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宋穿之东坡妻 > 第168章

第168章

王映之没想到又一次在驿站遇到王雱一家, 上一次是她进京, 他们出京, 这一次是她归乡, 他们进京,明明选择的路线都不同, 偏偏就遇着了。

王雱坐在竈台前,双手烤着火,眼睛专注地盯着火焰,映之揉好了面, 见他进门的时候脸色苍白, 脚步虚浮,看起来像生病了,便问他:“你想吃什么?阳春面好吗?”

“嗯?嗯。”王雱心不在焉, 随便答了一句, 可能觉得不太礼貌, 又加了一句:“我才吃过,现在不是很饿。”

“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你,冬郎在东京读书, 没能随我一起回去,不然他见了你,一定会很开心。”

“他……王瑭入的哪间书院?”

“立仁书院。”

两人一时无话,王雱觉得有些尴尬,便没话找话:“好像没听说过这间书院。”

“嗯,书院很小, 主要是离家近,伯父说让他先打好基础,他很喜欢上学,毕竟呼朋唤友,可以做许多有趣的事。”

他捂着嘴咳嗽两声,不好意思地望了望映之。映之看见墙角堆着生姜,便取了来,拍了不少放到了面里。浓烈的生姜味道弥漫开来,好像小小的厨房都有了温度。

王雱想,她仍是那么善解人意,总是默默观察着他人,不多说,不多问。

“我从未去过书院,都是父亲和母亲教导的,有时候也会羡慕去了书院的表兄们。”

“学习方式不同而已,阿姐说,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所以跟从自己的内心,才是最好的选择。冬郎说过,你是他见过的学识思想最渊博的同龄人,他性格跳脱,也在羡慕你呢。啊,面煮好了——”

因为把王雱当做像王瑭一般的弟弟,她便没有过多的顾忌,直接叫了他自己来端碗,两个人坐在厨房的小桌子旁,各自吃起了面。

这碗面里放了许多生姜,味道有些独特,但吃过之后,反而觉得很香,一口面汤下肚,整个人都热乎起来,人也精神了许多。

王雱无意间看了她的袖口一眼,看到了夹在两件衣服中间的麻衣,他微微一楞,低声说:“不好意思,不知道你正在守制。”

“你说什么?”映之没听清他说什么,便直接问了,随即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耳朵,“不好意思,我耳朵不太好。”

王雱有些震惊,光看王映之平时的行为举止,根本看不出来她耳朵不好。

似是猜到了他的疑惑,映之说:“我自幼就这样,阿姐教我看别人的口型,可以大致判断出对方说的话,若是离得远了,或者我看不见你的脸,就判断不了了。”

“你是一个了不起的女子。”

“没有啊,还是阿姐最了不起,她教了我很多东西。”

王雱最近也听说了苏轼和王弗救治疾疫的事,对他们也很是佩服,当年见过王弗一面,没有深交,但从王映之和王瑭的谈话中总能听见她的名字,他都有些好奇了。

说起王弗,映之总有许多话,也不那么腼腆了,她少时性格有些怯懦,是王弗把她时时带在身边教导,让她懂得了这世上并没有那么多可怕的东西,黑夜不可怕,因为黎明终会到来;无声的沈寂不可怕,因为世界并非没有光彩;性格内向,不能长袖善舞,讨人喜爱也不可怕,因为喜欢你的人,喜欢所有的你……

地炉中的火发出毕毕剥剥的响声,风雪在窗外呼啸着,厨房里却格外温馨,少女声调温柔,像是在弹奏未名的古曲,让人不由得放下了所有戒备,想要打开内心,将烦恼全部倾诉出来。

王雱很久没有过这样的感受了。他一直都觉得莫名烦躁丶不安

丶愤怒丶忧郁,念遍了所有的佛经,也会觉得难以控制情绪,只有喝了药睡着的时候,才拥有片刻的清明澄净。

“令姐确实让人敬佩,此去东京,若是有缘,必要好好重新认识一下令姐。”

“可惜阿姐在凤翔府呢。”

“苏签判立下大功,很快就会升迁的,到时候总有机会见面。”

“啊?是吗?那就借你吉言了。”王映之看了看外头的天光,时间过得太快,她还以为只和王雱说了一两句话,却已经过了两个时辰,快到晚上了。

“时候不早了,我得回去了,小官人,你也回房吧,再晚了,恐怕你爹爹和阿娘要担心呢。”她心思纤密,竟然凭着他的一两句话猜出了困扰他的东西。

“再怎么说,父母永远是我们的父母,有什么事,记得先想一想,与他们坦诚相见,心平气和地沟通。”

