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兄弟瞧着宋煊离开,倒是老七悠悠的说了一句:
“五哥,十二弟心中有怨也实数正常,关起门来算账正常,不过咱们总归是一家人,哪里能轮得到外人来欺辱。” 宋浩也明白宋煊的意思。 他只是轻微颔首,目送着这位弟弟离开。 宋浩心中明白,双方之间的隔阂不会靠着这一次一致对外,而得到缓解。 待到走出书院大门,过了状元桥,张方平才忍不住出声: “十二哥,我不明白。” “你咋又不明白?” “首先我不是离间你们兄弟情,在我看来,你们也没啥兄弟情。”张方平先给自己套了个buff: “你亲大哥对你也不好,你今日为何还要帮他扬名?” “帮他扬名?” 宋煊理解那首诗的归属权,他不是很在乎,只是轻轻摇头: “俺只是不想自己被别人当刀子用,姓韩想要算计俺,他还不够格。” “况且一首诗,也证明不了什么的。” “原来如此。” 张方平虽然知道宋煊是有才华的,但那么一首能够流传千古的诗被他大哥给占据,着实是应该给他三拳。 怎么能那么不要脸呢! “难不成你觉得还能上演什么兄弟情深之类的?”宋煊哼笑一声:“俺自己都觉得恶心的不行。” “哈哈哈。” 张方平忍不住大笑。 两人说说笑笑的奔着那里去。 宋煊继续瞧着络绎不绝前去报名的学子: “方平,你刚才是想要与俺说什么被打断了?” 张方平便细细说了郑戬对宋煊的态度,唯恐他会在入院考试时有针对性的针对宋煊。 “方才范相公不是说了要依照科举考试模式吗?” 宋煊伸出手指道: “都会誊录弥封的,免得有人认出笔迹和卷子当中的记号,至于出题这玩意,想必范相公心中早有想法,到时候举个牌匾给大家看呗。” 张方平还没有正式参加过科举考试的训练,故而对这些细节不甚清楚。 “十二哥当真是知道的多。” 宋煊倒是无所谓,随即抛出一个新得到的消息: “俺听人群议论,他们有人是通过会试成为贡士的,就是想要来书院好好沉淀沉淀,将来参加殿试一举中状元的。” “啊,还能这样操作?” 张方平倒是涨了见识。 主要是现在消息流通极为缓慢,许多事都后知后觉,甚至一两年都不一定知道。 “嗯。”宋煊挥舞着扇子: “俺听说那个人叫王尧臣,是状元的热门人选,未曾想他竟然放弃了没有参加殿试,选择要来书院学习,当真是让俺大吃一惊。” 对于大宋的科举制度,宋煊了解的也不是很全面,但这种不算正常操作。 诸如章惇在那次龙虎榜中因为侄子考中了状元,他耻于在侄子排名之后,不接受皇帝的敕封。 两年后卷土重来参加科举,考了状元才当官。 宋煊觉得这些人如同刷四六级分的,都他妈的是变态学霸。 报名学子越发见少,范仲淹瞧着妹夫郑戬: “你瞧了满场?” “倒是幸运。” 郑戬端起茶杯饮了一口茶。 闻听此言范仲淹一口气没上来,缓了一会: “那你为何不制止?” 范仲淹不希望还没考试,就发生这种集体性事件。 “我为何要制止?”郑戬放下手中的笔: “俗话说理越辩越明,满场看下来,我观宋煊此子倒是有些急智。” “而且他表现的对那首八岁所作侍的署名权,并不是很在意,反倒越发证明那首诗是他写的,足可以写出更好的诗词来。” “看来晏相公那一句之师,还真不是吹出来的。” 听到郑戬的评价,范仲淹摸了摸胡须: “他岂止是有些急智?” 悉心培养后,范仲淹认为宋煊定能够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材。 将来处于宰相的位置也说的过去。 郑戬倒是没料到自己这个姐夫对于宋煊更加看好,也不再多说什么。 此番他在此停留,没有着急上任,也不差这几天了。 不管看好不看好,总归是要在科举场上滚过来才行,否则一切都是白搭。 范仲淹得到学子的通报,说韩智轩醒了,他表示知道了。 铺子门口。 伙计焦明正在摆弄着一些器具,趁着天气尚热,摆个小摊子,卖点凉浆打发时间。 其余人去采购米粮,主要是宋煊觉得天气炎热干旱,粮价会上涨,先屯一批稻米以及小麦。 整个河南都是小麦种植大区,院子里有麦窖实属正常,除了养狗外,也要养猫,避免被老鼠安了家。 反正陈米也能吃。 目前大宋这个小农经济,许多百姓都不舍得吃新米。 至于占城稻这种早熟以及耐旱,成熟期短的品种,从前几年宋真宗才开始官方下令,在江淮、两浙等地推广。 目前的并没有全面铺开,大宋的粮食还是处于不足的状态。 宋煊到了自家店铺门口,先结过一杯放好的凉浆,递给张方平,自己又拿起一杯: “买卖如何?” “倒是有几个赶路的学子买去解渴,不过大部分学子都是直接走的。” 宋煊颔首,并不是许多学子都能负担得起除了吃饭外,还有额外享受的资本。 尤其是读书都一贯灌输苦读之类的思想。 “恩,卖不出去也行,回头咱自己喝喽。”宋煊想了想又嘱咐一句: “若是实在喝不完,便送给路过的人解渴,咱们不留过夜的,若是曲泽过来,就全都送给他。” “好的,少爷。”焦明应了一声。 宋煊便大步流星的走进铺子,到了二楼,解开外衣,直接躺在躺椅上扇风。 张方平同样坐在一旁扇风。 如今天气越发炎热,过几天考试,全都闷在一个屋子里,怕是会有中暑的学子。 “许多人聚集在封闭的屋子里答题考试,可能会中暑。”宋煊想了想开口道: “方平,看样子咱们还需要提前准备一下煮熟的绿豆汤备着,以防万一。” “十二哥安排就是。” 张方平又郑重的从书包里拿出一沓子策论的试题: “这些全都是宋通判给我批改过的,十二哥多看看,兴许将来答题的时候,也能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