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清晨,
尽管大雨磅礴众人,依然按时抵达紫禁城,参加早朝整个皇宫在雨幕之下,显得尤为肃穆庄严.
群臣默默无言静静地候着皇上的到来.
"陛下驾到!"
一声高呼响起只见年轻的帝王朱翊钧,迅速步入乾清殿,表情凝重,似乎面对着一场大战般。
此刻宫内每位官员,心中都做好了十足准备
今天将是他们发起对抗的决战时刻,对手虽为故去,但影响力依旧存在的张居正!
少年皇帝大步跨上龙座,环视四周,随后开口询问: “今日诸位爱卿有何禀报?”
话音刚落下,马上有个大臣,起身急切回禀: “臣有本启奏!”
“说吧,朕等着听,” 万历明显表现得非常兴奋,像是等待了很久这个时刻的到来一样.
那名官员早已备齐了一切,再度启齿:
“微臣要揭发已故的内阁首辅张居正!”
此言一出,有如石破天惊,打破了殿堂内原本宁静的氛围,在乾清宫内掀起一阵风暴!
诸位朝臣皆精神一振,似乎等待多时的机会终于来临,好似蓄势待发的战马闻到了冲锋的号角。
在场每一位官僚都将张居视作共同敌手。
因为其推行的各项制度,让这些为官者无法再安享逸乐或钻营取巧。
为了能够符合新政策的标准,他们不得不勤勉理政、服务于民众。
然而,问题在于大多数仕途中人其实并不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历经寒窗苦读方入宦海,本就是期望能够享有高于常人的生活,而非整日忙碌于为民谋福。
张居正在世时颁布实施的改革措施,不仅让他们失去了额外获利之机,更令那些企图鱼肉百姓的官吏无处藏身。
昔日里,
张居正权倾朝野无人能敌。
如今他仙逝已久,恰是群起而攻之时!
“陛下,微臣欲控诉张居正当朝不法之事!”
“臣同样要指控张居正僭越犯上!”
“臣亦需陈词状告...”
"还有臣......"
随这位监察御史率先挺身而出后,满殿同僚纷纷跟随跪倒高声讨伐早已作古之人。
与此同时,
目睹着这一幕发生的朱元璋已是怒不可遏:
"简直荒谬至极!这群贪心小人,以为自己的心思咱看不出吗?”
“只是因其自身私利受到侵害,便拼命维护现状罢了。"
这些腐败官员表面上找借口说得义正言辞——或者声称是为了稳固皇权地位、或者是针对些微不足道的错误大做文章。
然而,世间哪有完人?
张居正也不例外。
令人遗憾的是,没有一位当权者敢于公开为已故相国辩护,反倒是众口一词指责其过错。
显然,
其目的绝不仅仅在于贬低一个人的历史地位;他们试图根除掉所有与其相关联的一切成就及痕迹。
此时万历帝面带得意笑容,观望着底下沸腾起来的情景:
这正是他的用意所在啊!
不仅对于文武百官来说, 这也一直是皇帝内心长久以来的心结。
自幼被张相严格要求以成明君理想形象,塑造教育之下长大的太子,结果却是完全背离期待走向了对立面。
即位后不久就急不可耐地想把对方彻底打压下去。
“唉,卿等这是将朕置于何地呢? 谁人不知张先生功勋卓着?”虽内心喜悦难掩,但表面却装出无奈的样子拒绝众人请求。
这种表演技巧,同样是过去由那位曾经辅佐自己的老师教导所得。
果不其然,听到这样表态后整个大殿立即喧闹起来:
“圣上莫听信奸臣误导!实则民生艰难已久矣。”
"皇上应当取消张首辅留下的弊政以解民倒悬!"
"恳请陛下主持正义严惩此恶贼!"
文武百官如热锅上的蚂蚁,拼命在地上磕头,甚至有些人已经额头见血。
不少人哭得声泪俱下,似乎如果不严肃处置张居正,他们的日子就过不下去了似的。
在这群情激昂的谴责声中,万历皇帝总算感到心满意足地收场了这场戏码。
他装模作样地叹了一口气,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朕也就只能……”
话还没说完整,忽然间从殿外传来了一声怒吼。
“无知小辈,给咱滚下来!”
朱元璋携带着朱棣、朱标气势磅礴地步入大殿。
张北玄依然站在一旁,神色淡定自若。
“放肆!汝等是何人?竟敢擅闯乾清宫?快将这些反贼拿下!”一名官员激动不已,甚至不顾看清楚来者何人,便直接吩咐锦衣卫捉拿。
“咱看你们谁敢动?”
