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以虚则是在一旁笑着说起了水泥的用处:“老爷子,咱们村里要变法,怎么可能少用得了铁。”
“没有水泥,咱们就修不了高炉,只有把高炉给竖起来,才能把生产效率给拉起来啊。”
其实炼钢这玩意,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从炉底,将预加热的热气,吹进炉子。
同时在这些热气里面,添加一部分的还原剂,将矿石里的铁元素,给还原出来。
也有一部分的技术,会在这个过程里,添加一切天然气,煤气之类,可以生成一氧化碳的气体。
但是无论如何,气体这玩意升到最高之后,就从烟囱里排出去了。
那这高炉修的越高,对于这些气体的利用就越充分,生产的效率也就越高!
看着面前的水泥,朱元璋的心里也是大受震撼。
不过很快朱元璋便想起了今天在朝上发生的事情。,赶忙拉着任以虚问到:“任先生啊,咱又碰上难事了,咱说给您听听,您帮咱拿个主意吧!”
任以虚满脸疑惑的看着朱元璋问道:“老爷子,村里还有事?”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道:“是啊,之前的时候咱都没发现。”
“您也知道,咱们村里之前不是被北面那个村子,欺负了那么多年吗?”
“但是咱总不可能一个人,就把他们一个村子的人都给撵走吧......”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话戛然而止。
不是老朱不想继续说,实在是老朱编不下去了。
老朱都不知道这个村子,已经被自己给编排成啥样了。
找俩帮忙管事的,就足足找了三百多人。
现在又有一帮,给自己打天下的老兄弟。
这得是个啥样的村子啊!
还没等朱元璋开口,任以虚吧便一脸疑惑的问道:“您要变法,结果当初帮着您撵走邻村的那些乡亲们,又碍事了?”
“哎,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道:“这当初人家都是帮着咱村里出过大力气的,咱公家每年也给他们点粮食,养着他们。”
“但是昨天您跟咱那么一说,咱就察觉出来了。”
“平时看着没多少人,没想到这一算,人还真不少。”
说罢,朱元璋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
当初以枢密院为基础,开创的这个所谓卫所制,还是刘伯温的主意。
但是当时的朱元璋,拢共地盘就是就南直隶这么大点地方。
后来战事越打越紧,也就没人操心到底有多少兵马。
就算是注意到了,朱元璋估计也不怎么在乎。
那可是乱世啊!
兵马这玩意儿还有嫌多的吗?
那可不就是越多越好吗?!
更何况,明初的兵马,那可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卒!
这么一拖,就到了现在。
但是这么盘算下来,即便是长城以南的大明,也就是刚刚过了不到三五年的太平日子。
现在朱元璋就这么大张旗鼓的,把这些老兄弟给收拾了。
说实话,朱元璋自己都觉得有点,卸磨杀驴的意思了。
任以虚不由得苦笑道:“老爷子,兵不贵多而贵精啊。”
听到任以虚的话,朱元璋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良久之后,才看着任以虚一脸严肃的问道:“那,要是又多又精呢?”
任以虚:“呃......”
又多又精?
咋着,村里养了一支特战队啊!
任以虚不知道,眼下他所在的这个“村子”里养的那些兵马,相较于同时期其他的兵马,说是特战队一点也不为过!
“那您考虑过没有,养这么一支兵马要花多少粮食?”
朱元璋抬头看着任以虚小声道:“那,那要是用村里乡亲们的米呢?”
说实话,朱元璋多想从任以虚的嘴里听到一句“这样就挺好,不用改了”的话。
这样老朱也就不用纠结了。
只可惜,老爷子今天说的话,在任以虚听来越听越像是抬杠。
任以虚还不由得仔细想了一下,最终还是确定了,这老头就是再抬杠!
这村里养的打手一个个的都是喝露水的不成?
不吃米一个个还贼能打?
是不是这些人都姓高叫高达啊!
高达也得喝汽油不是?
现在油价都什么样了!
那不比粮食贵多了!
不过这倒也勉强说得通,这个村子想必是南征明军的一支遗民。
想必在村里也遗留了,比较完整的卫所制。
老爷子把北面的村子撵走之后,想必是最后也没找到什么更好的法子,就把老祖宗的卫所制给捡起来了。
任以虚无奈的苦笑道:“老爷子,村里让您这么一搞,这不就真是梦回大明了吗?”
朱元璋听到任以虚提起“大明”登时便连连点头道:“对啊,您就当是大明的卫所!”
任以虚无奈的苦笑道:“那您的打算是什么?”
“还真就让他们这么世袭罔替下去?”
朱元璋梗了梗脖子问道:“对啊,不然呢?”
大明开国以来,朱元璋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卫所制了。
其实,朱元璋对于前唐的府兵制,也并不是全盘接受。
朱元璋曾经跟刘伯温也认真的分析过,为什么前唐这么好的府兵制,最后会彻底的形同虚设,最后甚至被停废了。
最终还是让这两人找到了一些原因。
其中最直接的就是,那就是因为府兵制的兵员,是要自备马匹、武器这些东西的。
初唐时,朝廷有钱,兵员战死之后,家人可以获得一大笔的抚恤金,这样一来,唐军自然是各个悍不畏死。
但是经年累月的大战下来,大唐的库房里也没有余粮啊!
随着抚恤金逐渐拖欠,后面干脆就开始玩起了跳水,府兵的战斗力自然是锐减。
最为关键的是,府兵制到了后期不只是兵穷,连将也穷!
而且最为要命的就是,初唐时期,正好是庶族士大夫,跟士族士大夫,斗争最为激烈的时候。
这个时候,两方的眼睛都擦得锃亮,相互内卷。
这样一卷,就搞得这些府兵的将领们,不敢明目张胆的喝兵血。
但是这些府兵制的将领们,头脑还是有的,毕竟是百战余生的人,没点心眼是不可能的。
这些人很快便发现了一个“发财”的路子,那就是那些阵亡将士的兵器。
毕竟一场大战打下来,兵器丢的到处都是,而且主人都战死了,谁知道这兵器、战马是谁的?
起先时,这些兵器、马匹,也就全都交给这些将领们支配,倒也没人注意。
而后便有缺德的将领,逐渐发现了,好像打败仗,自己得到的好处,比打赢了,得的好处还要多啊!
最好是惨胜!
朝廷既能给自己点封赏,自己捡回来的兵器、战马也多。
如果仅仅是这样,倒也还没什么。
你自己缺德就算了,但是这些兵器、战马,得套现,才能变成真正的好处啊!
这就不得不说,这个府兵制最为完美的一点了,那就是需要自备战马跟武器。
这些被捡回来的兵器、马匹,重新卖给新兵不就完了?
这不就是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吗?
因此,将领们的笑声逐渐狰狞了起来,一度出现了不少,为了战死,而战斗的战斗。
关键是下面的兵员也不傻,我辛辛苦苦过来替朝廷戌边,想着找长官买点兵器,结果买到手的竟然,是自家二大爷的遗物。
换成谁是新兵,心里也不好受啊!
最关键的是,你这指挥水平,也不像是想让我们活着回去的样子啊!
因此在武周后期,到开元初年,正式废止府兵制。
这一段时间里,府军每逢大战,必会出现的经典画面。
那就是将领们一个个的都不怕死,嗷嗷的让大头兵往上冲。
身后的大头兵,一个个跟看傻子一样的,看着自己的长官。
到后来,干脆直接带着家当逃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