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把三分天下的功劳,归纳在诸葛亮一个人的身上。
其实,这对鲁肃很不公平。
要知道,就连四世三公、目空一切的袁术,都曾经邀请过鲁肃出仕。
可鲁肃压根没看上袁术,直接拒绝了。
袁术气得差点要把鲁肃弄死。
最后还是孙策出面力保鲁肃,袁术才不得不咽下这口气。
也因此,鲁肃便欠了孙家一个不大不小的人情。
之后周瑜盛情相邀,鲁肃便投了孙十万,从此一鸣惊人!
鲁肃淡淡一笑,回应道:“曹司空过奖了,肃不过是一介书生,实在承受不起这般夸赞。”
面对一方诸侯的曹操,鲁肃依然表现得很是沉稳。
曹操眼中一抹赞许之色掠过,旋即脸色一肃,沉声道:“子敬啊,既然已经来到许都,为何不来见某,难道某不值得你一见吗?”
曹操先给个甜枣,再挥舞一下大棒,继续搞鲁肃心态。
他很想知道,鲁肃既然应‘招贤令’而来,又为何不去投效他。
曹操话中的不满,鲁肃岂会听不出来。
但他依然丝毫不慌,淡淡笑道:“还请曹司空莫怪,肃来许都不过短短三日,尚未打听到司空府的大门开在何处,故而才没有登门拜访。”
鲁肃言辞犀利,不轻不重便把曹操的不满给反击了回去。
他在告诉曹操:“我鲁肃都来许都三天了,若你曹操真有招贤之心,却为何不派人来请我。”
其实,初来许都之时,鲁肃曾想过登门去拜谒曹操,谋求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
然而,鲁肃在许都的这几日,所听闻关于曹操的一些传闻,与他之前所听到竟大不相同。
以往,世人皆言曹操:多疑善忌,心狠手辣,行事果断,宁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一代奸雄是也。
而这几日,鲁肃听到的曹操传闻却是: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怀有悲天悯人的仁德之心,实乃当世之明主也!
当鲁肃听到这前后迥异、差异极大的评价后,整个人都迷糊了。
曹操,曹贼、人妻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为何世人对其的评价,竟然出现了如此截然相反、两极分化的奇特现象。
鲁肃反复思量后,决定暂且先观望几日再做定夺。
若曹操并非他心目中的明主。
他便打算先谋取一个大汉书院的教习之位,暂且混上几年再说。
反之,若曹操是他心目中的明主。
他便会主动登门,毛遂自荐谋求一席之地。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今日不过是与几位好友前来大汉书院看个热闹,就凑巧碰到了曹操。
鲁肃略带几分针锋相对的回应,使得曹操身边众人的脸色,皆是微微一变。
荀彧似笑非笑看着鲁肃,目光中满是探究之色。
对于鲁肃,荀彧并不是很熟悉。
只知道其背后的鲁家,曾经是临淮东城的有名豪族。
近些年,鲁家已经没落了,连一般的富商之家都略有不如。
因为不熟悉,所以荀彧对鲁肃是否有才学,也不得而知。
但是,荀彧知道,曹操最近的眼光很不一般,连赵岐、宋忠这种一方大儒名仕,都不怎么瞧得上了。
荀彧心中暗自思忖,能让曹操都主动询问的人,或许有几分本事吧?
郭嘉与鲁肃交情不错,赶忙轻轻扯了扯他的衣袖。
然而鲁肃却依旧视若无睹,我行我素,就那般面带笑容、不卑不亢地直视着曹操。
他倒想看看,亲眼所见的曹操,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哈哈……”曹操爽朗大笑,对于鲁肃的些许冒犯毫不在意。
他想好了,不管鲁肃此次来许都,其真实意图究竟为何?
反正,既然你来了,那就休想离开。
无论怎样,曹操都决不会让这般出色的人才溜走,从而便宜了孙权那碧眼小儿。
于是,曹操不再试探,脸色一变,如春风般和煦说道:“子敬这般言语,倒是吾疏忽了。不知子敬此番前来许都,所谋何事?”
鲁肃微微一怔,没料到曹操忽然变得和善起来。
如此一来,他也不好再继续失礼。
鲁肃连忙拱手,恭敬道:“肃乃一介书生,听闻曹司空在许都兴建大汉书院,故而前来一观,若有契机,肃愿为大汉书院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鲁肃还在观望中,只是道出了自己其中的一个想法。
曹操微微一笑,目光炯炯地看着鲁肃,说道:“子敬既有此心,吾甚是欣慰。”
“只是这大汉书院,不过是吾众多谋划中的一环。”
“吾还有更大的志向,不知子敬可愿与吾一同实现?”
曹操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表明了招揽之意。
荀彧神色一动,目光幽幽看向鲁肃。
郭嘉则连连对鲁肃打眼色,示意他赶紧应承下来。
岂料,鲁肃似笑非笑问道:“曹司空所言之更大志向,不知是何?”
曹操见鲁肃明知故问,微微一笑,不答反问道:“不知子敬对当今这天下乱局,有何见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曹操这话,多少就有点考教意味了。
他很想听听,如鲁肃这种潜龙在渊的王佐之才,会如何作答。
鲁肃闻言,顿时神色一愣。
他万万没想到,曹操会在这么多人面前考教自己。
但他依然丝毫不慌,微一沉吟后,缓缓说道:“肃以为,如今诸侯纷争,百姓苦不堪言。”
“若要安定天下,则必须先要天下一统。”
“而要天下一统,则必须先得民心,故得民心者方能得天下。”
“再者言,欲得民心者,应以仁德待民,如此民心之所向,方能成就天下一统之霸业。”
鲁肃为曹操说出了一套环环相扣,逻辑严密的安邦定国之论。
“善!”
曹操不禁脱口赞叹,含笑点头,又兴致盎然问道:“子敬所言有理,只是你所理解的仁德,又具体是何所指呢?”
“哈哈……”鲁肃爽朗一笑,回道:“曹司空,这仁德之事,肃以为,您心中早已有了明悟,且已付诸实践,为何还要缘木求鱼来问计于呢?”
曹操含笑点头,目光环视众人,说道:“请子敬细细道来,为诸位解惑?”
曹操很想听听,鲁肃对于仁德的理解。
同时,他也想给鲁肃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鲁肃环顾四周众人,神色庄重地说道:“如今世风之下,有人觉得轻徭薄赋,让百姓少些劳役之苦、赋税之累,便是仁德之举。”
“亦有人认为,使百姓衣食无忧、生活富足,便是善待百姓、心怀仁德。”
“但在肃看来,这些固然是仁政的体现,实则皆为小仁小义。”
鲁肃顿了顿,眼中闪烁着熠熠光辉,声音也变得激昂起来:“肃翻遍圣贤书,才真正明白,所谓的大仁大德。”
“当为天下万民开启民智,施以教化。”
“让百姓知礼义、明廉耻、懂善恶、辨是非,能通过知识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才是真正的大仁大义之举。”
喜欢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