朱元璋双眼圆睁,帝王威严骤然爆发,在场之人均感心头为之一震。
坐在龙椅上的万历皇帝吓得站了起来,眼神中满是惊慌和惧怕,
“您...太祖爷爷?”
这句话脱口而出时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近在咫尺的朱元璋让万历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供奉于宗庙中的画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像极了!
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尤其是那种王者气质,加上血脉深处散发出的威慑力,使得万历内心震惊不已。
这话很快就被文武百官听到了。
所有人都难以置信地注视着朱元璋,
他们确实能感受到这位老人身上散发出的强大帝王气魄,这种感觉不是普通的君主所能比拟的,甚至连当今圣上亦不及万一。
既然连万历皇帝也这么称呼他,人们不得不开始怀疑,难道太祖朱元璋真的死而复生了吗?
乾清宫里。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朱元璋身上,后者霸气侧漏,眼眸微眯,以严厉而充满尊严的语气问道:
“万历,见到本朝开国太祖,就该是这般模样吗?”
面对来自祖先灵魂深处的质问,万历打了个冷颤。
也许是受到了先祖血液中的无形压制,他鬼使神差般地从座位上起身,然后跪倒在朱元璋面前,恭敬地说道:
“后世子嗣朱翊钧,叩见太祖。”
朱元璋背着手冷冷一笑:“咱明白你心里想什么,你以为咱是假冒的是不是?”
万历赶紧摇头否认:“子孙绝无此意。”
朱元璋挥挥手打断了他的话:“别狡辩了,你那些小念头还能瞒得过咱去?毕竟咱是你的先祖!”
随后,他对在场众人宣布道:“告诉你吧,还有你这一代的所有官员们!咱能来到这个时代,全是因为旁边这位少年的帮助。”
说着指了指旁边的张北玄。
众臣子们满脸好奇地看着这位略显稚嫩的年轻人。
“咱来自洪武十四年,他就是那个时代修炼成仙之人,拥有穿越时空的能力。”
“咱和你们的成祖爷、也都是依靠他才得以到达这里。”
听到这里,整个大殿瞬间沸腾起来。
所有人不敢相信地看着张北玄。
这个年纪轻轻的人,竟然是一位能够穿行于时空之间的仙人?
令人难以置信啊!
但无论是朱元璋浑身散发出的帝王霸气,还是他身旁同样具备帝王风采的朱棣和朱标,这一切都表明眼前这位‘太祖’很有可能真的跨越时空而来。
“请问太祖爷降临本朝意欲何为?”
万历低垂着头,恭敬地问道。
“你还好意思问我?混账小子!咱听说张先生去世了?”
朱元璋直截了当地切入主题。
万历一听此言,心中不由得一震,有种不祥的预感在心头滋生。
“不知太祖爷所说的张先生是哪一位?”
他仍旧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小心翼翼地试探朱元璋。
或许,朱元璋口中的那位张先生并非是他所痛恨的那个张居正。
朱元璋目光犀利,历来直指人心,就连李善长、胡惟庸这般老谋深算之人也败在他的手中,又何况是他这小小的万历皇帝?
朱元璋冷笑一声:“好得很,看来咱的后代子孙也算有些能耐了,竟然敢在老祖宗面前耍小心机。”
“老实说吧,你也别这么试探了。昨日咱刚刚到了嘉靖朝,好好教训了一番你那个不听话的爹,估计现在他还待在御书房批改奏折呢。”
“若你想知道鞭子的味道,尽管试试看!”
万历以及身旁的一众官员听罢愈发震惊。
谁会料到,这位英武的老祖先来造访他的年代前,已经先去拜访了嘉靖朝。
“孙儿不敢!”万历皇帝立刻收敛了心计,诚惶诚恐地说道,“太祖英明神武,张先生确实已于近日仙逝。”
朱元璋锐利的眼神紧盯着万历:“难道你觉得机会来了,想要借着朝会的机会,煽动你的这些走狗,向已故的张先生泼脏水?是不是?”
万历大惊失色,满面恐惧地道出内心疑惑:“太祖爷怎么会知情?”
朱元璋冷笑回应:“咱所知道的事还有很多呢。”
“你想借此清除政敌,让他全家不得安宁,甚至抹除所有曾经的政绩对不对?”
面对这样直接质问,万历额头汗水不断涌出,只觉得在朱元璋眼前似乎再无秘密可言,自己的意图全部暴露。
“太祖,张居正是个贪官污吏,他藐视君权,不应受到惩罚吗?”一名之前率先指责张居正的大臣鼓足勇气再次站了出来。
然而很遗憾的是。
这些人忘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
为什么他们选择直到张居正死后才敢公开指责他?
因为在世时根本拿这个人没办法!
“老四,将此人处决!”朱元璋发出命令。
喜欢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