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刘襄去世的消息就传遍了全国。
有人说他是郁郁而终,有人说他是病死,反正没人说他正常死亡。
刘襄才30多岁,之前身体好好的,任谁也不可能觉得他是正常死亡。
只有三巨头鬼魅一笑,不发一言。
刘章、刘兴居赶到封国,没想到却收到了大哥去世的消息!
更过分的是,二人前脚到,刘恒的皇命后脚就来了。
大概意思就是让两人安安稳稳的待在各自的封国里,再不老实,立斩不赦。
两人也只能将这份仇恨埋在心底,老老实实回到了各自的封国。
———————
继刘邦、吕后的令牌之后,苏云又拿到了刘恒的令牌。
凭借这个令牌,可以在宫中任意行走,想去哪去哪,侍卫都不会阻拦。
这令牌,谁用谁说好。
苏云持此令牌来到未央宫,刘恒正在大殿,忙着批改奏章,眉头紧锁,看样子心事重重。
这时候已经出现了早期的纸张,只是写起来没那么方便,远不如东汉时期那么好用。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张才开始变得好用,而且价格也变得亲民,开始在民间流传起来。
直到隋唐时期,不断的改进后,才广泛应用于民间。
因此,造纸术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代代积累的智慧。
因此,此时的朝廷已经有了纸张,只是用的没那么广泛。
苏云本来想建议刘恒建一些造纸作坊的,想找一些人不断的试验,看看能不能提前将改进的造纸术发明出来。
毕竟纸张很方便,如果能流传开来,也算是一件好事。
但此时事情实在太多,刘恒实在顾不过来,苏云也就没建议。
苏云走到刘恒身边,刘恒都没发现有人过来,一直在专注的批改着奏章。
这儿有天灾,那儿有人祸,就在刘恒继位的这半年里,汉朝到处都不太平。
刘恒重重地低下头去,心情很低落。
苏云开口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刘恒急忙抬起头来,强挤出了一丝微笑:“是云哥来了,快坐。”
等苏云坐好后,刘恒便开始倒苦水:“云哥,你说我是不是不适合做皇帝?
登基才不到半年,天下却到处都不太平。
蜀郡一带天降陨石,正砸到城市中央,砸死了不少老百姓。
吴郡一带爆发了重大的瘟疫,死伤无数,吴地的老百姓不开化,将瘟疫的爆发归结于朝廷不仁,竟然起来闹事;
结果他们一聚集,感染瘟疫的人就变多了,死人的人也多了,起来造反的人就更多了,恶性循环下去,现在已经不可控制了。
我已经让吴王刘濞派兵镇压了,紧急控制住了当时的情况,可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你说,出了那么多事,是不是上天对我不满意,觉得我不适合坐这皇帝之位啊?”
他勤勤恳恳工作了半年,没有过丝毫的懈怠,结果上天给他降下了那么多麻烦,导致很多人对他的统治不满,到处怨声载道,对这孩子的打击还是不小的。
苏云现在虽然官拜太傅,在官职上远不如周勃的右丞相、陈平的左丞相,但是深得刘恒的信任。
刘恒才20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这种打击可了不得,很有可能把孩子打得不自信了。
现在对其他朝臣,刘恒根本不信任,也只有苏云能劝劝他了。
“恒儿啊,别灰心,你的能力实力都是有目共睹的,你看你进京城做的这些,普通人哪能做的到?
我私下和陈平聊过,陈平多厉害一个人啊!连他都觉得你有能力,有手腕,未来必定能成为一代明君,你咋还不自信上了?
这时候,百姓们饭都吃不饱,普遍比较愚钝,还相信这些鬼神之说,信天象预警。
要都靠天象预警,那太祖高皇帝就不用起兵了,等着被项羽打死就完了,哪还有今天的汉朝?”
苏云每说一句话,刘恒锁着的眉头就解开一点,看来每句话都说到了刘恒的心坎上。
给刘恒画了画饼,这小子的斗志很快就上来了,终究还是年轻好啊!
“现在要做的就是赶紧救灾,陨石也好,瘟疫也好,只要控制住,就是没问题的。
陨石倒没什么,就是怕有人趁机散播流言蜚语,现在要做的,就是赶紧让官府控制住民间舆论,安抚好受灾的百姓。
顺便全面免除蜀地百姓今年的税赋,包括土地税和人头税,加强对当地官员的监管,以免他们从中贪污。”
苏云边说刘恒边记,从中学习救灾的方法。
“吴郡是刘濞的地盘,刘濞此人生性残暴,又崇尚武力,怕是只会一味的镇压老百姓。
朝廷这边应该早做准备,明诏刘濞,让他先安住民心,不要一味的为了镇压老百姓而动兵。
对于已经造反的百姓应该严厉镇压,防止他们利用现在的乱挑事,没有造反的百姓应该免费救治,提供好的条件,让他们活下去,保证他们不会造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至于吴郡乃富庶之地,朝廷就算拨再多钱粮也会被刘濞贪掉,因此没必要拨太多钱粮。
朝廷应该下一道明诏,严厉申斥刘濞,此时他还不敢公开和朝廷叫板,只能按照朝廷的要求尽力救治。”
说完了对吴王刘濞的安排,苏云又开始说疫病的防治方法。
“一是防:瘟疫既然已经发生了,防止它扩散才是很关键,要想防止它扩散,就要建立完备的隔离措施。
民间的治疗手段又不完善,这个时候医术也不行,想要全面治疗瘟疫是很困难的;
因此,只能将受灾的地区隔离起来,防止它继续扩散。
二是治:赶紧调动各地的医师,查清是什么疫病,对症下药,能救多少人救多少人。
三是助:朝廷必须给他们提供免费的药物,给他们隔离的住房条件,愿意治疗的、没造反的百姓,必须保证将他们治好。
同时还应该派一些人去做好宣传,控制好舆论,让百姓知道朝廷没有放弃他们,从而打消造反的念头。”
苏云讲的很细,刘恒听的很认真。
他越来越觉得云哥无所不能,从心底里升起对云哥的敬佩。
而且云哥分析的很好,这些东西直接看书真的学不下去,通过云哥的分析,刘恒可以直观清晰地了解。
可以说,苏云有能力,才是让刘恒信任的重要原因。
——————
薄太后其实也来看儿子了,由于儿子和苏云在讨论朝政上的事,她就一直没有露头,但两个人商量的,她听得一清二楚。
薄太后没有再露面,默默地退下了。
当初儿子和苏云称兄道弟,她是不赞同的。
当时那个情况,刘恒要是和朝中大臣勾结太深,怕是自己多年的努力都白费了。
薄太后就想求稳,让儿子安安稳稳做个代王就行,不想让儿子卷入朝堂斗争中。
可儿子坚定地相信苏云,薄太后当时也没想到,这份信任,竟然改变了母子二人如今的命运。
薄太后是聪明人,从苏云给的两封书信就能看出,皇位能落到刘恒身上,苏云是出了很大力的。
再结合今天自己看到的,薄太后才明白,儿子的决定何等地英明……
……
喜欢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