任知府。杭州离他的老家苏州吴县近,
他游宦多年,也希望回老家看看, 于是欣然上任。
这一年来,边境的和市陆续重开,仁宗放开了许多贸易限制,西夏人和辽人都十分开心。因为游牧民族一般是受到自己的部落管辖,只要对于部落生存发展有益,他们往往趋之若鹜,毫不惧怕随之而来的分裂风险。利用这一点,宋人已经在西夏和辽人中间点了好几次火,自己却作壁上观,利用食盐丶丝绸丶茶叶等游牧民族短缺的物资徐徐诱之。
再加上元昊被太子宁令哥刺杀身亡,他的幼子继位,却被其母舅控制,成为傀儡,西夏与大宋,边境的冲突渐渐减少,甚至很多时候西夏人都躲着汉人军队,两国渐渐相安无事。
可官家和大臣们还没高兴两天,吴中地区又发生饥荒,虽然王浮早从皇佑元年河北地区的大旱灾中看出来,这场灾难远远没有结束,其他的灾荒肯定会接踵而至,刚刚上任的范仲淹又成了吴中地区百姓心目中的救星。
因为吴中百姓笃信佛教,还喜欢赛龙舟,他就鼓励寺庙趁着饥荒工钱低廉,大兴土木,自己以身作则,天天跑到船上游玩,带动百姓在湖上宴饮。他还用官府名义雇佣了不少工匠,开始修缮杭州境内的官舍丶谷仓丶道路丶水渠等基础设施,先前他在邓州做得没有这么张扬,如今监察官员一看,吴中都饥荒了,范仲淹身为父母官,竟然趁机压榨百姓,鼓励奢侈浪费,公然挥霍财政资金,必须要弹劾!
范仲淹向人们解释自己这么做的原因,然而人们都不懂他这是为了刺激经济。在经济萧条的时候,政府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比如降税丶降息丶扩大政府支出等是完全正确的,范仲淹这些操作放在后世,经济学家们都挑不出错,在此时却要接受谏官的弹劾,被仁宗训斥。
然而接下来的发展却让所有人不敢再说话了,两浙地区因饥荒死了很多人,唯独范仲淹管理的杭州,死亡较少,百姓没有流亡他地。之前轰轰烈烈的弹劾反而像是打在监察官员们脸上的一巴掌,范仲淹在朝野的声望也达到了。
仁宗想让范仲淹回到中枢,范仲淹却在此时生了一场大病,不得不留在杭州休养。王浮去信问过,范仲淹确实生了病,是积劳成疾,甚至咳出了血,身体变差了许多,精神也不济了。
当他证明了自己之后,却因为之前拼命地证明而身心交瘁,无法再为君王效命。
十二月,韩琦被调回中枢,同时带回了一个相貌俊秀,看起来不及弱冠的青年,身在班列中的范纯仁惊诧万分,幸而顾及到是上朝,才忍下了心中疑惑。
这人正是梁文修。
梁文修在庆州与西夏人交战,因情报出错,又贪功冒进,判断错了对方的兵力,一支小队全军覆没,只有他因为不擅弓马,一直都是在后勤队伍里出谋划
策,侥幸逃过一劫。不过他还是被夏人掳去,充当奴隶卖到了辽国一个将军府中。这时候就要感叹他的运气了,买走他的将军,竟然正与定州的韩琦对峙,因为其骁勇善战,实在让韩琦头疼。梁文修了解了所有情况之后,联合一同被卖的奴隶,刺杀了这个将军,甚至带着他的信物全身而退,逃到了大宋境内,将此事报与韩琦,韩琦抓住时机,一举击溃了这个将军的营地,将大宋的国境线向北推进了几十里。
收覆失地,对于大宋来说可是件天大的好事,仁宗了解到梁文修的奇遇,得知他的身份,也一时无语,随即大笑几声,说道“这是一员福将啊!”
