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影业的会议室中,一片庄严肃穆。墙上挂着民国风格的简洁钟表,时针指向八点正,天光尚未大亮,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仿佛敲打着这片忙碌城市的命脉。沈洛端坐主位,身穿深色中山装,挺拔的身姿与眉宇间的锋芒,令整个会议室的气氛更加紧张。他的右手指节轻敲桌面,节奏缓慢却带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威严。
“各位,”沈洛的声音低沉有力,“近期日军的文化渗透愈发肆无忌惮,而顾家与他们的联手已不再遮掩。若再任由他们步步进逼,上海滩的文化市场将沦为他们的宣传工具。对此,我们必须反击。”
他一边说,一边扫视在座众人。张铭吉坐在最靠近他的位置,低头记录着关键点;吴兆卿斜倚椅背,目光微眯,似在权衡利弊;而江雪则坐得笔直,双手交叠在膝上,目光灼灼地注视着沈洛,显然早已料到他的决断。
“沈先生,”张铭吉抬头推了推眼镜,语气谨慎,“若直接对抗,势必引发反击。顾家的手段我们都清楚,他们会利用黑帮势力以及媒体资源反扑,甚至可能牵连到沈家其他产业。”
沈洛点了点头,目光转向窗外,“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简单应对,而是要将舆论战场转化为我们的武器。”他的语气渐渐凌厉,“我决定拍摄一部揭露日军暴行的纪录片,剖开他们隐藏在文化渗透背后的真实面目。”
会议室瞬间静默,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片刻。这样的决定无疑是一场豪赌,一旦失败,不仅是沈氏影业,甚至沈家的声誉和地位都可能受到致命打击。
“沈先生,这部纪录片的内容和资金来源呢?”江雪的声音在沉默中响起,她语气淡然,但目光却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沈洛微微一笑,似乎早就料到她会问此事,“内容方面,我希望以日军在东北地区的种种暴行为切入点。真实的血泪事实比任何艺术作品都更能触动人心。资金上——”他略作停顿,将目光转向江雪,“江小姐愿意成为我们的支持者吗?”
江雪微微扬起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当然。我一直都相信沈先生的眼光。资金不是问题,只是——”她话锋一转,眼神微挑,“这部纪录片所需的素材,可不像一般的电影剧本那样容易获取。”
沈洛迎上她的目光,目光沉静如深潭,“正是因为难得,才显得真实而有力。我需要的是日军最隐秘的罪证,越直接、越残酷,越能引起轰动。”
江雪靠在椅背上,轻轻叩了叩桌面,“既如此,我倒有一位线人可供利用。他在日本领事馆里有些渠道,或许能挖到些有用的东西。”
“好。”沈洛的眼神里闪过一丝锐利,“如果这条线索能提供足够的证据,我会以最快速度展开拍摄工作。不过,我们需要为此做两手准备。第一,要确保素材来源绝对隐秘,不能让顾家或日本人察觉;第二——”他目光扫过全场,“我们需要一部能够迅速打动观众的剧本。”
张铭吉点头应道:“我会安排最好的编剧和团队,争取一周内完成初稿。”
“很好。”沈洛满意地点点头,“时间就是我们的武器。顾俊那边不会闲着,我们必须先发制人,让他们措手不及。”
会议结束后,沈洛与江雪一同步出会议室,外面的小雨已经停歇,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清香。江雪撑起一把雕花油纸伞,与沈洛并肩而行。
“沈先生,你这次选择如此冒险的题材,不怕触怒某些人吗?”江雪轻声问道,语气中透着几分探究。
“江小姐,”沈洛微微一笑,眼底却掠过一丝寒意,“从我重生那一刻起,我便知道,这条路注定充满荆棘。日军的暴行是事实,顾俊不过是他们的一条狗。若不将这些人的伎俩公开,我们在上海滩的电影产业便难以真正站稳脚跟。”
江雪听罢,轻轻点了点头,目光流转间似有一抹佩服,“沈先生的魄力让我更加确信,这笔投资值得。”
沈洛淡然一笑,目光深远,“江小姐,我们这一代人注定活在动荡的时代里。若不为后人留下些值得铭记的东西,岂不枉为这片土地的子民?”
雨后初晴,霞光洒在两人身后,仿佛为这个计划蒙上了一层注定成功的光辉。然而,远处顾家大宅内,一道冷厉的目光正透过厚重窗帘注视着他们,顾俊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顿,嘴角勾起一丝冷笑,“沈洛,你以为你能赢?”
