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现代言情 > 一个乡村女教师的成长之路 > 第21章 病毒传播

2003年春夏之交,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非典型肺炎)疫情席卷中国,其来势之猛,危害之烈,令人心悸!

“非典”与丰惠镇中搭上关系,是缘于一个班级感冒发烧人数剧增。

三月中旬开始,初一七班学生感冒发烧人都特别多,教室咳嗽声此起彼伏。班主任也想尽办法,比如喷洒醋,大家吃大蒜,都无济于事。

去医院看过,配了药,但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有的虽然不发烧了,但是还一直咳嗽。

教室里生病人数在不断增多。

家长认为初中学业繁忙,请假会影响学习,大部分都是带病坚持上课。

随着感冒人数的增多,班主任把这一情况报告给政教处,然后报告到校长室。

其它班级感冒发热也有,但初一七班已经超半数。

楼校长前一天刚刚参加了中心学校校长会议,会议强调最近国内“非典”蔓延,要引起重视,发现情况及时汇报。

这下楼校长矛盾了,到底要不要上报,拿不定主意,骑虎难下。

上报吧,怕小题大做。不上报,又怕隐瞒实情。

楼校长觉得,这可是件大事,他一个人也做不了主,就召开了校务组紧急扩大会议,三个年段长也参加,商量到底要不要向上级汇报情况。

校务组意见也统一不了,有的说要上报,有的说那万一要不是,会影响学校的正常秩序。

反正众说纷纭,可也没有定论“报”还是“不报”。

最后大家说,无记名投票吧。

认为要报写个“报”字,认为不报写个“不”。

但是要求大家慎重考虑,权衡利弊。

结果十二张票,有九张票写着要“报”。

最后楼校长再次集合校务组成员,“我思量再三,还是上报吧。‘非典’传染性极快,万一要是有一个是‘非典’,我担不起这个责任。”

大家都点头表示同意。

就这样,当天晚上,逐级上报。

这天晚上的丰惠镇中,极不平静。消息一上报,各级领导纷纷奔向丰惠镇中。

平常晚上,教学楼静悄悄的,可是这天,不断有急促的脚步声打破这份宁静,听得老师们心里好一阵紧张。

校长室在新教学楼三楼,该来的领导都来了,政府部门,医疗部门,教育部门……该来的都来了,猫当老虎抓,就怕处理不好,丢了自已的乌纱帽。

领导不怕“非典”病毒,,就怕处理不好“非典”疫情丢了帽子。所以大家都第一时间赶到。

面对丰惠镇中学生感冒发烧的情况,没一个人敢拍板说不是“非典”,就这样事情越来越复杂了。

彩薇刚到家想睡觉,被电话吵醒,已经晚上十一点了,学校要紧急召开班主任会议,接到电话,迅速到会议室集中,一个都不能缺席。

彩薇从电话里已经听出会议的重要性。

到了会议室,39个班主任都到齐了。

班主任的任务是造表册,把最近一周,每个学生早中晚三次的体温记录造表成册,一式三份,立马填好上交。

彩薇的十二班是全校人数最少的,只有40个学生,彩薇手脚麻利,很快一份就做好了,这时已经凌晨了。

然后彩薇去文印室复印两份,这样就可以交差,回家睡觉去了。

文印室的郭老师心情沉重地跟彩薇说:“像‘非典’呢,太可怕了!”

郭老师告诉彩薇,校长室所有资料都拿到文印室来复印,有两个学生的肺部阴影,面积较大。

“我准备从今天开始不回家了,睡学校,与家里人隔离了。”郭老师补充道。

听了郭老师的话,彩薇心事重重,主要是儿子怎么办。

彩薇想好了,明天早上就把儿子送娘家。

这时文印室已经挤满了人,因为大家表册都做好,然后复印两份也可以回家了。

第二天早上,六点不到,班主任又被召来会议室开会,有几个班主任抱怨说,刚刚睡下,又被召来开会。

会议由李副校长主持,“形势严峻,希望各位班主任配合学校工作,及时完成该完成的任务……”

