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彩薇连教五年初三。
说实话,一个初中教师要成长,就让他多接触初三教材。
彩薇在这五年中,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
2005年下半年,这届初三是彩薇从初一带到初三,无非就是初三重新分班。这届彩薇教得比较省心,也没做班主任,自然减轻了不少压力。
就是提前招生那会儿压力山大。
最让彩薇不省心的是2006年下半年那届,彩薇儿子也是初三,他在实验班。
这一学年,彩薇做了个提高班班主任,初三(三)这个班主任做得让彩薇一度有点抑郁。
这个班让彩薇既喜又忧。到初三又重新分班,这批学生是实验班不上退下来的,也就是说初二时,这批学生在实验班,因为初三分班考试不理想,就另外设了一个班。
所以成绩,比实验差,比其他班级要好,所以彩薇带的班,成绩是比上不足,比下肯定有余。
所以成绩上彩薇肯定省心。
忧的是这个班有13位复读生,也就是说是当年中考没考上。后来彩薇还听说其中一个复读生,已经打工一年,再来复读。
全班总共43人,单是读书的经历就不一,太复杂了。
对彩薇来说还有个不利因素,这些应届的都有彩薇儿子的同学,有的是小学同班,有的是初一初二同班的,有两个从小学读到初二,到初三才分开。
彩薇的班主任工作有点施展不开。
实验班退下来的,要么成绩不好,要么表现不好。
有一个名叫卢一涵,是Z县城里重点初中读不下去,才来丰惠镇中,苦了彩薇。
不到一星期,彩薇半夜十一点被电话吵醒,卢一涵用马刀在吓唬同学。吓得值周老师连忙叫彩薇,这样下去会出事的。
吓得彩薇那天晚上一夜睡不着,这卢一涵简直就是个定时炸弹。
第二天,校长让他写保证书,认错态度相当不错。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到底会不会改,还是要看他的表现。
卢一涵非常聪明,但他没把聪明才智用到学习上,完全是家长溺爱造成的,父母都是z县城里大医院名医。
不到一个星期,卢一涵又跟隔壁班同学打架,把别人打得头破血流。
彩薇这一次绝不手软了,强烈要求校长把卢一涵劝回城里去,卢一涵这颗定时炸弹在,彩薇吃不下睡不香,他本来不是丰惠镇中在册学生。
最主要的是这颗老鼠屎要坏一锅粥啊,本来都不是省油的灯,毕竟卢一涵是城里来的,胆子比他们大,经卢一涵的坏习气一熏染,歪风邪气会越来越盛行。
彩薇是铁了心要把卢一涵劝走,校长最后把卢一涵劝走了,的确这样的学生不能收,不过校长当初也没预料到卢一涵居然有马刀,太可怕了。
卢一涵在,对班级不利,对学校也不利。
卢一涵转另外学校去了,三班平静了一段时间。
三班梁山好汉多啊,复读生多,情况复杂。
复读生中成绩最好的是周华栋,他可是有故事的人。初三模拟考试考得相当好,按模拟考试成绩,可能会上县重点中学,有一所普高跟他签订了合同。
合同内容主要是如果上县重点中学分数线,不读重点中学,读签约学校,可以减免高中三年的学费。上签约学校普高分数线,奖励生活费。不上签约学校分数线,就要出钱才能上签约的学校。
周华栋自从模拟考试签约后,没好好读书,结果中考居然真的没上签了的学校分数线。
这下周华栋父亲急了,跟学校去理论,签约学校校长说按合同来,你儿子没上分数线,校长也没办法。
周华栋父亲破口大骂,说他被骗了,要去告学校。校长也有人情味的,跟周华栋父亲说:“你不用去告了,告也没有用,首先你儿子没到分数线,我实在没办法。我帮你联系,你儿子去丰惠镇中复读吧。”
就这样周华栋重新再读一年初三。
不过周华栋在三班成绩是不错,任课老师一度认为他第二年初三能考上重点中学,结果上了重点中学的自费线,最后就读另外一所普高。
三班人才多,弄得彩薇措手不及。
陈弘阳就是那个初三毕业打工一年再来复读的,这家伙胆子的硬比另外同学,毕竟有过社会经验。
