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136章 我一定优先为你铸造蒸汽机的部件

翁翊皇边听边点头,显然非常认可李国助的建议。

但当后者说完后,他却略显迟疑地道:“诶……小少爷,何为‘温度’呀?”

李国助哑然失笑,心想倒是忘了明代还没有“温度”这个词呢。

于是他思考了片刻,解释道:

“比如天气有冷有热,我们一般只是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判断冷热程度。”

“但其实就像物体的重量可以用秤测量一样,”

“这个冷热程度,也是可以通过器具进行测量的。”

“在16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就发明了空气温度计,可以测量天气的冷热程度。”

“同样的,炼铁炉的灼热程度,铁水的灼热程度,也是可以用器具测量的……”

说到这里,他突然停了下来,面现难色,迟疑了片刻,才继续说道,

“诶,算了空气温度计可承受不了炼铁炉和铁水的温度。”

说到这里,他看向考克斯,像是在不经意地询问他,

“欧洲人到现在应该也没发明出,可以测量炉温和铁水温度的工具吧?”

廉司南离开欧洲已经十几年了,考克斯离开欧洲才几年,肯定比前者更了解欧洲的近况。

所以李国助才会下意识地询问他。

“没错!”

考克斯立即答道,但马上又显得不太确定地道,

“至少我离开英国前,没听说过谁发明了这样的东西。”

你要是听说过,那就见鬼了,那可是用电子仪器才能做到的事情呢。

李国助心里这样想着,嘴上却什么也没说,只是对考克斯笑着点了点头。

“没事,就算没有温度计,我也能大致判断出炼炉和铁水的温度。”

翁翊皇突然胸有成竹地说道。

对于新的词汇,他倒是适应的很快,刚知道含义就给用上了。

“哦,愿闻其详!”

李国助马上饶有兴趣地道。

翁翊皇含笑点头,开始讲起了自己常年炼铁积累的经验:

“炼铁炉的温度可以通过观察火焰颜色进行粗略判断。”

“若将炉温分成低温、中温、高温、超高温四个档次的话,”

“则低炉温对应的火焰颜色为暗红,或深红,后者比前者温度略高;”

“中炉温对应的火焰颜色为橘红,或纯橘,后者比前者温度略高;”

“高炉温对应的火焰颜色为金橘、金黄、金白、纯白,四者对应的温度依次增高;”

“超高炉温对应的火焰颜色为白蓝。”

“铁水的温度也可以通过观察其颜色进行判断。”

“若将铁水的温度分为低温、中温、高温三个档次话,”

“则低温铁水的颜色为暗褐、暗红、暗樱,三者对应的温度依次增高。”

“中温铁水的颜色为樱红、淡樱红、淡红、桔黄微红、淡枯,五者对应的温度依次增高。”

“高温铁水的颜色为黄、淡黄、黄白、亮白,四者对应的温度依次增高。”

“总之温度越高,火焰和铁水的颜色都会越来越亮。”

卧槽!这跟后世现代人总结的都差不多了呀!基本就差一个火焰颜色对应的具体温度了。

低温阶段,铁矿石的还原反应已被激活,但还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

暗红色火焰对应的炉温是600摄氏度左右,深红色火焰对应的炉温是700摄氏度左右。

中温阶段,铁矿石的还原反应已经活跃起来,其中铁元素开始大量被还原出来。

橘红色火焰对应的炉温是1000摄氏度左右,纯橘色火焰对应的炉温是1100摄氏度左右。

高温阶段,铁矿石的还原反应越来越剧烈,铁水开始大量形成并越来越多,流动性、质量、纯度都在不断提高。

金橘色火焰对应的炉温是1200摄氏度左右,金黄色火焰对应的炉温是1300摄氏度左右,

金白色火焰对应的炉温是1400摄氏度左右,纯白色火焰对应的炉温是1500摄氏度左右。

超高温阶段,铁矿石的还原反应已经完成,处于高温熔融状态,铁水的温度极高,质量和纯度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白蓝色火焰对应的炉温已经超过了1500摄氏度。

低温阶段,

暗褐色铁水的温度约为520~580摄氏度,

暗红色铁水的温度约为580~650 摄氏度,

暗樱色铁水的温度约为650~750摄氏度。

中温阶段,

樱红色铁水的温度约为750~780摄氏度,

淡樱红色铁水的温度约为780~800摄氏度,

淡红色铁水的温度约为800~830摄氏度,

桔黄微红色铁水的温度约为830~850摄氏度,

淡枯色铁水的温度约为880~1050摄氏度。

高温阶段,

黄色铁水的温度约为1050~1150摄氏度,

淡黄色铁水的温度约为1150~1250摄氏度,

黄白色铁水的温度约为1250~1300摄氏度。

亮白色铁水的温度约为1300~1350摄氏度。

回想前世学过的冶铁知识到这里,李国助脸上却像是初闻宇宙真理一般地高兴,说道:

“行,既然是这样,我想翁叔设计那些对比实验,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困难了吧?”

翁翊皇立即一拍胸脯,斩钉截铁地道:“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诶,翁先生!”

廉司南突然呼唤翁翊皇,待对方看过来,继续说道,

“既然是这样的话,我希望蒸汽机样机的所有部件也能是灰口铸铁材质的。”

“所以我想请你在摸索出了能稳定产出灰口铸铁的方法以后,再为我铸造它们。”

“可以。”翁翊皇重重地点了下头,“只要廉先生能等得住,我是没所谓的。”

廉司南莞尔一笑:“凭翁先生丰富的冶铁经验,我相信用不了几个月就应该会有成果的。”

“好,借你吉言!”翁翊皇欠身一笑,“到时候,我一定优先为你铸造蒸汽机的部件。”

“哎呀,炸膛火炮的碎片……呼呼……我都带来了……呼呼……你们要看吗?”

突然有个气喘吁吁的声音传了过来。

喜欢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