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卷《白泽》
万物都是双刃剑,有利自然有弊,在于你如何选择
……………………
AI革命开始于2057年,结束于2063年。短短6年时间,人类的AI技术从过去的深度学习类语言模型,进化到了如今的神经元结构自学习模型。
有人说,2063年是AI的诞辰,方天科技创造出了真正意义的机器人,也有人说,AI的发展才刚刚开始。
无论如何,所有人都承认,“白泽”语言机器人的缔造者——方天科技发起的这场AI革命,大获成功。
江闻秋的指尖在数据屏上拉出光痕,那些跳动的数字像被困在玻璃牢笼里的萤火虫。
"当前聚变炉压力值10^22Kpa,相当于把一座山峰压在您的拇指指甲上。"白泽的声音从音响孔洞渗出,"但聚变炉需要的是......"
"是把山峰压缩到汗毛上?"江闻秋扯开第三支营养剂的封口,铁锈味在舌尖炸开。
"准确来说,是持续1亿摄氏度的超高温环境。"那些曾让他热血沸腾的数字,此刻像手术刀解剖着希望,"建议重启太空反应堆方案。"白泽的声音清冷无情。
江闻秋看向窗外漆黑的夜空。去年损毁的老旧卫星还在近地轨道飘着,像众神丢弃的纽扣,太空将可怜的人类抛弃(英仙座陨石群事件),人类也早就放弃了太空。
目前的核聚变反应堆,都是通过托卡马克装置约束高温等离子体流,来实现高温聚变反应。
然而托卡马克装置存在着很多隐患。就像试图用吸管控制龙卷风,托卡马克装置的超导磁流体终有一天会控制不住狂暴的等离子体。
地球重力正在疯狂的撕扯着人类制造出来的每一丝磁场。超导线圈的量子隧穿效应正在失控。
白泽提出的太空反应堆方案确实是解决目前问题的最佳首选。它甚至创建了完整的反应堆图纸,当江闻秋带着欣喜和不安的心情去查阅资料,验证图纸可行性时,他知道,自已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会思考的“废物”。
江闻秋的太阳穴突突跳动,全息屏右下角突然闪过一行小字:【认知依赖度91%】——这是上个月强制安装的神经监测插件。
他想起三天前警报发出时反应堆诡异的温度曲线,当时白泽给出的第一份报告写着"系统正常",完美得让人毛骨悚然。
江闻秋皱着眉按揉着自已的鼻梁,一天一夜的高强度工作已经接近他的极限。三天前,也是2065年的中秋节,江闻秋所在的银河四号聚变反应站的反应堆出现了温度报警,反应堆像个消化不良的巨兽,能量在环流管道中发出危险的呜咽。
在紧急关闭电源之后,江闻秋两夜没睡,不断的寻找问题的原因。他突然想起十二天前的核安全峰会。
贺兰山当着全球专家的面摔碎茶杯,瓷片在防弹玻璃地板上诡异的拼出托卡马克磁场的裂纹图谱。"真正的危机不在反应堆,"老人的声音穿透会场中的思维迷雾,"而是我们正在退化的大脑!"
2057年的6月,世界最大的智能机器人公司——方天科技毫无征兆的举办了一次新闻发布会,由于没有前期的宣发工作,到场的人数寥寥无几。
后来被称为“潘多拉发布会”的那天,方天科技CEO姜星游独自站在空荡的演讲台上。监控录像显示,这个改变人类命运的男人,当时盯着提词器沉默了整整21秒——正好是白泽首次自我迭代所需要的时间。
他们已经成功对现有的嵌入式自学习语言模型机器人进行了组合式元学习训练。如果说过去机器人的大脑是一个只有搜索这样单一功能的电脑,那么现在机器人的大脑就是各种功能如同乐高积木一样搭建成一座意识的城堡。
于是在2063年伊始,方天科技就向全世界投出了重磅炸弹,标志着神经元网络架构语言机器人的完全成熟——“白泽”,正式投入使用,这6年也被后人称为AI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