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沉沉,上海滩的街巷中,电车叮当作响,洋楼窗户里透出的灯光与路边的煤油灯交织成片。沈洛端坐在沈氏影业的办公室内,书桌上铺满了从日军手中截获的文件。文件纸张泛黄,但内容却震撼无比——关于日军如何以文化为渗透手段,试图通过电影、报刊等渠道影响上海滩民众思想的详细计划一览无遗。
沈洛翻阅着其中一份文件,指尖轻轻敲击桌面。他的目光冰冷而深邃,唇角微微扬起,仿佛早已看透了顾俊与日军的龌龊勾当。站在一旁的张铭吉小心翼翼地问道:“少爷,这些材料真要公开吗?顾俊和那些收钱的媒体必定会拼命反扑。”
“反扑?”沈洛低声一笑,目光似刀,“正因如此,我才必须抢占先机。我们不能再让舆论场被他们控制,否则真相就会被掩盖,变成一场荒谬的闹剧。”他的手在文件上轻轻一压,随即转头看向张铭吉,“去联系几家我们信得过的媒体,把这份材料分发给他们,但重点内容由我们自己掌控,新闻稿必须以‘沈氏影业’的名义首发。”
张铭吉应声领命,匆匆离去。
翌日清晨,沈氏影业的官方报刊《新声》率先刊出一篇长篇报道,标题醒目刺眼——“日军文化渗透上海的真相”。报道详尽地揭露了日军通过投资电影公司、控制报刊内容、资助文学刊物的手段,妄图影响上海文化界的内幕。配图上,一份日军军部的文件盖章清晰,触目惊心。
文章刊出后不到一小时,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不少上海市民拿着报纸三三两两围在一起,神色或震惊或愤怒。那些习惯了顾家控制的媒体,也不得不正视这条爆炸性新闻,部分报社甚至在未收到命令前便转发了此消息。
与此同时,沈洛与苏珈婉的联手更进一步巩固了这场舆论战的主导权。苏珈婉借着自己的明星影响力,在公众面前发声,她以电影人的身份痛斥外部势力对中国文化的侵蚀,呼吁民众警惕,赢得了无数支持。
但顾俊岂是坐以待毙之人?当天中午,顾家控制的几家报纸纷纷刊登文章,试图将矛头指向沈洛,称他“故意捏造事实”“恶意中伤顾家”,更宣称沈氏影业是在借舆论炒作自己。这些文章措辞严厉,配上了夸张的假图片,试图转移大众视线。
“顾俊这条老狐狸,果然按捺不住了。”沈洛站在窗前,注视着楼下川流不息的人群,嘴角泛起一抹冷笑。他回过身,对一旁的江雪说道:“我们早就知道他会反扑,接下来的局,才是真正的较量。”
“你已经安排好了吧?”江雪眼波流转,语气透着几分好奇。
“当然。”沈洛的目光透着决绝,“媒体的舆论反击只是表面,我们要的,是让顾家与日军的交易彻底曝光,逼他们自乱阵脚。”
当日下午三点,《新声》发布了第二篇报道,这次不再是泛泛的揭露,而是点名道姓地列出顾家与日军之间的经济往来记录,以及几名日本高层在顾氏产业内的影子股东。这些证据直接将矛头对准顾俊,上海滩一片哗然。
“顾家居然与日军合作?”“难怪顾家的势力最近扩张得这么快,原来背后有鬼!”街头巷尾的议论声愈发高涨。
顾俊的别墅中,他怒气冲冲地将报纸摔在地上,手指颤抖地指向一旁的手下:“废物!连沈洛的动作都查不清楚,让我们被打得措手不及!”
“少爷,沈洛这次显然有备而来,我们恐怕要另想对策……”手下战战兢兢地回答。
顾俊的目光阴沉下来,猛然转头对身边另一人吩咐道:“去联系那几家媒体,马上造谣沈洛勾结洋人,污蔑他的清白!”
然而,这一招却未能生效。沈洛早已预料到顾俊会暗中运作,于是提前派人控制了这些消息的传播渠道,将所有谣言一一拦截,并通过自己的媒体网络加以澄清。更甚者,他还在《新声》刊发了自己对文化侵略的深刻剖析,文章情真意切,字字句句引人共鸣。
这场舆论战最终以顾家的节节败退告终。日军的一些计划被彻底暴露,不得不暂时收手,而顾俊的声誉也在公众心中跌入谷底。他的产业链遭到当局的严密调查,多个关键环节被迫中止。
夜晚降临,沈洛站在办公室的阳台上,目光凝视远处灯火通明的城市。他手中拿着一杯红酒,脸上却没有丝毫得意之色。
苏珈婉轻步走到他身后,轻声说道:“今天的胜利,你是上海滩唯一的赢家。”
“赢?”沈洛轻轻摇头,“这只是开始。日军不会轻易放弃,顾俊也不会就此罢休。我们能做的,就是每一步都走得更稳,让他们再无可趁之机。”
苏珈婉没有再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他身旁,仿佛用无声的支持告诉他,接下来的路,无论多难,她都会与他并肩而行。
上海滩的夜,仍然笼罩在阴云之中,但沈洛的目光,却如晨曦般明亮且坚定。
夜幕低垂,上海滩笼罩在一片迷离的灯光之中,黄浦江上的汽笛声断断续续,仿佛在诉说着城市暗涌的躁动。在这风平浪静的表象之下,一场波澜即将悄然展开。
沈洛站在办公桌前,窗外的霓虹映入室内,淡淡的光影勾勒出他深邃的轮廓。他的手指轻敲桌面,节奏匀称,眼神冷峻而沉稳。张铭吉站在一旁,神色紧张地汇报:“少爷,顾俊最近的动作愈发频繁。他手下的黑帮打手开始在我们几个秘密联络点附近活动,可能已经察觉到些许端倪。”
沈洛缓缓转身,眼眸中的寒意如凛冬般刺骨:“具体是哪几个点?”
