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杨絮儿楞在原地, 不敢置信地望着沈括, 她在佛前苦苦求了三年的愿望,竟然就这么轻易地实现了?
“你真的愿意放我走?”
许氏沈默不语,她知道沈括的脾气, 也知道这两人再过下去也是互相折磨, 如果杨絮儿真能同意和离, 她也是同意的。
“杨氏,成亲三年, 我在父亲墓前守孝, 闭门读书,没有管过家里的事,这是我的过错,但是, 母亲把中馈交给你,不是让你拿着沈家家产去补贴杨家的。三年以来, 大半个沈家的古董字画丶丝帛金玉等贵重物品都被你偷偷替换掉, 拿到外面当了。我念你为我爹爹守孝三年, 乃‘三不去’, 又侍奉阿娘,为我分忧解难, 我敬重你, 所以不说。现在,既然你也同意和离,这一笔笔旧账我是要和你算清楚的。”
杨氏脸上一片青红之色, 不敢直视沈括,她以前除了觉得沈括矫情,还觉得他虽然是个读书人,却喜欢玩弄奇淫技巧,没有考取功名,在外面没有名声也就罢了,在家里还一味地听从父母的安排,半分男子气概也无。可这样有气魄的沈括,她竟然在这个不合时宜的时候见到了。
“我……我……”杨氏咬着嘴唇,又哭哭啼啼起来。
“那些身外之物,就当是对你的补偿,女子的三年光阴,比男子宝贵,你回到娘家,总要有些傍身之物,才好借着资财再觅良人,所以我不仅不会追索以往失去的财物,还会多给你一万贯,但是,这话不要透露给你娘家人。”
杨氏呆呆地望着沈括,想来他也是知道的,她把沈家的东西拿去当掉之后,换来的钱都给了娘家人,自己没有存下半点钱财,如果娘家人知道与沈括和离,她立刻可以拿到一万贯,肯定会哄着她和离,然后把钱拿走,把她丢回沈家。
“杨氏,看在夫妻一场的情分上,我再劝你一句,就算是女子,也需要自己立得住,依靠旁人,终究是不长久的。”
说完之后,他就再没看杨氏一眼,扶着衣衫单薄的许氏进屋去了。
杨氏何尝不恨附在她身上吸血的娘家人,可那是她的爹爹和阿娘,哥哥弟弟们都没有功名,指望着她过活。开始她想着,沈括不愿意碰自己,不愿给她孩子,那将来就从侄子里过继两个来,反正沈括向来没什么主见,只要她坚持,他都会同意的。如果她不去接济娘家人,哥哥和弟弟凭什么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她呢?那她岂不是终生无依了?
沈括不是女人,怎么懂得女人的苦处?
但她很快又从拿着一万贯嫁给表兄的美梦中醒过来了,沈家的家底她知道,早就被掏空了,哪里来的一万贯?
此时许氏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问起了沈括。
“阿娘,您不用忧心钱财的事,待明日我到牙行去租一个宽敞点的房子,把你安顿下来。翰林医官郑为是我的旧友,他医术高明,待他得了空,我就把他请来给您看病。”
“方才你说要去拜访老师,是那年我与你父亲路过益州府,借住的王先生家吗?他们家也搬来东京了?那你昨天去拜访的是哪一家?”
沈括微笑道:“正是王先生家,阿娘,您还记得王家的十娘吗?”
许氏思索了好一会儿,才有些不确定地问:“是王先生的幼女,那个瘦瘦高高,喜欢在乡间游荡的十娘?”
“正是,她嫁给了眉山苏明允的次子苏轼,小时候也曾与我一起在王先生门下求学的,苏轼兄弟俩皆中了去年的进士,颇受欧阳公青眼,我昨天去的就是他家。这两年我与十娘互通书信,她怀孕后信件来得少了些,也忘了说王先生一家都搬来了东京,不然我昨天该先去拜访老师的。”
“正是这个理,
我还当是你失礼。这眉山苏家,我好像也听你爹爹提起过一两次,当是书香门第,培养出两个少年进士也不足为奇,十娘嫁过去,也是个好归宿。”
以往沈括与他父亲沈周沟通得更多,常常忽略了许氏的感受,沈周去世后,许氏一直郁郁寡欢,沈括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孝,打算更多地陪伴母亲,于是把苏家和王家的具体情况说了,让她病好了之后多去这两家走动走动。
沈括将许氏安抚下来,便自己去街上买了些糕点果子,顺着王弗给的地址找到了王家。虽然王家举家搬来东京,但他一走进院子,好似回到了益州府孙家庄,熟悉的人和事物渐次闪现,令他无比感动。
他和王瑾的关系很好,于是直接提了向他借钱的事,王瑾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兄弟之间还说什么借不借的!再说了,十娘没告诉你,你在我们家的生意里是有股份的啊?走,我带你去看看账本。”
“账本我又看不懂。”沈括一脸拒绝。
“怎么可能?你可是我爹爹的学生,借贷记账法不会看不懂吧?”