人很聪明,就是静不下心来学习。三更半夜起来,想去网吧,但学校围墙高,转悠了一圈,发现操地边上的铁栏杆生锈了,就徒手掰开,走出了校园。
第二天彩薇又被叫到政教处领人。
三班任课老师经常向彩薇抱怨这帮人,太不听话,有时上课还要捣乱。
彩薇苦口婆心,说得嘴皮子都发痛,但是效果甚微。
那段时间,彩薇一直睡眠不好,即使睡着了也不踏实,总觉得这帮学生会出事,这班主任做得太累了。
彩薇曾经想搬出去住,不想住在学校。
彩薇感觉自已有轻度抑郁倾向,再这样下去身体都要垮了。
必须学会有效应对压力,必须保持心情舒畅,对自已好一点。
不过三班中考还是给彩薇面子的,有两位女生上了Z县重点中学分数线,这是所有老师都没想到的。
彩薇经过一个暑假的休整,心情舒畅了。
2007学年,2008学年,彩薇都是初三班主任。08年那届也不让人省心。
这个班从初一到初三,没有分班,彩薇是初三去接的。
这个班比彩薇前面带的三班还要麻烦,还算是个提高班,是五个提高班成绩最差,班级纪律是出了名的差。
彩薇一接手,就头疼。报名那天就直接给彩薇一个下马威。
有个女学生叫马哲华,穿着不像个初中生,还化了妆。
彩薇第一眼就反感,结果马哲华一进来,就指着第三排靠窗的位置,对彩薇说:“我要坐这个位置,我要看外面的风格。”
彩薇看了一眼,有点所反感。心里却在嘀咕,“来学校是学习的,不是来看风景的。何况排位置总要按身高,视力等因素,不是谁想坐哪里就哪里,又不是在家里。”
排位置,首先是排队按身高,马哲华在女同学中不算高。
第二天,彩薇忘了这件事,就把马哲华排在了第二排中间,马哲华不坐了,她一定要坐第三排靠窗的位置。
与学生见面第二天,还没正式上课就碰到这样的事情,彩薇有点不耐烦,又不好拉下脸来。
彩薇和马哲华谈了很长时间,马哲华就要坐靠窗位置,她的目的就是想自已不想听课的时候,看窗外。
彩薇想想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个事,大家折中,坐第二排靠窗,但是需要马哲华保证上课时间不能看窗外,在学校读书,是来学习的,再说老师辛苦上课,也要尊重老师,认真听课。
马哲华也保证了。这件位置风婆就这样过去了。
彩薇课余时间去看了一下马哲华的情况,成绩一直没有起色,父母离异,母亲改嫁,父亲做点小生意,爷爷奶奶在家,但马哲华我行我素,根本不听爷爷奶奶的管教。
从小学四年开始就不好好读书,初中开始,不知跟谁学的,化起妆来了。
其实马哲华五官长得很精致的,一化妆反而破坏了原来的美。
平静了一段时间,那天是周日补课,彩薇是上午的课,到学校发现其他同学都到了,就马哲华没到。
彩薇给马哲华父亲连打三个电话,都没人接。
“大概还在睡觉吧。”彩薇自言自语。
彩薇就去上课了,一上课就把这事给忘了。
吃中饭时,彩薇突然想起来,马哲华父亲还没打通呢,赶快又打,连打两个,还是不接。
第二天早上,马哲华还是没来,彩薇就向学校政教处汇报了情况。
彩薇没办法,上好课,乘公共汽车,又步行了三四里,终于到了马哲华家里。
爷爷奶奶告诉彩薇,马哲华周日早上去学校读书了,她是住校的,家里没人。
彩薇说:“马哲华周日就没来学校。她父亲呢?”
奶奶摇摇头,眼泪汪汪,似乎不想说起这种伤心事。
彩薇就回学校了,马哲华家离学校远,交通又不太方便,回来时彩薇等公交车,感觉自已被人扔到荒山野岭,心里一阵惊慌。
周二早上早自学,彩薇到教室一看,马哲华已坐在自已位置上了,彩薇把马哲华叫到办公室,至少要让其他同学知道无故旷课的严重性,这件事这样平息,没有教育意义了,另外同学要学样的。
马哲华对彩薇的劝导根本不予理睬,彩薇火冒三丈,又打电话给马哲华父亲,这次总算打通了。
彩薇的意思是马哲华无故旷课,对同学影响较大,希望他把马哲华带到家好好教育,而且据马哲华自已说,她这两个晚上没有回家,这更可怕,一个女孩子,留宿在外,后果有点严重。
马哲华父亲会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