“嗯,我知道了,你——”他犹豫片刻,才指着她的衣服,道:“不知这个问题是否太过冒昧,只是好奇。”

“家父去世,我是回家为他守孝的。”王映之的声调没什么变化,好似这只是一件寻常的事,就如同上街买菜一样轻松自如。

确实,她与王杰之间没有什么父女情谊,她只记得幼年在伯父丶伯母还有祖父母膝下长大,跟着隔房的哥哥姐姐们一起玩耍,好像爹爹和阿娘只是一个远方的符号,他们回来了,代表团圆,他们不回来,日子也是一样的过。

如果让她现在嚎啕大哭,或者悲痛欲绝,她无法做到。

王雱沈默一瞬,虽然不知道她为何看起来毫不伤心,却好像能够理解她一般,并不觉得她冷血无情。

“节哀顺变。”

两人各自向着自己住的地方走回去,平坦洁白的雪地上,有了两行脚印,大而稳当的那个是他,小巧玲珑的是她。

王雱回到自家住的院子,王安石正在窗下就着白雪映照的亮光读书,他沈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好似对身边的一切都毫不在乎。

“回来了?”

“嗯。”王雱受宠若惊,王安石是一个不懂得如何表达关心的人,他好像从未主动和自己打过招呼。

“我已经同你母亲商量过了,不会把小雨许配给神医之子,改日你身体好些了,带着礼物登门道歉吧。”

王雱高兴起来,不敢置信地再次求证:“真的?!”

“小雪刚才说饿了,你带她去找点吃的吧。”王安石并未回答他,但这样的回答更让他安心,好像一家人的生活又回到了正轨上,不再有任何烦扰。

王雱的心情开朗起来,话也多了不少,等着家人吃过晚饭,还和她们说了自己又遇到王映之的事。

“啊,是王家十九娘?她竟然也在?”吴氏为人周到,如果遇到了故人,定然要上门拜访一番的。

“嗯,她……父亲去世,回乡守制。”

吴氏也沈默了片刻,才道:“真可怜啊,花信年华,就这么耽搁了,也不知她有没有定下人家。”

王雱听见这话,不知道为什么,心中泛起波澜,他低着头仔细想了想,忽而自嘲似的一笑。

吴氏和王安石都没有看到他的表情,正在谈论着要送给神医的礼物,只有坐在他身边的小妹王雪看见了,她一个激灵,竟然觉得这个长年阴郁不爱笑的哥哥多了一分温柔的味道。

因为住得近,雪又终日不停,映之便受了吴氏的邀约,到她那里陪着她做女红,聊聊天。王雨和王雪偎在她身边,你一言我一语地问她问题,映之带孩子带得多,半点都不觉得厌烦,反而对她们十分和气,有问必答,还给她们讲一些小时候听王弗讲过

的童话故事。

王安石和王雱在屋子另一边读书,偶尔看她们两眼,颇觉温馨自然。王安石指出某一页数,王雱略一思索,便倒背如流,毫无阻滞。

虽然知道她很可能听不见自己背书的声音,却怀着一种期望,好像她转身望来的时候,是为了他般。每一天,都很期待她的身影出现在门口,都想要听到她如黄鹂般婉转动听的声音,他想,自己可能着了魔。

可能是他投入的关注太多,不过几天时间,连吴氏也看出了不对,特意把王雱叫到一边询问。

吴氏开门见山:“你对王家十九娘,是否动了心思?”

“是。”

“可她比你大三岁,你们又是同姓——雱儿,你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吗?”

大宋律法多数沿袭前朝,明文规定了同姓不婚,一旦被发现,要各徒两年,尤其王安石做官,如果他的儿子娶了同姓的妻子,可算得上是一桩丑闻了。

“阿娘,我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也明白您的担忧,但我还有三年时间,到时候若是还不成,您再给我安排婚事,可以吗?”

吴氏呼吸一滞,知道这个儿子的主意一向很大,就算是他的母亲,其实她也不能对他的想法产生什么影响。其实她对映之没什么意见,只是理性陈述了两人之间的不合适,没想到王雱已经仔细想过了。

“阿娘,如果阻碍我们的是血缘,那我无话可说,可临川王氏与青神王氏祖上并无渊源,我们不过是恰好同姓而已。既然阻碍了我的,是过于严苛的律法,那我就去试试,用三年的时间,改变它!”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