张铭吉递上一份密报,低声说道:“虹口的仓库、法租界的那个茶楼,还有南市的剧院后台,可能都暴露了。”
沈洛接过密报,目光迅速掠过纸面,脑中已飞快地运转。他轻轻地叹了口气,语气却笃定:“既然顾俊已经察觉,那就不能再犹豫。立即启动第二套预案,将所有地下工作点全面转移,清除一切痕迹。务必做到滴水不漏。”
张铭吉点头应声,随即快步离去。房间里再次陷入寂静,唯有墙上挂钟的“滴答”声在跳动着时间的紧迫。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顾府书房中,顾俊端坐在皮椅上,指尖夹着一根雪茄,袅袅烟雾盘旋而上。他面前站着一名身着深色风衣的男子,神情恭敬,语气低沉:“少爷,沈洛确实不简单。他在明面上的电影公司不过是掩护,背地里还有一张复杂的地下网络,运作得极为隐秘。不过,我们已经掌握了部分线索。”
顾俊眼中闪过一抹狠色,唇角微微上扬:“很好。沈洛这人,看似文质彬彬,实则处处藏针。他的这些秘密网络,正是他最大的软肋。只要一击即中,沈洛的事业就将彻底崩塌。”
风衣男子继续说道:“但沈洛的防范措施很严密。要想一网打尽,必须小心筹划。”
顾俊掐灭雪茄,手掌用力一拍桌面,沉声道:“调动所有人手,务必要在他反应过来之前动手。我不需要一个有机会还手的对手!”
当夜,沈洛紧急召集核心团队进行部署。张铭吉、江雪以及几位可靠的联络人纷纷赶来,他们坐在沈氏影业的地下会议室里,空气中弥漫着肃杀的气氛。
沈洛环视众人,语气平静却充满力量:“各位,顾俊已经开始盯上我们。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今天晚上起,所有地下工作点必须迅速撤离,所有与我有关的档案、信件、资金流向,一律清理。我们将以最快速度建立新的联络点,同时启动更严密的防护措施。”
江雪略带担忧地问:“沈总,如果我们全部转移,短期内恐怕无法恢复原有的联络效率,会不会影响到下一步的计划?”
沈洛微微一笑,神色自若:“效率可以慢慢恢复,但只要我们人和核心资源还在,就没有什么是不可弥补的。顾俊以为可以利用速度优势压倒我们,却不知道,他每走一步,我都已先算十步。”
张铭吉沉声说道:“沈总,转移工作已经安排下去了。不过,有几个联络点的物资较多,恐怕需要更多时间。”
“没关系,我亲自去盯。”沈洛果断地说道。他目光炯炯有神,透出令人信服的力量,“今晚的行动,绝不允许任何纰漏。”
深夜时分,虹口的一处仓库中,转移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工人们小心翼翼地搬运箱子,沈洛站在一旁,目光如炬。他一面监督,一面偶尔与张铭吉低语,确保每个细节都在掌控之中。
忽然,远处传来几声微弱的脚步声。沈洛立刻抬起手,示意所有人停下动作。仓库内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屏住呼吸,紧张地看向门口。
一名探子匆匆赶来,低声汇报:“沈总,顾家的人来了,就在五百米外。看样子,他们正朝这里靠近。”
沈洛眉头微皱,但很快恢复镇定。他轻声说道:“继续转移,不可慌乱。张铭吉,带一队人从侧门撤离,将大部分物资转移到备用点。剩下的人留在这里掩护,必要时采取障眼法。”
“是!”张铭吉立刻行动起来。
不到十分钟,侧门方向已完全清理干净。而就在此时,顾俊的手下已经抵达仓库外围。几个黑帮打手试图强行闯入,却发现仓库内空空荡荡,除了几箱用作伪装的普通货物外,什么也没有。
风衣男子恼怒地踢了一脚木箱,转头向站在外面的顾俊报告:“少爷,人早已撤走,看来我们被戏弄了。”
顾俊冷笑一声,脸上的怒意不加掩饰:“沈洛倒是机警,竟能预判到我的动作。不过,猫捉老鼠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黎明时分,沈洛回到办公室,疲惫之色掠过眉间,但眼神依旧坚定。江雪走进来,将一杯热茶递给他:“沈总,这一夜辛苦了。所幸我们及时应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沈洛微微点头,语气低沉却充满决心:“顾俊想要一举摧毁我们,只能说明他已经走投无路。他这一次失算,下一次只会更加疯狂。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反击。”
他端起茶杯,望着窗外初升的朝阳,语气坚定而充满力量:“这一局,我们必须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