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大宋悍臣 > 第64章 谁不想扬名立万

宋煊接过来瞧瞧宋绶对张方平考卷的批语和教导。

  人家总归是有经验的。

  至于一些批语,以及下次改进的建议等等全都如实写在上面。

  宋煊倒是挺有收获的。

  要不然这些批语,光是在家中苦读,是一点渠道都无法获得的。

  纵然你花钱买,都不一定是真实的。

  这属实是花钱都买不来的小灶了。

  虽然宋煊同样是在山河四省千军万马当中卷出来的,但数学题不会就是不会。

  可是科举考试更加主观。

  你的文章能够博得考官的认可便更容易中举。

  毕竟真让你一个学子给国家大事写一些建议,大多数都是全凭想象,谁能有实际的执政经验啊?

  说句纸上谈兵也不为过!

  故而宋煊对于前辈们传下来的经验,还是挺爱看的。

  至少能看出来他们针对性,有那么一套解题逻辑。

  如今考试主要是西昆体,后面逐渐演变为太学体,都是为了应考让考官阅卷满意,取得更高分所准备的押题手段。

  但是待到欧阳修等人改革,罢黜太学体,让一直都押题的学子们聚集起来闹事,可依旧不管用,众多想要取巧的学子只能接受。

  其中也有狠人直接放弃太学体,转而花费两年时间研究考官颁布的新的科举规则,最终考上状元的猛人。

  在中原这块地界上,比你学习更狠的学霸太多了。

  宋煊放下手中的书稿消化一二,他了解的范仲淹是个人比较有干劲,说句好听的是有点冲动的。

  但是他却经常劝别人不要冲动,要懂得保护自己。

  大抵是他在前面冲锋当肉盾,你们在我后面安心输出就行,所有的压力全都我一个人扛着。

  属实是大宋耐压王了!

  自己的策论若是中规中矩的,反倒得不到他的认同,到时候看看怎么写更加激进一些,总归是针对考官做出的应对。

  “十二哥,若是考你贴经,可有问题?”

  贴经的范围是整本论语,默写出其中的主要句子就行。

  张方平是过目不忘,他早就背的滚瓜乱熟,但是他认为宋煊都没怎么用心背过,只是大概都熟悉。

  “因为我发现考试的学子增多,四科都考便是要靠着总成绩,若是你因为这点事排名靠后,可是不妥。”

  宋煊对于论语这本书倒是记的七七八八:

  “若是运气好些,便能全都默写下来,若是运气差些,是要丢分的。”

  “别无他法,只有硬背。”

  张方平在这方面没法给与宋煊相应的经验。

  因为他是过目不忘,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本事的。

  他当初也很奇怪,别人为什么看一遍书全都记不住。

  只有后来才慢慢接受自己是个读书天才这个身份呢。

  “俺晓得。”

  宋煊晓得这一项想要拿分,唯有下苦功夫,别无他法。

  张方平见宋煊看完了宋绶给自己批改过的书稿,又打算把他对自己的教导,也全都告诉宋煊。

  “十二哥,诗赋论策这些你都擅长,我只是叮嘱你莫要过于离谱,有些道理并不是适合写在书面上作为答案。”

  张方平也长叹一口气:“这是宋通判最后才告诉我的,书上的许多道理能用在科举考试上,但无法用在官场当中。

  即使他在跟晏相公等人争执的时候,一直都说些保守的话。”

  “宋通判对你是真好啊。”宋煊也不得不赞扬一句。

  人与人之间看对眼了,尤其是男人,总会试图让你过的更好一些。

  “他是真的拿你当做弟子在看待,否则这些话,他是不会轻易往外说的。”

  听到宋煊的话,张方平也是感慨万分,确实如此。

  “最重要是墨义,十二哥,你更是要克制自己,尤其是你上次说的那个君子不重则不威之类的解释。

  可万万不能落于纸面上,否则更会给人把柄。”

  “俺晓得。”宋煊站起身来溜达了两步:

  “这宋城不比咱们勒马镇,更多的人争夺一丁点资源,指定是要被无数双眼睛盯着的。”

  “待到将来真的参加解试之类正式考试,更是要注意,俺打算只考个中等的成绩,能进入书院学习就可,没必要争当前排。”

  张方平明白宋煊是在藏拙,可他的学识,真以为光靠藏拙就能藏得住吗?

  “十二哥的想法,我是不理解的。”

  张方平同样是站起身来,望着窗外穿梭的人流:

  “我们相约来考入应天府书院,如何能不显露自己的真本事?”

  “唯有如此,才能让夫子发现你的问题,并且针对性的给出建议,待到将来正式参与科举考试时,我等方能变得更加游刃有余。”

  宋煊承认张方平是个聪明人,他们二人之间的交流也代表着本地土著和域外天魔思想上的差异。

  “十二哥,入院考试不是你我藏拙的时候。”张方平看着宋煊的侧脸:

  “我等已然离开了那个宋氏私塾,就该让大家瞧瞧你的真本事,让期待你成长的人,能够有更多的期待,也能让他们更加安心。”

  宋煊晓得张方明说给自己听,也是说给他自己听。

  张方平一个读书天才,身上背负太多人的期望了。

  全家能否跨越阶级的希望,全都堆在他身上,家里省吃俭用的供他读书,也是为了让他扬名立万。

  如今的读书人,无论是少年,青年,亦或者老年了,哪一个不心怀梦想,想要扬名立万的?

  那些能够抑制住自己的欲望,想要刷高分中进士的学子,都是如此想的。

  宋煊变得沉默了。

  其实张方平方才喊着什么友情啊,羁绊啊,未来啊,就要在考试当中发挥出自己最好的状态。

  他个人真实的想法是想要控分的,但是科举考试主观题占比太大了,反倒是不容易控分。

  不同于其他人,宋煊自己身上并没有背负那些什么羁绊,亲情之类的。

  他整个人都生活的很“独”。

  靠高分也不会得到父母的夸奖,做一顿好吃的,希望儿子再接再厉之类的。

  瞧着张方平带着期望的眼神,宋煊只是微微耸肩:

  “俺尽力便是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