夜幕如浓墨,笼罩下的上海滩依旧繁华,却掩不住暗流汹涌。顾家的娱乐场所灯火辉煌,觥筹交错声在夜风中若隐若现,而深藏其中的秘密,则是沈洛一举破局的关键所在。
沈洛立于窗前,远眺外滩,思绪缜密如针线穿梭。他转身对身后的几名手下低声吩咐:“此行务必谨慎,务必隐匿身份,哪怕暴露一丝,也难以全身而退。”他目光沉沉,扫过每个人的脸庞,最终定格在张铭吉身上,“一旦成功,立刻撤退,不得恋战。切记,目标是证据,其他无关的东西,不必冒险。”
张铭吉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担忧:“顾俊的手段阴险狡诈,娱乐场所内定有日军暗哨,这次行动——”
“无需多言,我自有后续安排。”沈洛截断他的话语,语气虽轻却不容置疑,“带上信得过的人,若有闪失,你我都担不起这个后果。”
夜深,顾家名下的“天香堂”渐渐人声稀疏,却是另一番景象的开场。
张铭吉带着两名下属,换上普通工人的衣装,从偏门潜入后院。他们身形隐藏在黑暗中,脚步轻缓,避开巡逻的护卫,逐步逼近目标。后院内灯光昏黄,几个日军官员正聚在一起喝酒畅谈,语调高昂,夹杂着几句生硬的中文。
张铭吉屏息静听,那些只言片语虽零散,却提及“计划”“文化传播”等关键词汇。他用手势示意队员分散,自己则缓缓挪到一处堆满账册与文件的房间前。他心中清楚,这些东西很可能藏有秘密,但守在门外的两个保镖让他举步维艰。
正踌躇间,一声轻响从远处传来,吸引了守卫的注意。趁此机会,张铭吉迅速闪入房间,翻阅那些散乱的纸张。一份标注有“秘密”字样的文件映入眼帘,上面详细列出了日军在上海推进“文化渗透计划”的各项安排,包括扶持亲日媒体、资助文艺作品以及对部分艺人进行收买等具体内容。
张铭吉心头一震,手指微微颤抖。这份文件的分量,足以让沈洛在顾俊面前掀翻棋局。
然而,危险却在悄然逼近。
一个守卫在巡逻时,发现门锁有异,警觉地推开房门。张铭吉迅速将文件藏入衣内,低头假装整理物品。那守卫目光如鹰,迟疑片刻后冷声道:“你是谁?为何会在此处?”
张铭吉佯作镇定,答道:“账房先生叫我来找账册,怎知走错了地方。”他边说边不动声色地靠近门口,准备伺机逃离。
守卫显然存疑,上前一步,忽地抽出腰间的短刀:“账房何时用过外人?来人——”
话音未落,暗中一道黑影迅速袭来,将守卫击晕。张铭吉回头,见是同伴赶来解围,急忙道谢,却不敢耽搁,匆匆离开房间。
此时,另一边的队员却已露出马脚。一个下属因脚步匆忙,踩到一块松动的地板,发出一声闷响,引来几名巡逻兵的围堵。他虽然奋力挣脱,但已引起大范围的搜查。
整个后院顿时喧哗起来,灯火齐亮,顾俊的手下大声喝令:“快搜!有内奸混进来了!”
张铭吉等人被迫改变撤离路线,向侧门移动。
就在他们即将翻墙而出时,顾俊已带人追来。他站在一盏昏黄的路灯下,目光如鹰般锐利,冷笑道:“藏头露尾,倒让我看看,谁胆敢触犯顾家的威严。”
张铭吉屏住呼吸,不敢轻举妄动。他余光扫过墙外,发现沈洛派来的接应早已潜伏在那里。他强压住心头的紧张,低声对队员说:“听我指令,分头撤离,尽可能扰乱追兵。”
话音未落,他率先翻身跃出,脚尖点地便朝暗巷奔去。其他两名队员则分别朝不同方向散开,成功吸引了顾俊手下的注意。
巷子深处,接应的人迅速迎上来,将张铭吉拉入一辆暗色轿车。车门关上那一刻,他才重重吐出一口气,抹去额头的冷汗。
沈洛的书房内,灯火通明。
张铭吉将文件呈上,语气激动:“少爷,这是一份日军与顾家暗中联络的计划书,内容触目惊心。他们试图通过文化入侵,控制上海滩的舆论和娱乐产业。”
沈洛翻开文件,眼神如电,越看眉头皱得越紧。良久,他合上文件,冷冷一笑:“顾俊果然与日军勾结,只不过,他们的野心比我想象的更大。既然他们想借文化渗透占据上海,我便要从这里斩断他们的野心。”
张铭吉忍不住问道:“少爷,接下来我们如何应对?”
沈洛微微一笑,目光深远:“这只是开始。顾俊以为他的手段无人察觉,但他不知道,所有棋子已被我尽收眼底。现在,是时候让他们尝尝反击的滋味了。”
说罢,他将文件收起,转身走向地图前,手指轻轻在几个地点上划过。窗外月光透过纱帘洒在他挺拔的身影上,宛若一把出鞘的利刃,冷而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