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助循声一看,却是林福回来了,手里还拎着四个布包。
他喘着粗气,可见是奔跑着爬上山来的。
“你急什么呀,慢慢爬上来不就行了嘛,又没人催你。”
李国助哑然失笑地调侃道。
林福低头一笑,也不忙回怼,待喘匀了气,才突然把四个布包往李国助面前一递,说道:
“这是炸膛火炮的碎片,每门炮一个包,你到底看不看呀?”
“给我看看!”不等李国助接包,翁翊皇突然伸手过来要包。
林福便顺手把四个布包递给了他。
翁翊皇把四个包一字排开地放到地上,逐一打开观察了片刻,突然起身笑问林福:
“你记哪个包装的是哪门炸膛火炮的碎片了吗?”
“记了,包上都有标记。”
林福说着,就要指给他看,翁翊皇却突然抬手制止道:
“诶,你先别说!”
“我能说出哪一包里的碎片是哪一门炮的,你信不信?”
“我信你个鬼啊!”林福翻了个白眼,“吹牛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林福跟翁翊皇也算是老熟人了,所以根本不会客套,心里想什么往往就直接说出来了。
翁翊皇自然也不会生气,只是轻笑一声,沉默以对。
“翁叔没有吹牛。”李国助突然说道,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我也能说出来。”
“不可能!”林福瞪眼道,“你俩可别诓我。”
李国助轻笑一声,也不搭理他,自顾自地俯下身去,挨个查看起了四个包里的碎片。
片刻之后,他把手里的碎片丢回包里,顺手一指那个包,说道:
“这包碎片属于第一轮第五次试射时,炸膛的那门铁模铸炮!”
林福赶忙翻开卷起的袋口,看自己做在包上的标记,看见上面写了个“5”,不由惊道:
“咦,对了!不会是蒙的吧?”
李国助教过林福如何计算经纬度,自然也就教过他阿拉伯数字。
所以他才会在布包上用阿拉伯数字做标记。
这种布包就是平面剪裁的麻袋式样,空的时候,摊平了也就差不多是一张a4纸那么大。
当装的东西少的时候,要打开到可以轻松取出里面东西的地步,就得把袋口卷起来。
这么小的袋子,当然不可能装下一整门炮的碎片,
林福只是把残留在原地的碎片每门捡了几片装来给大家看看。
所以袋子里还是比较空的。
而林福留的记号已经被翁翊皇在打开包裹的时候无意间给卷起来了。
因此若非像林福刚才那样刻意去翻开来看,别人是不可能看到标记的。
即使看到了,也未必就能理解其所代表的含义。
所以李国助绝不可能是根据林福做的标记做出的判断。
见林福怀疑他是蒙的,李国助轻笑摇头,也不辩驳,直接把指尖移到左边第二个布包上,淡淡地道:
“这包碎片属于第四轮第二次试射时,炸膛的那门泥模铸炮。”
林福赶忙翻看那个布包上的标记,看见上面写着数字“17”,不由瞪大了眼睛:
“又对了!这怎么可能?”
李国助这次连笑都懒得笑了,直接把指尖移到左边第三个布包上,说道:
“这包碎片属于第一轮第一次试射时,炸膛的那门铁模铸炮。”
林福赶忙翻看那个布包上的标记,看见上面写着数字“1”,直接震惊了:
“小少爷,你真是神了啊!”
至此已经可以确定,布包上的标记指的是,对应的火炮是在第多少次试射时炸膛的。
李国助嘴角一扬:“最后一个包里的碎片,属于哪次试射时炸膛的炮,应该不用我再说了吧?”
“不用了,不用了。”林福连忙摇手,认真地问道,“小少爷,你是不是有什么秘诀啊?”
李国助嘴角一扬,随手从1号包里取出一块碎片,指着边缘说道:
“你看,这块碎片的断口呈白色,说明它是白口铸铁。”
“这种铸铁很脆,几乎没有韧性,所以很难承受火药爆炸时的冲击力。”
“再加上这铸铁里的气孔也很多,炮管又不够厚,所以它就是第一个炸膛的。”
林福听的似懂非懂,主要是李国助刚才说白口铸铁和灰口铸铁的定义时,他并不在场。
不过他也没有提问,想让李国助赶快说其他包里的碎片。
李国助把手里的碎片放回1号包,又顺手从旁边的17号包里取出一枚碎片,说道:
“你再看这块碎片的断口,灰白相间,差不多七分呈现暗灰色,三分呈现白色。”
“这说明它是差不多快成为灰口铸铁的麻口铸铁。”
“灰口铸铁是一种比较柔韧的铸铁,对火药爆炸的冲击力有较强的耐受力。”
“而这块麻口铸铁比较接近灰口铸铁,故而韧性仅次于纯的灰口铸铁。”
“再加上里面的气孔比较少,所以它构成的那门炮才能撑到第17次试射时才炸膛。”
说完,他也不看林福的反应,直接把手里的碎片放回17号包里,又顺手从5号包里取出一枚碎片,说道:
“你再看这块碎片的断口,还是以白色为主,但里面却夹杂着极少量的暗灰色斑点。”
“就是这差不多一成的灰口铸铁让这门炮的炮身多少有了点韧性。”
“再加上这里面的气孔也比1号包里的碎片略少一点。”
“所以它才能撑到第五次试射的时候才炸膛。”
林福脸上露出恍然之色,连忙伸手从3号包里取出一块碎片,端详起来。
3号包里装的是第一轮第三次试射时炸膛的那门铁模铸炮的碎片。
李国助刚才唯一没有给林福分析的,就是这包碎片。
但既然另外三包里的碎片的归属都被他说中了,那这包碎片的归属自是不言而喻。
林福端详了那块碎片一阵,一脸疑惑地道:
“奇怪,这块碎片看着跟1号包的那块碎片也没多少差别啊……”
“它怎么就能撑到第三次试射才爆炸呢?”
李国助已经挨个看过四个包里的碎片,知道林福说的是事实,便笑道:
“那就是它上面的裂缝比1号炮上的少。”
喜欢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