沈括一拍脑袋,他还以为是在外头办公事,自从学了借贷记账法后,其他人做的账在他眼里都是一团乱麻,烦人得很。是他傻了,作为借贷记账法的“发明者”,王家怎么可能用传统的记账方式?
等他看过账本后,才真是惊呆了。其实当年王弗早就和他谈过分成的事,只是他少年心性,好面子又清高,坚决不肯接受,随口说了一句“你要是给我分成就是不把我当朋友”,没想到这些年来,王弗一直坚持给他留了分成,还把他的分成又拿去投资别的产业,利滚利,连本带息,已经有一大箱子的账本了。
沈括拿着一堆房契丶地契,苦笑着摇摇头,想他们沈家为官几代,积攒下来的家产还没有他如今身家的一半多。他只知道十娘会赚钱,没想到她这么会赚钱。
“其实就算你不来要,我也早就打算把这些东西交给你了,亲兄弟明算账,关系才能长久,这些庄子丶铺子都有自己固定的运营模式,他们也只认一个叫做‘沈括’的主子,你接手过去,派些心腹去看着就行了。”
“我不善经营,若是现在拿回去,说不定三年就败个精光……”
“自己败了也听了个钱响,高兴不是?怎么着,还要当弟弟的给你做苦工?”
沈括笑了。
随后,沈括在王瑾的帮助下,重新找了条件较好的房子租下来,买了些下人,将许氏安顿下来,又找了个安全僻静的地方,把杨氏安排在那里,写信给杨氏的娘家人,让他们来接人回去。
两个月后,杨氏的娘家大哥进京,本来千不愿万不愿同意和离,待看到了沈括拿出来的五百两黄金,立刻就改了口,唾骂起杨氏来。沈括并不是休妻,对妇女很不友好的理学还只有个雏形,和离的女人再嫁不是难事,既然能够拿到真金白银,还有什么理由不同意?
杨氏表面上哭泣不止,其实心里畅快得很,沈括也不知从哪里借来这么一大笔钱财,不仅给了她一万贯,还给了她两个铺面,又拿钱出来替她打发了娘家人,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帖帖的,连杨氏都不得不疑心起,他是不是早有准备?
沈括还多留了个心眼,让杨家人签下了契书,把和离书登在了《和乐小报》上,他写的和离书都说的是自己的过错,没有说杨氏半点不好,杨家人也不懂这一行为的深层含义,能登报对他们来说还是件新奇事,自然没有拒绝。
风波渐停,沈括开始了为官生活,许氏也在王弗的调理下,身子好了很多,常常到王家苏家串门,生活也算是有滋有味。
这一年的十月,王安石调任度支判官,进京述职,向官家递交了《上仁
宗皇帝言事书》,用以阐释他的变法主张,但仁宗似乎并没有什么反应。
王弗抱着阿弃,站在月亮门下,指着天上的星星,悄声对他说:“阿弃,你看呀,这个时代最闪亮的一颗星星出现了,每个人的命运,都会随之改变。”
阿弃眨着眼,小脑袋在她胸口拱了拱,张大了嘴巴,发出困倦的声音。
“困了吗?”王弗摸了摸他头。
“夜深了,小心着凉。”苏轼从书房出来,拿了件外衣披在王弗身上,“你现在就教他观星,是不是太早了?”
“我在教他说话,教观星是你的任务。”
苏轼把阿弃接过去,阿弃扭了扭身子,在他怀里找了个舒服的角度睡着了。
看来总让苏轼给他换尿布是对的,以前阿弃并不亲近他,苏轼抱着他玩了几个月,他对苏轼的态度好多了。
“王介甫对当今朝堂的某些弊端,分析得还是很透彻的,只是,官家这些年为政谨慎,恐怕不会同意他的上书。”
“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王弗顿住,略有些惆怅地说:“苏哥哥,官家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