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王弗嫁到苏家, 完全不像普通女儿家一般不适应, 苏家人待她都很好, 程氏不同于普通的婆婆,从来不故意支使她做事, 反而是很认真地教她处理家务, 还有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八娘以前就和她关系好,虽然是和离归家的女儿, 还带着孩子,但苏家人对她一如未嫁时, 也把小石头当做自家的孩子。苏洵和苏辙就不说了, 谨守本分,待她温和亲近又不失分寸。再加上苏家如今还住在青神, 她回个家也就是一刻钟的事情,便觉得恍如昨日在阁之时。
苏轼成了婚,在苏洵眼里就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大人了, 而他们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读书, 所以苏洵给苏轼的任务也就加重了不少。
这也让王弗不禁感慨,人人都以为苏轼是天生天降的“文曲星”, 好似学什么都那么容易,写首诗词丶作篇文章, 都是信手拈来, 但他所付出的努力,却往往被人忽视。王弗看过他的书房,磨秃了的笔都有一大箱子, 更别说那些密密麻麻写着注解的书籍,或者全文默写的副本了。听任氏说,他小时候并不是如此爱读书的,虽有苏洵和程氏的刻意引导,但小孩子毕竟是小孩子,就算智商超出常人,他也是爱玩爱闹的。那时候,家里读书最勤奋的,是他的兄长景先。
景先性格温和沈稳,自幼就懂得担负起长子的责任,从四岁识字起,就寒暑不辍,只可惜天不假年,他因病夭折。景先的死,对苏家所有人都是一个沈重的打击,程氏郁郁寡欢两年之久,苏洵一个大男人,有时提到景先,都会忍不住热泪盈眶。作为次子的苏轼,在此刻突然被推上舞台,他不能再肆意妄为,必须学会懂事。
苏洵对于功名的执念是很重的,他也是一个天才,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是个天才。年轻时不屑学习,学习后不屑功名,却一头栽倒在进士的门坎上,一年又一年,这件事都快成为他的心病了。
他期盼苏轼和苏辙成材,两个孩子也不负所望,一直都十分优秀,眼看着就要登堂入室,他自然不能让他们松懈。
故而,王弗和苏轼并不像普通的新婚夫妻一般,黏黏糊糊,他们之间,更像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老夫老妻,知道彼此的习性,懂得对方的需求,只要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心中所想。
王弗不会要求苏轼百忙之中抽时间陪伴,苏轼也不会不知分寸,与她胡闹,每天吃饭和睡觉的时间,两人才有单独相处的机会,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感情。
因为成婚,苏轼也从住读变成了走读,王弗傍晚散步锻炼身体的时候,都会顺便去接他。苏轼总会牵着王弗的手,两人靠得极近,就像相互依偎着一般,步伐高度一致,镇上的人见了他们,都要赞叹一声,从未见过如此和谐的夫妻。
秋天渐渐过去,西风也吹到了蜀地,带来了冷厉的冰雪。这一日,王弗正在账房里对账,如今她手下也有了自己的产业需要打理,再加上程氏把厨房和采买的差事交给了她,她也不能马虎,于是隔几日就要在账房里坐一会儿。
李书文从外面进来,抖了抖翻檐的毛皮帽,十分自然地在王弗面前的位置坐下,才饮了一口热茶,便迫不及待地说:“十娘,今年冬天,受雪灾的地区更多了,咱们派出去救援的学生报上来的死亡人数,远超前几年,这还是十二月,等过了年,不知道还要死多少人!”
“张知府那里有消息吗?”
“昨天倒是传信过来问我们,冻疮膏还能不能多提供一些,但来人也说了,不仅是冻伤膏,他们更缺的是粮食丶大夫和驱寒治病的药物,冬衣也不够,虽然有昭觉寺的僧人相助,但人力终有不逮……”李书文没有再说,王弗却很明白他的意思。
“欧阳公那里也尽力了,接下来还是需要更多的人参
与进来啊!”王弗叹了口气,范仲淹因病退下去后,朝堂上的形势又一次发生了大变化,欧阳修更多的精力放在发掘和培养人才上,对此也只能干着急,他也是张方平的好友,受托上奏,请求仁宗拨款拨物下来救援,仁宗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照做了,只是路途遥远,等朝廷拨下来的物资到达益州,恐怕很多人已经熬不住了。
“娘子为何事忧心?”苏轼忽然带着一身风雪推门而入,脸色冻得苍白,王弗心疼地上前,用自己温热的手揉搓他的脸。苏轼笑了笑,把自己冻僵了的手放进她的袖笼里,握住她的腕子,冻得王弗一哆嗦。
“怎么就回来了?”
