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军都督府原名大都督府,后改为枢密院。
这其实是红巾军,的龙凤朝廷,对大明产生影响的一个缩影。
洪武朝的五军都督府,权力之大,远远超出后世人的想象。
像是在五军都督府,改制之前的大都督府,大都督,完全就可以做到,与宰相平起平坐的地位。
而五军都督府掌管的,也不只有行军打仗。
那仅仅是都督府内,参军府这一个部门的职能,除此之外,五军都督府里还分有五军刑狱司,这主要就是负责,掌管天下各卫所中,军户的刑名之事。
也就是说,在洪武朝,军户犯法,地方各郡县是无权过问的,即便是要告,也要去五军刑狱司击鼓鸣冤。
除了这些之外,五军都督府还一手创立了屯田法。
这无异于是将整个大明的军户,同寻常百姓,完全切割了开来。
只要你是军户,大明的县令也好,督抚也罢,在法理上,对你都是无权过问的。
无论是训练还是屯田,亦或者是违法乱纪,全都是由五军都督府说了算。
权力之大,远朝历代。
良久之后,朱元璋有些沙哑的声音才从大殿里响起:“五军分掌兵事,稍有不慎,便是塌天的祸事......”
大明看似只有一百万兵马上下。
但是这每一个明军的后面,就是一个家庭。
在洪武朝,一家至少有五口人。
五军都督府手上握着的,是大明的百万大军,以及这百万大军,四百万上下的家眷!
要知道,大明现如今总人口,也不过就是五六千万上下。
这些人,可是占了大明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朱元璋长叹了口气。
朱标知道,除了五军都督府之外,朱元璋同样也害怕落下一个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恶名。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的心里,更舍不得这些老兄弟。
放眼整个五军都督府,要么是汤和这样,跟朱元璋从小玩到大的兄弟,要么就是像沐英这样,在起兵路上,被朱元璋收养的义子。
对待这些人,朱元璋总不可能像是对待胡惟庸那样,说杀便杀了。
纵然是历史上的朱元璋,杀起人来毫不眨眼。
但无论如何,朱元璋也还是个人。
那些兄弟,是真正跟着老朱一块打江山的兄弟,这是同生共死过的。
当年一无所有的时候,这些人相互之间都没有过嫌隙,现如今坐了江山了,说杀就杀了?
那可是曾经给朱重八挡过冷箭的兄弟啊!
加钱不加钱另说,就算是真的加了钱,心里说是一点都没有波澜,是不可能的。
朱元璋无奈的摆摆手道:“成了,老四他们呢?”
朱标不由得笑道:“在任先生那边呢。”
朱元璋的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了一抹疑惑:“咋又跑任先生那边去了?”
朱标笑道:“任先生那边搞出了点新玩意儿,四第他们早就说要过去瞧瞧了。”
听到有新玩意儿之后,朱元璋的心里,也好似有小猫爪子在挠一般,当即便站起身来道:“罢了,咱们也过去瞧瞧吧。”
等到朱元璋跟朱标赶到鸡鸣山上时,小院里已然聚满了人。
还没进门,朱元璋便听到小院里传出来的欢声笑语。
刚一走进小院,朱元璋便看朱棣穿着一身工匠的衣服,手里拎着一把铁锹在不断的搅拌着。
而远处的任以虚、朱棣、朱棡、朱雄英、徐妙锦他们,正在看着面前的一大滩黑乎乎的东西在搅拌着。
朱元璋疑惑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幕问道:“老五,你这是干嘛呢?”
任以虚坐在一旁赶忙说道:“老爷子,这是外面用的一种东西,叫水泥。”
“咱们村里要变法,离不开这个东西。”
朱元璋听到这么名字就彻底傻了:“水泥?”
“这到底是水啊,还是泥啊?”
任以虚在一旁笑道:“见水就变成泥。”
朱橚在一旁看着朱元璋说道:“爹,这东西只有第一次见水的时候,会变成泥。”
“然后呢?”
“等到干了之后就会变成石头。”
“哦......?!”
朱元璋猛地意识到自己听到了什么:“干了之后会变成石头?”
“对啊!”
朱橚扔下手里的铁锹,对朱棣喊道:“四哥,你过来一下帮帮忙,这玩意儿干的太慢,方才我将一块给扔进后面的炉子里去了。”
朱棣登时便跟着朱橚朝着后面的灶台跑去。
很快,朱橚便拎着一只铁桶,跑到了朱元璋的面前:“爹,大概就是这样的。”
朱元璋不敢置信的,从凉水里捡出了已经碎成一块一块的水泥。
任以虚在一旁摇了摇头道:“扔进火里温度太高了,而且拿出来之后,马上扔进水里,不碎成这样才怪。”
而后任以虚便对朱元璋介绍道:“老爷子,自然风干的水泥,可没有这么脆,而且只要是自然风干的水泥,同样不怕风吹雨淋。”
“这最多也就是还原了一下,水泥干透了之后的硬度。”
朱元璋仅仅捏了一下,便意识到了水泥的威力。
随便拿出去让那些外面的人来看,谁能认出来这玩意,是用泥巴一样的东西,给糊出来的啊!
顷刻之间,朱元璋便意识到这玩意的潜在价值。
用这玩意儿去修长城,那北元就算是把门牙给磕掉了,他们也过不了长城啊!
更重要的是这玩意儿还可以修路!
就算是大明的路,都搞得跟这石头一样脆生,那也比现在那些所谓的官道强多了!
起码不会稍稍一下雨就泥泞不堪。
整个大明的调兵速度,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届时,只需要在长安、太原、大都几地都备上一支精锐骑兵,随时都可以直接驰援长城!
不仅如此,交通一旦改善,这各地的货物流通的速度,就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看,这绝对算的上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
朱元璋一脸不敢置信的摩挲着手上的这块水泥,当即便抬头看着朱橚问道:“老五,这玩意是咋烧的?”
朱橚旋即便会意,而后笑道:“爹,这玩意简单的很。”
“就是烧瓷器的土,混了一点石灰,先生教着我们还往里面加了一些铁渣泽,先生说这样硬度能提高不少!”
朱元璋闻言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
石灰是什么自然不必说。
烧瓷器的土是什么,朱元璋还能不知道吗?
元末灾年,这种烧制瓷器的土,还有一个让朱元璋这辈子都忘不了的名字——观音土!
自元明清三朝有青花瓷以来,世人只知道这种东西叫做高岭土,是用来烧制瓷器必不可缺的东西。
但是在朱元璋的眼里,这玩意就是叫观音土!
大灾之年,多少的百姓,就是死在这观音土上面!
观音土因为不含杂质,因此少量食用确实是没有害处的,不仅没有害处,甚至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比如蒙脱石散的主要成分,就是观音土。
但是如果大量食用观音土,这些观音土会因为渗透压原理的缘故,将人体内的水分大量吸出。
这样一来,大量食用过观音土的灾民,就会感觉到口渴。
而观音土又会遇水膨胀,而后迅速膨胀,最终将人活活憋死!
一看到观音土这个东西,朱元璋就好似看到了当年在路边饿死、胀死的灾民!
不过这同样映证了另一点!
那就是这玩意大明不缺!
自南至北,几乎大明的每一个省都能找到这玩意儿!
曾几何时,这是要了多少百姓性命的东西!
现如今这玩意儿,却在任以虚的手里,真正变成了,可以惠及天下百姓东西。
一时之间,朱元璋的心里竟然有了几分沧海桑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