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大宋悍臣 > 第3章 他说的全是我的词啊!

晏殊自顾自的倒起酒来,询问宋煊喝不喝。

  宋煊摇摇头表示不喝,招手叫来一个闲汉,让他去自己的饮子店买些凉浆来喝。

  “此等美味的烹饪手法竟然出自一个乞丐之手,我还是不怎么相信呐。”

  晏殊饮酒之后轻微摇头。

  他总觉得眼前这个少年人很是不一般,于是主动询问:

  “还不知十二哥姓名。”

  “小子宋煊,家住勒马镇,这位是俺的同窗好友张方平,也是本地人,俺们就读于宋氏私塾,准备一个月后考取应天府书院,去那里读书。”

  宋绶一脸惊疑的瞧着二人,他更早在此地为官,张方平的名字他是晓得的。

  此子过目不忘,又聪明绝顶,真乃天下奇才。

  一年前他就写信邀请张方平进入应天府学院学习,但是被张方平拒绝了,并且给出了要辅佐宋煊学习的回信。

  张方平如此好苗子竟然放弃了入学,宋绶当然要了解宋煊是什么样的人,竟然愿意让如此天才辅导他。

  然后宋绶就得知了宋煊以前也是个神童。

  可惜被家里人给耽搁了。

  如此一来又自甘堕落,整日飞马走兽的,对于读书丝毫不上心。

  愿不得方才观他钓鱼以及用刀如此熟练呐。

  “这个宋煊当真是不思进取,自甘堕落。”

  宋绶在心中暗暗评价,但并没有说出来拆台,以免坏了好友的游玩雅趣。

  晏殊连连颔首,倒是挺知道上进的,但应天府学院不是那么好考的。

  可他初来乍到,也没想着要提点一二后辈,只是默默的饮酒。

  晏殊知道针对自己的报复还没有结束,这个时候与自己扯上关系,难免会受到牵连。

  刘太后可不像是个短命鬼。

  再加上晏殊是曾经太子府邸出身,更加了解当今天子的性子,他是不可能反抗刘太后的。

  没过一会闲汉便提着凉浆回来。

  宋煊排出九枚铜钱当作赏钱。

  闲汉连连道谢,拿着钱和属于自己的那杯凉浆去一旁候着。

  宋十二郎一点也不小气,要是伺候好了,还会有活找你的。

  热风乍起,晏殊也解开了衣衫,端着酒杯,诗兴大发: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宋绶面露欣喜,晏殊又做新词了。

  张方平也颇为激动的听着。

  他虽然聪慧且过目不忘,但是在诗词这一方面上是不擅长的。

  宋煊也点点头,听着有点耳熟,以前考试应该背过。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打了个酒嗝,端着酒杯指着宋煊呵呵一笑。

  宋煊默契的歪头伸手指着晏殊,脑子犹如闪电划过,立马就想起来了下一句,当即附和道:

  “似曾相识燕归来,对不对?”

  晏殊当即愣在原地。

  这句他刚有腹稿,打个酒嗝中断了一下。

  就被宋煊给说出来了?

  晏殊瞧着呆愣的宋绶,腹诽道:

  “他说的全是我的词啊!”

  宋绶也呆愣在原地。

  他可以肯定这是晏殊的新词。

  宋煊这小子怎么给胡乱接茬,打乱了思绪?

  可是宋绶也是类似神童的经历,十五岁就得到宋真宗的召见,十七岁就通过考试被赐予同进士的猛人。

  听到宋煊给晏殊接茬的这句似曾相识燕归来,他仔细一分析。

  “当真是妙啊!”

  晏殊脸上有些挂不住,可宋绶依旧不紧不慢的开口:

  “妙在对仗工整,为天然奇偶句。

  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

  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

  宋绶说完后,一时间揪着胡须呆愣在原地。

  难不成宋煊是神童自甘堕落的传言是假的,这些年他懂得藏拙了?

  寻常人谁能一瞬间对出来?

  张方平本以为见证的是现场的新诗,结果未曾想是前人的旧诗,遂收起了方才的激动的情绪。

  也是,哪有那么多人跟李太白一样。

  喝点酒就止不住的往外吐才华,让人接都接不住。

  “十二哥,后面呢?”

  听到张方平的询问,宋煊两手一摊:

  “后面的俺忘了。”

  “哈哈哈。”

  张方平大笑起来。

  他了解宋煊的记性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许多事他都懒得记。

  但是作为创作者的晏殊心里不得劲了。

  他很确信自己才刚想好的腹稿。

  绝对没有人知道!

  宋煊此子是如何知晓的?

  莫不是他靠着我方才说的上句,竟然毫不迟疑在短时间内就对出了下句。

  那他岂不是天才?

  尤其是这种诗词又不是算学或者计谋,两个人怎么可能会想到相同的一句去!

  晏殊放下手中的酒杯,看着宋煊道:

  “十二哥,这句诗词你是从何处听来的?”

  宋煊听到眼前的中年文士如此询问,他眼里露出疑色。

  这首词是谁写的他早忘了。

  但是那么多年的学生生涯,让他不自觉的就能从别人嘴里说出诗词的上句对出下句,属于中国人独特的浪漫了。

  毕竟还有好多古诗词。

  因为不够出彩上不了语文课本。

  许多诗词你要让我背整首,那是有点为难人了!

  但是拽一两句,那还是完全没问题的。

  “俺脑子里直接蹦出来了。”

  宋煊放下手中的凉浆,满脸疑惑的询问:

  “难不成相公也不记得下一句了?”

  晏殊一口气憋回去了。

  听听说的是人话吗?

  下一句结尾我还没想好,就被你小子给打断了。

  “小子,你很会作诗?”

  听到晏殊的询问,宋煊轻轻摆手:

  “俺不会作诗。”

  “俺不信。”

  张方平吐了口鱼刺拆台。

  他觉得十二哥总是过于谦虚。

  宋绶瞧着昔日神童晏殊吃瘪,确认他再怎么想下句,也不会比宋煊这句无可奈何花落去更加贴切。

  于是不动声色扔掉手中攥着的几根胡须:

  “同叔,你有所不知,宋煊此子我倒是听闻过,曾经也是个神童,八岁时还做了一首咏蛙,广为流传,着实是让我记忆犹新。”

  “哦?”

  晏殊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宋绶当了几年地方官,比晏殊更加了解本地事情,遂沉吟道: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晏殊轻微颔首,有几分意思。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嘶。”

  晏殊听完后当真是倒吸一口热气。

  他是属于婉约派词人,未曾写过豪放派诗词。

  如今的苏轼还没出生呢。

  故而晏殊被宋煊年幼时所做的诗词给镇住了。

  这他妈是八岁能写出来的七言绝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