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日星期五,高一的诗朗诵比赛马上要拉开序幕。
校领导特别重视,毕竟今年是“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五年创辉煌”的大变样。
这次的诗朗诵比赛的规模可以说是相当大了,文艺部部长都说,当初他们没有这么大的阵仗。
朗诵篇目,背景音乐,出场顺序全部协调好。宾客名单,请柬样式全都已经发出去了,朗诵比赛在体育馆举行,体育馆的四个角落会准备菊花茶。
诗朗诵比赛这一天。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诗韵悠悠传万里,墨染华章颂九州。感谢大家能来观看这次富有诗韵墨香的朗诵比赛!下面我来介绍一下莅临这次比赛的领导们……”
陈诲站在观众席的末尾,百般无聊的点着指甲。
其实说是让她当志愿者,其实根本没她什么事。办了个诗朗诵比赛,志愿者社团也过来凑热闹,递话筒、搬乐器,都有志愿者社团的人来干。
文艺部部长戳了戳陈诲,“你拉了什么节目?”
她记得陈诲是最快报的。
“一个小提琴独奏的,在十一号,还有一个我的舍友们,在十三号。”
“小提琴独奏啊,那肯定很出彩。”文艺部部长点点头。
果然,把探花拉来学生会就是大有用处。节目最早报不说,还报上个这么出彩的。
一共上报了十八个节目,一方面有文艺部部员确实拉不到人;另一方面听太多的诗会把领导和评委老师听到审美疲劳,所以部长也没过多纠结。
十八个节目都是诗朗诵,听多了确实容易审美疲劳。如果中间的节目能来一段小提琴伴奏,玩点新意出来,评委老师肯定是能酌情加分的。
“应该吧。”陈诲双手抱胸,靠在墙面上,“我们慢慢看。”
体育馆另一边。
谢轩来到角落旁,捏着一个塑料小杯,俯下身接菊花茶。
突然,谢轩感到肩膀一沉,随即戏谑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哟,谢轩,你怎么溜来这了?”
是曾明辉,看起来他还挺高兴的,“赶紧回到座位上,我最期待的节目快来了。”
“最期待的节目?”
“是啊,十一号节目是《滕王阁序》。就我们最近学的那篇文章,语文老师点名要我们认真看。”
“而且,这届学妹有才华。念个诗朗诵,小提琴都用上了!”
谢轩兴趣不大,“你着急什么,我还没装完菊花茶呢。”
刚好这个时候到十一号出场,也就是杨珊姹和她的队伍。
天下第一骈文,王勃的《滕王阁序》。
洁白灯光打在身穿小白裙的杨珊姹身上,杨珊姹嫣然一笑,缓缓念出:“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冀轸,地接衡庐……”
琴声悠扬,音色动人。
谢轩也不回座位,就站在原地,慢慢啜饮菊花茶。
曾明辉也静静站得笔直,看着台上的演出。
“这节目不错哟学妹。”文艺部部长夸赞。
陈诲没搭腔,继续看着台上的杨珊姹。
杨珊姹和她的队伍齐声: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说完最后一个“流”字,小提琴声也刚好戛然而止。她们一齐向台下鞠躬。
后台。
“姗姹,你觉得我们刚刚怎么样?”
“稳了,绝对稳了。”杨珊姹还很仔细地瞧了瞧前面十个节目,这样的发挥没问题。
杨珊姹当初听陈诲说朗诵比赛最重要的就是朗诵稿,她还深表认同。
本来她也想选择李白的诗,但是陈诲能想到,别人也能想到,如果大家都选择李白的诗,未免太没新意。
要豪迈飘逸,非天下第一骈文,《滕王阁序》莫属。
这场比赛,她们胜券在握。
“怎么样?果然不错吧,小提琴多好听!”曾明辉点点头,非常欣赏,“念的也不错。站在最前面的那个女生,听说她还会拉大提琴。”
“是挺不错的,有新意。”
主持人又冒出来慷慨激昂,谢轩和曾明辉回到自已座位。
陈诲摸了摸自已的耳垂,又换了个姿势继续站着。
《滕王阁序》是好,词藻华丽,对仗工整,情感深刻。但它太过书面,不适合作为朗诵比赛出现。
但也可以了,几个女生念的有气势,小提琴也很加分,起码二等奖保底。
陈诲捋了捋头发。
毕竟先前十个节目,有三个节目都是撞了同一首诗。
“还真的蛮可以的,”文艺部部长点点头,又笑着调侃她,“你的舍友们能不能打得过?”
“应该可以。”
陈诲看过她们排练。
说话间,十三号节目的选手们就上场了。
陈诲的舍友们来了。
没有华丽繁杂的小裙子和礼服,她们一身校服,短袖上衣,秋装长裤,外加一双小白鞋,踩着音乐节拍缓缓上场。
陈诲静静地注视着舞台,面色平静如湖。
聚光灯打在他们三人的脸上。
她们带来的诗篇朗诵正式浮现出庐山真面目。
哀伤凄婉的瑶瑟响起,郑楠缓缓开口。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陡然一转,曲调立刻铿锵有力。瑶瑟马上成为破敌千军万马的兵器,钱薇薇、郑楠、解敷一起开口。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