于是梁文修得了个致果校尉的散官官职,这个官职只标示品阶,没有实际职掌,他还有另外的官位,仁宗考虑到他父亲在秦州,于是把他安排到了秦州雄武军,当了个不大不小的副指挥使。
散朝之后,范纯仁一把将梁文修拉到一旁,还没等他开口,梁文修先笑了“范兄,我知道你想问什么,我早就送信回家了,估计这时我爹和我娘都知道我平安回来的事了。”
“那益州呢”
梁文修一楞,范纯仁接着说“你失踪了这么久,就连梁夫人都死了心,觉得你已经死了,本来想为你立衣冠冢,还是你妹妹拦着,这才没成。但我收到沈括的信,说到你和三娘的事,三娘为了你,不肯嫁人,如今正在家里吃斋念佛,一心一意地等着你回来。”
范纯仁在王家住过很长一段时间,受到三娘照顾颇多,已经把三娘和十娘当做自己的妹妹看待,三娘独自情伤,梁文修此次回来,却满面春风,好似并未把她放在心上,怎能不让他恼火
“范兄勿恼,我当然记得传信到益州去。我今夜就动身回秦州,向父亲母亲请罪,然后去益州提亲,最迟年底,范兄就能听到我和三娘的喜讯了。”被当做奴隶辗转售卖快一年,他倒是变得沈稳了不少,考虑周全,不像从前那般,总是一惊一乍的了。
果然第二年的四月,范纯仁就收到了益州来的喜信,三娘和梁文修,这对命途多舛的鸳鸯,终于能够相守一生了。
据说,三娘带着十里红妆,从益州城一直铺到城外,才嫁人三日,就跟着官人到了秦州。
三娘出嫁后,王浮一直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她住过的院子一如往常,什么都没变过,可那个巧笑倩兮的温柔姑娘,已经嫁作他人妇了。
王方给了她大房四分之一的家产作为陪嫁,表示四个孩子一视同仁,绝不偏倚。王浮把制玻璃的方法教给了她,还把自己培养的钱友派给她,钱友年纪虽小,却是从小在王浮身边学习长大的,李书文对他的几个兄弟都极好,不论什么,自己学了,一定要兄弟们也学会,从不藏私,钱友管理产业很有一套,三娘有了他,就不必操心这些琐事了。
三娘到了秦州,却没有开始制玻璃售卖,只让工坊的人制彩色的琉璃,然后自己开了一家糕点铺子,用这些琉璃作为器具,盛放她那些巧夺天工的糕点小食,“王家糕点铺”的名声一时传遍了秦州,又过了半年,已经是天下闻名,成了秦州的一大特产,有亲戚在秦州的,一定要托他们在王家糕点铺买一份蛋黄酥丶核桃酥丶青梅麻薯……精美的包装,独特的口感,百变的配料,加上琉璃器具的噱头,使得王家糕点铺的糕点险些成了贡品。因为要保证质量和秘方不外泄,所以生产量很低,往往只有富贵人家才抢得到,于是王家糕点铺的糕点就成了逢年过节必备的节礼。
王浮也随着三娘的出嫁,渐渐长成了十三岁的少女,她打小营养好,注意饮食均衡,又爱运动,比同龄的少女要高得多,只是不管怎么吃都不见长胖,脸上的婴儿肥虽然消去了一点,看上去还跟十岁小孩一般。
她的
一双眼睛尤其生得好,顾盼生姿,灵动粲然,好似千言万语尽在其中。她笑起来的时候,两颊有浅浅的梨涡,整齐洁白的牙齿,看着十分赏心悦目。赵氏认识的那些夫人们,见了王浮,总要把她拉着亲热寒暄一番,随手就把身上的配饰摘下来送给她,她跟着赵氏出去参加一次宴会,就能收到一大匣子首饰。
不过她也不喜欢出门应酬,经常变着法的推脱赵氏,害得赵氏总在王方面前告状。但是王方最近也有烦恼的事,往往顾不上惩罚她。
去年年底,祖父和几个朋友出门游玩,坐的马车被发了疯的耕牛冲撞了,人摔了下来,胫骨骨折,虽然郑大夫尽力医治了,但毕竟是老人,恢覆能力没那么好,于是就瘸了一条腿,平时走路都需要靠拐杖。因为这次险死还生,祖父越发想念青神的老朋友们,想回青神生活,王方当然得陪着老父亲一起,但他还有府学的公职,再加上本身也想教书育人,便有些纠结。这事被隐居青神的学问大家屈南云知道了,发了几张帖子,说是打算在青神新建一所中贡书院,邀请了蜀地几个有名的文人学者,希望王方也能过去帮忙。
王方思来想去,打算按着父亲的意愿来,所以皇佑四年三月,中贡书院建成之时,王方就带着全家人回到了青神。
王浮出生在青神,对那里也有很深的感情,离开几年,院子里的枇杷树都长得伸出了院墙,紫藤花蜿蜒盘旋,把整个架子铺满了,好似一条瀑布。
“澄哥儿,你看,我们到家了!”王浮抱着两岁多的王澄,这孩子被李嫣养得白白嫩嫩的,捏起来手感极好。
趁着其他人回家归置行李,王浮便牵着冬郎,抱着澄哥儿,准备去她小时候和兄长们一起放风筝的小山坡玩,才走近,便看见远处山路上有个蓝衣少年,一路从山上跑下来,熟悉的声音在林中回荡。
“十娘!好久不见!”
稍后为你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