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药回来后宋恒休息了半日,第二天照旧开门坐诊。早上来的病人中有一位很特殊,因为家里发生火灾,从火场急忙逃出后心里一直很慌张,怎么也定不下心。宋恒检查病人时发现病人身上还有几个烫伤水泡。
宋恒当即想到以前用过的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上次用是因为病人感冒后睡在火炕上闷汗,结果汗出后却受惊发狂,夜里睡觉也不能睡,家里人都以为是遇到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来回折腾了好几天却并无起色。来找宋恒时宋恒判定病人是因为体内津液丧失的太严重引起的里阳外泻,而阳气轻浮上冲头部,从而造成惊狂、起卧不安严重焦虑等问题。
当时用的药是:桂枝三钱、炙甘草二钱、生姜三片、牡蛎五钱、龙骨四钱、红枣十个、常山苗三钱(原方用蜀山,但蜀漆烧过的烟有毒,多用常山苗替代)。煮药时先煮常山苗(十二碗水煮至十碗),再煮其他药,煮至三碗,每次服用一碗。
而这位病人是因为从火场逃跑,本身就受到惊吓再加高温烘烤,体内的津液到皮肤表面后未变成汗流出就已经成为水泡,另一部分堵在中焦,化生为痰。
处方中桂枝药力走肌肉,达皮表;龙骨牡蛎或其他金石类药在煮之前需要打成小块,这样才能煮透。这两种药味咸,而咸味能软坚能利水,其软坚作用多用于治疗肿块肿瘤;而利水在此能够收敛水泡,并且因其质量较重,能将上浮的阳气压下,道理如同金石矿物类的药能够镇定心神。因此会有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蜀漆本身有很强的去痰作用,能将在火场吸进体内的有害杂质随痰一起排出。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被誉为烫伤第一方,烫伤烧伤疼痛难耐或灸疮疼热皆有效。
此外宋恒还给了病人用以治疗水泡的外敷药,以硫磺、大黄和水菖蒲打粉后混合麻油使用。菖蒲能利皮表水泡的水,治烫伤水泡不利水的话水挺留太久,内层皮肤溃烂,以后会留疤痕。若水泡已经破裂流脓,这脓在中医上就归为湿,加白术祛湿;若已发炎需要用寒凉的药去热,可以用黄芩。
中医在治疗伤口发炎化脓时的想法是改变伤口处环境,使之变得干燥,水生万物当然也生细菌病毒,变干燥后引起发炎化脓的病毒就没有了生存的必要条件,这样才能治愈伤口。比如用以治疗中耳炎耳朵化脓或鼻窦炎化脓的麝香矾石散。矾石就是干燥剂,能吸收湿,麝香为开关通窍要药,能通利九窍,在病邪深入,内则阻碍经络外则闭塞诸窍,此时就必须要用麝香?麝香无孔不入,能助矾石进入很细微的地方祛湿,以达到彻底根除化脓的作用。使用时以麝香2:矾石98的比例进行混合,用喷管喷到化脓位置。
除了麝香矾石散,麝香组成的其他药治还有头痛目眩、四肢倦怠、睡卧不安的麝香天麻丸以及治疗背疮疔疮的麝香蟾酥丸。
接下来再说说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多用于表症未解而误下,也就是病人还有感冒发烧等太阳表证,不慎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或医生误开了攻下的药,致使表邪下陷进去少阳(三焦淋巴系统)。三焦系统与心包为表里,病人会有胸部胀满、惊慌烦躁等症状;黄帝内经中讲三焦“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负责运送人体内的水分,现在表邪存在于三焦中,会造成小便不通畅,并伴随胡言乱语、身体沉重等问题。
此病多发生在平时身体就虚弱的人身上,因被误下,体内阴虚但津液无法自回。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共十一味药,在经方中属于种类很多的药方了,经方注重“药简力专”,药用的种类越少,越能专注于某一个病情,痊愈的也会更快(比如用于急救的通脉四逆汤只有三味药)。
十一种药分别是:生半夏、红枣、柴胡、生姜、人参、龙骨、牡蛎、桂枝、茯苓、大黄、铅丹(可用茯神替代,不用铅丹也可)。剂量上半夏用二到三钱,大枣六个,柴胡四钱,大黄两钱以外,其余药都可用等量一钱半即可。
因胸部属三焦系统,用柴胡时取其根部入药,确切来说是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的部分,是少阳的主药。柴胡将桂枝的药力带到胸部,桂枝加强心脏力量将胸部的胀满向下导;龙骨牡蛎和铅丹密度大,有着定神的作用,但铅丹如今很少用且有小毒,可用同样能安神的茯神替代;病人胡言乱语的原因和大承气汤一样,因宿便堵塞,肠中的浊气冲破横隔到达头部,用大黄攻下去谵语(胡言乱语);人参红枣生姜用以补充被误下后丧失的津液;因水都集中在胸部,以半夏去水茯苓将水从小便排出。此外病人若有口中发苦,这是胆汁反逆,可加黄芩,黄芩色黄微绿,味苦性平,能去肝胆小肠的湿热。
煮的时候先煮除大黄以外的药,八碗水煮至四碗,这时再下大黄,稍微煮一下就好不需多煮,每次服用一碗。
大黄这味药味苦性寒,又称川军,药力很强,能去大小肠的实热(三种承气汤都有大黄就是这个原因)。大黄炮制时洗干净用水浸泡一小时后捞出沥干水分切片,晒干或烘干即可;还有一种熟大黄,用大黄片在酒中浸泡后上锅蒸到发黑,停火后闷一夜,冷却后晒干可得。熟大黄经过加工味淡质轻,能上清头目(如眼睛红肿)。
大黄黄芩还有个很好用的地方,就是牙龈肿痛,虽然不是大病但却非常折磨病人,使用时用纱布将大黄黄芩黄连包起来,像茶叶一样泡着喝,或者用热水反复的浇,几次后拧这个药包,收集汁液,一个药包能重复三四次,然后喝拧下的汁,会非常苦但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