“下大雪了,屈山长说,山上太过寒冷,对我们的学习并无半分好处,反而会把人冻病,尤其几位上了年纪的先生,恐受不住这样的天气,于是宣布休学,让我们回家。”
“这倒也是——”王弗沈吟半晌,又道:“苏哥哥,你们读书科考,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苏轼凝望着她,似乎能看到她眼底深处的悲悯,叹了口气,说:“我不知别人,但对于我来说,曾经,读书做官,似乎就是一个目标,一个必须实现的抱负,然而一个只知做官的人,又怎能做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呢?从你身上,我学到的,不仅是别处学不到的知识,更是一种悲悯之心,我看到了这个时代的局限,也看到了更美好的可能。将来,若是我在那庙堂之上,必竭尽所能,让百姓们不再受此饥馑丶流离丶战乱之苦。”
“那很难啊!”王弗才是最明白时代局限性的人,苏轼说自己曾经只是想做官,只是一种谦逊的说法罢了,他从小熟读儒家经典,为官为民的想法,其实已经刻入骨髓,他对百姓的仁爱之心,一点不比王弗少,而且王弗有所凭恃,他只有一腔孤勇。
“那么,苏哥哥,就由你来为天下人写这篇悼文吧!”王弗此言一出,就连苏轼都吓了一跳。
“我们需要一篇时代的宣言,告诉世人生活还有另一种可能,我来告诉你该写什么,至于文采措辞和避讳,就由你自己把握吧。”王弗说得云淡风轻,脑中却在高速运转,如何改善普通百姓的生活,是她这么多年一直在努力做的,不论是煤矿的开采还是鸭绒的利用,是医学的发展还是算学的深研,都是为了开启另一个时代。
三天后,新一期的《和乐小报》以极大的篇幅登载了苏轼的文章《祭故人书》,不明真相的读者第一眼看到这标题,还以为《和乐小报》的主人家出了什么事,不然最近又没有什么名人去世,谁会在临近年关的时候登这么一篇丧气的文章?
等他们完全看过了文章,才发现,这里的“故人”,指的根本就不是人!
整篇文章大开大合,气势磅礴,从开头十二句骈俪对仗,音律工整的宣言起,将读者引导进作者的视角,跟着作者自秦皇汉武而下,延伸到未来千年,写史的句子精准而直刺要害,写幻想的句子则天马行空,充满了浪漫的诗意。而后话锋一转,将百姓们如今的生活状况写进了文章,展现社会现实的文章不是没有,只是很少有如此全面的,将许多地区和行业的人的困境,娓娓道来。行文至此,很多人都为作者的文笔喝彩,但觉得这篇文章还是立意过高,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感觉。
全篇的精华却在翻页后的第一段起首,苏轼用一句话转折,随即迅速转入科普频道,将近几年新出的几样东西一一剖析开,引导读者去看这些东西的实际价值,并断言,在各行各业,因此而产生的变革应该远不止于此,原因出在百姓的思维和当政者的思维上,人们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去接受新东西的冲击,对新鲜事物往往先抱有偏见。
文章结尾,呼吁人们把过去固有的思维抛弃掉,大
胆接受新事物,小心求证其原理,呼吁一个理性和建立在科学数据上的世界。
这篇文章对所有读者来说,最大的冲击莫过于作者在文中描述的“新世界”,无饥馑丶战乱的世界,理性和谐的世界。
文章中有一个极大的亮点:作者提出,在海边的人们,看到海船从远处驶来,先看到的一定是风帆,越来越近的时候才会看到船身,这就代表了地面并非一马平川,我们生活的世界,很可能是个球形,在海洋的另一边,或许有别的种族!——在这里,文章底下附有图画示意,而且说,日月都是球形,那么地面是球形的可能性非常大。作者还大胆猜想,海外或许有亩产千斤丶不畏旱涝的作物,或许黄金丶白银和香料,或许有珍奇的物种,以现实存在的东西同理推断,加上近些年沿海越来越远的探索发现,这种情况非常有可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