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难道你还开始怀疑我的真实意图了吗?
李国助被他看的心里有点犯嘀咕,但很快就觉得是自己多虑了,便答道:
“三月初十左右吧,尽量在三月上旬到达。”
黄昭听了这话,不禁皱起眉头,抬手抵住下巴,又来回踱步了一阵,才放下手,颇为谨慎地说道:
“倒也不是不行……”
“但为了避免触礁,夜间行船必须远离海岸。”
“不过这样的话,我建议每艘船上都要配备至少3名舟师,轮流值班。”
“特别是晚上值班的舟师必须是经验最丰富的,这样才能确保我们不会偏离航线。”
“此外,三艘船还要在夜间隔一个时辰放一次火箭,确保船队不会走散。”
“这样日夜兼程地航行,应该可以在三月上旬赶到黑龙江口。”
“至于西河大岭的北麓,在下从来都没去过,真不敢把话说的太满。”
“还有就是途中万一遇到风暴什么的,耽误了航程,我也无可奈何呀。”
“诶,尽人事,听天命,黄大哥不必顾虑太多。”
李国助笑着摆了摆手,继续说道,
“每艘船配三个舟师不难,天文观测委员会的人可基本上都在船队里呢。”
“平均一下,每艘船配六个舟师都没问题。”
他前世是看过精确地图的,知道到了黑龙江口,离尚塔尔群岛也就不远了。
只要能保证三月上旬到黑龙江口,就能保证三月初十左右到尚塔尔群岛。
黄昭含笑点头,颇为兴奋地说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建议每艘船晚上至少配两个舟师轮流值班。”
“这样可以基本避免他们犯错的可能性。”
他当然知道天文观测委员会的人都在船队里,人数都超过18个了。
只是他知道这是个辛苦活,自己不想得罪人,所以要让李国助这个主任开口。
李国助好像没看出黄昭这点小心思,反而顺口说道:
“那就索性一艘船配四个舟师吧,平均分成两组,”
“一组白天轮流值班,一组晚上轮流值班。”
他也不想轻易动用所有天文观测委员会的成员。
倒不是怕得罪他们,而是因为里面有几个人是纯粹的天文学家,缺少航海经验。
虽然不得已的情况下也能顶一顶,但总是没有专业的舟师让人放心。
黄昭点了点头,脸上却明显透着疑虑,仿佛自言自语地道:
“我注意到永明城一带近来渐渐开始变得昼长夜短,白天已经略微超过6个时辰了。”
“根据地圆说推算,越往北,昼长夜短的情况就会越突出。”
“但白天沿岸航行,舟师的压力比夜间低的多,”
“要不白天每艘船就用一个舟师,晚上让三个舟师轮流值班吧。”
“晚上每个舟师值班时间越短,就越不容易犯错。”
李国助却皱眉嘀咕道:
“白天导航压力虽然不大,但让一个舟师连续工作12个小时以上怕也不妥吧……”
沉默片刻,他突然一摆手,斩钉截铁地道,
“罢了,咱们天文观测委员会全员上阵吧!”
“白天每艘船至少两人轮流导航,夜间至少三人轮流导航。”
“那几个没航海经验的观星者就安排在白天好了。”
“仁王号夜间的导航,就由咱俩再找一个人轮流值班吧!”
“哎呦,小少爷,怎么能让你熬夜呢。”黄昭慌忙摇手道,“还是另外找两个人跟我轮流值班吧。”
“诶,不就是熬夜嘛,没事。”
李国助摆摆手道,
“反正返程之前,唯一要做的就是确保航程不会超出预期太多。”
“去的时候辛苦一些,回来的时候就可以轻松很多。”
他才不怕得罪人呢,当海员哪有不辛苦的?
在大航海时代,当海员根本就是玩命的职业,辛苦跟生命相比算个屁。
懒惰的人、怕死的人就没资格当海员。
于是当晚,船队就按照两人商议的方案,开始日夜兼程地航行起来。
……
三月初八,船队终于到达黑龙江入海口。
望着西边那波澜壮阔的大江入海口,李国助终于松了一口气。
到了这里,离尚塔尔群岛也就剩一两天的航程了。
幸运的是,他们一路总算是没有遇上任何风暴。
其实春季本来就不是风暴多发的季节。
在温带海域和极地海域,风暴多出现在冬季的12月~2月之间。
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域,风暴在北半球多出现在夏季的6月~8月,及秋季的9月~11月,在南半球多出现在夏季的12月~2月。
这些天,李国助有时也会想,那四百建州兵会不会渡海去的是库页岛。
但几个小时前,船队经过鞑靼海峡最窄处时,他却是一点迹象也没看到。
要知道,库页岛与大陆之间的鞑靼海峡最窄之处只有7.3千米,而且就处在黑龙江入海口附近。
以建奴的航海能力,他们要去库页岛的话,肯定会选择那个位置渡海。
如果三月初在那里看不到那四百建州兵的影子,就说明他们渡海去的大概率不是库页岛。
这就更坚定了他去尚塔尔群岛寻找他们的决心。
过了黑龙江口,船又沿岸航行了小半天,便转过一个海角到了锡霍特山脉北麓。
沿岸向西航行到三月初十的早上,李国助终于在望远镜中看到了一座大岛的海岸线。
在它周围还有一些小岛。
李国助已经可以确定那就是尚塔尔群岛了。
尚塔尔群岛其实是俄罗斯给它的名称。
它原来的名称,其实叫格布特岛,是东海女真给它的名字。
格布特岛既是尚塔尔群岛的统称,也是大尚塔尔岛的本名。
“小少爷。”黄昭突然问道,“我们已经到西河大岭的北麓了,还要继续向北航行吗?”
“不……不用了。”
正在寻找建州兵踪迹的李国助有些心不在焉,
“继续往西航行,看到大陆以后就往南登陆西河大岭北麓,做些天文观测以后就返航。”
“诶,好!我这就去告诉大家。”
这个消息显然令黄昭很是高兴,
这些天他也确实够辛苦了,得知可以返航,又是一路顺风,的确是令人振奋。
喜欢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