楼校长坐在旁边,呆若木鸡。他一夜没离开校长室,接待各个部门的领导,回答各种疑问,人都虚脱了,看上去好像一夜老了好几岁。

学生还是回学校上课,老师们还是继续上课,初一七班已经停课,但不放学。

下午全体班主任会议,凡是37.3℃以上的学生,一律不回家,送到医院住院治疗。没体温的暂时放学回家,暂定停课放学一周。

于是丰惠镇中变成了“非典”疫情区,学校外面拉上了警戒线。

丰惠镇中地处省道的交通要道上,每天来往的车辆络绎不绝,看到丰惠镇中门口的警戒线,有些客车司机都绕道而行了,生怕“非典”病毒传播到空气中。

初一七班学生,全部留在学校隔离。

男生宿舍,女生宿舍全部成了隔离室,日夜有老师在宿舍楼道轮岗。

从此被隔离的学生失去了自由。

时间隔离久了,学生们情绪不稳定,也难为他们了,不能回家,整天待在宿舍,除了吃就是睡。每天量三次体温,体温不正常立马被送往医院。

隔离的学生最后情绪激昂,在宿舍大喊,“我们没病,你们有病。”

初三马上面临中考,六月份中考,已经四月中旬了,还要停课,学生急,家长更急。

全体老师成了工作人员。

彩薇换过三样工作。一开始彩薇被安排在校门口,被隔离学生家长给子女拿物品来,需要有人接单,要有详细记载,谁的家长拿什么物品全部要记录下来。

人员进出是保安的事。

过了几天,学校觉得这样放下去也不是个事,尤其是初三,中考将近,学生在家学习根本没效果。

于是家长们拼命摸校长室电话,可这几天校长室的电话本来就被打爆了,一停课,家长们坐不住了。到学校来又进不去,见缝插针,居然也有打进校长室电话的。

学校决定上电视课,每个年段每门课各选出一名老师,先回家备课,两天后准备在电视上上课。

彩薇就轮到这个上电视课的工作,校门口不用去站了。

备了两天课,学校通知电视课不上了。

上电视课哪有想想那么简单,又要牵涉很多部门,最后学校放弃了。

彩薇又换工作了。

问题又来了,学生停课回家,没有体温的资料,不知是学校要求还是哪个部门要求,老师分派到村给学生量体温。

彩薇分到的是离学校15公里的一个大山里的村子,彩薇不会骑摩托车,自行车骑进去太累,就乘了一辆三轮车进村。

彩薇算是幸运的,三轮摩托车司机没嫌弃她是“非典”可疑人员,那个村里村民也让她进村。

有好多同事就没那么幸运,外面的人知道是丰惠镇中的老师,不让乘车,不让进村,老师们怨声载道。

教育局副局长来学校坐镇,得知学校派老师去各村量体温,大发雷霆。

“你们都是‘非典’可疑人员,你们是病人,怎么能到村里去,难道要把病毒都传播出去吗?”副局长用手指着校长骂。

老师们都懵了,校长现在的处境比谁都可怜,所有比他官大的都认为是校长管理不力。

彩薇又回到了校门口的本行了。

停课期间,彩薇尽管换过几个岗位,但都在学校里面。

最惨的是被派到丰惠医院去陪护学生的,就差没被医生打了。

医生护士们一开始是怕,怕真的是“非典”,怕被传染,所以对老师对学生没好声气,有时候甚至是爆粗话。

二是这样一折腾,所有医护人员没有休息时间了,人手一够,因为学校凡是有一点体温的,全部住院,这就加重了医护人员工作量。

折腾了几天,大家似乎都清醒了,丰惠镇中没有“非典”病人,都是感冒引起的。

丰惠镇中的“非典”属于假“非典”,幸亏是假的,要是真的,老早都传染开了。

老师们后来戏说丰惠镇中的“非典”:我们既是工作人员,我们也是医护人员,但我们有时又是“非典”病人。

只有学校领导把我们当作工作人员。

老师们穿着白大褂,戴着蓝色的帽子,戴着口罩,完全成了医护人员。

彩薇家里有好几件白大褂,可惜后来搬家时搬丢了。

学校经过这次折腾,元气大伤。

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太多,隔离学生需用的全部物品都是学校出钱买的,就连女同学的姨妈巾都是学校买的。

楼校长似乎换了个人似的,老了好多,有一撮头发全白了。

放了两周的“非典”假,初三学生倒是更加认真了。

初三老师也更认真用心了,本来定好的计划,现在要择其重点来完成。订的资料都要精心挑选,才发给学生做。

离初三中考只剩一个月,初三师生加倍努力。

2003年的中考大获全胜,上重点中学的人数是近几年最多的。

彩薇班40个学生,上重点高中的有12人,余下28人全部上普高。

这也算是对学校,对家长的一个交代。

接下来彩薇会有什么打算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