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淳传旨,摆驾神机营。
夜色笼罩下的军营,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皇帝此行突然,并未提前知会,只带了贴身侍卫李连英和几名心腹,轻车简从,悄然而至。
神机营是新军试点的核心,操练新式武器,学习新的兵法战阵。
载淳对这支军队寄予厚望,然而今晚的见闻却让他心生寒意。
他亲眼目睹一名老兵对新入伍者百般刁难,强迫他们做一些毫无意义的杂务,言语间充满了轻蔑和侮辱。
新兵们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忍受。
载淳眉头紧锁,强压着怒火。
继续深入营地,他又发现几名士兵聚众赌博,喧闹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更让他震惊的是,在营房角落里,他竟听到几名老兵在议论朝政,言语中对改革颇有微词,甚至夹杂着对皇帝本人的不敬之语。
“哼,皇上又如何?还不是个毛头小子!”
“就是,这些新玩意儿,中看不中用!还不如咱们以前的刀枪棍棒来得实在!”
“嘘!小声点,小心隔墙有耳!”
载淳脸色铁青,李连英更是吓得浑身发抖,连忙上前想要阻止他们继续说下去,却被载淳抬手制止了。
“李连英,”载淳的声音低沉而冰冷,“你听到了吗?”
李连英战战兢兢地点头:“奴才…奴才听到了。”
载淳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寒芒。
“摆驾回宫!”他语气平静,却透着一股让人不寒而栗的威严。
回到养心殿,载淳一夜未眠。
他反复思量着今晚的所见所闻,心中波澜起伏。
他知道,改革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但军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却让他意识到,这场改革比他想象的还要艰难。
天色微明,载淳传召军机大臣和左宗棠进宫议事。
他望着眼前的众人,缓缓开口:“朕…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载淳目光如炬,扫视过殿内众人,沉声道:“昨夜,朕微服私访神机营,所见所闻,令人痛心疾首!”他将昨夜的见闻一一道来,语气中带着压抑的怒火。
“岂有此理!”左宗棠听罢,须发皆张,怒不可遏,“这些蛀虫,竟敢如此败坏军纪!皇上,臣请旨彻查此事,严惩不贷!”
“准奏!”载淳语气坚定,“不管涉及到谁,一律严惩!绝不姑息!”
左宗棠领旨而去,雷厉风行地展开调查。
不到三日,一批涉事军官便被查处,其中不乏一些位高权重之人。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
一些被查处军官的亲朋故旧纷纷活动起来,企图通过各种关系为他们求情。
载淳对此早有预料,他并未理会这些求情,而是下令将所有涉案人员公开审判,以儆效尤。
他明白,只有铁腕手段,才能彻底整肃军纪,为改革扫清障碍。
傍晚时分,御书房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几位朝中重臣,一个个面色阴沉,言语间满是试探与劝谏。
“皇上,张大人为国尽忠多年,此次事件虽有失察之责,但罪不至死啊!”一位老臣颤巍巍地跪下,老泪纵横。
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是啊皇上,王将军更是军中栋梁,岂能因一时之过就断送了他的前程?”
这些人,都是被查处军官的后台,在朝中盘根错节,势力不容小觑。
他们深知载淳年轻,企图用这些老臣惯用的伎俩,逼迫他收回成命。
载淳端坐龙椅之上,面无表情地听着他们的“哭诉”,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这看似漫不经心的动作,却让殿内众人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诸位爱卿所言,朕都明白。”载淳终于开口,语气平静得听不出喜怒,“但国有国法,军有军规,朕岂能徇私枉法?”
“可是皇上……”一位大臣还想再说什么,却被载淳打断。
“够了!”载淳猛地站起身,龙目圆睁,威严的目光扫视过殿内众人,“朕意已决,任何人求情都无用!若再有人胆敢阻挠,便是与朕作对!”
他语气坚决,不容置疑。
那些原本还心存侥幸的大臣们,看到载淳如此强硬的态度,顿时噤若寒蝉,不敢再吭声。
他们知道,这位年轻的皇帝,并非他们想象中那般容易掌控。
载淳缓缓坐下,拿起御笔,在奏折上重重地写下一个“准”字。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
那些被查处的军官及其后台,彻底失去了希望。
他们没想到,载淳竟然如此铁石心肠,丝毫不顾及他们的情面。
夜深人静,养心殿内,载淳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眼中闪烁着莫名的光芒。
“李连英,”他突然开口,声音低沉而冰冷,“你说,朕这样做,是对是错?”
李连英躬身答道:“奴才不敢妄议圣意。”
载淳嘴角露出一丝苦笑:“不敢妄议?朕看你是怕说错话,惹朕不高兴吧?”
李连英吓得浑身发抖,连忙跪下:“奴才不敢!”
载淳没有理会他,继续望着窗外,沉默良久,才缓缓说道:“朕…只是不想让他们失望……”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落寞,一丝无奈。李连英不敢抬头,更不敢接话。
突然,载淳猛地转过身,眼中精光一闪:“传朕旨意,明日午时,校场阅兵!”
校场之上,旌旗猎猎,杀气腾腾。
新军士兵身着崭新的军服,手持新式武器,排列成整齐的方阵,等待着皇帝的检阅。
载淳身着戎装,骑着高头大马,缓缓来到校场中央。
他目光如炬,扫视着眼前的士兵,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欣慰。
短短数月,这支军队已经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今日阅兵,朕心甚慰!”载淳高声说道,声音洪亮,响彻整个校场,“尔等都是大清的精锐之师,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朕希望你们能够牢记使命,刻苦训练,为大清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已的力量!”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载淳满意地点了点头,下令开始阅兵仪式。
新军士兵们操练着新式武器,动作整齐划一,气势磅礴,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载淳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暗自点头
阅兵结束后,载淳召集众将领议事。
左宗棠激动地向载淳汇报了新军的训练成果,并表示新军的战斗力已经远超以往。
“皇上,新军训练有素,士气高昂,足以应对任何挑战!”左宗棠信心满满地说道。
载淳微微一笑,说道:“左大人辛苦了,朕甚感欣慰。”
然而,就在此时,一名太监匆匆走进议事厅,向载淳禀报:“启禀皇上,太后懿旨,宣皇上即刻进宫觐见。”
载淳脸色微变他深吸一口气,对众将领说道:“诸位将军,朕先去一趟慈宁宫,你们继续商议军务。”
说罢,载淳起身离开议事厅,前往慈宁宫。
他心中清楚,一场新的风暴即将到来。
慈宁宫内,慈禧太后端坐凤椅之上,面色阴沉,一言不发。
载淳走进大殿,向慈禧太后行礼:“儿臣参见母后。”
慈禧太后冷冷地看了载淳一眼,说道:“皇帝,哀家听说你最近在搞什么军事改革,可有此事?”
载淳知道慈禧太后话里有话,他沉声答道:“回母后,儿臣确实正在推行军事改革,以期增强国力,保卫江山社稷。”
慈禧太后冷笑一声,说道:“增强国力?保卫江山社稷?皇帝,你年纪轻轻,口气倒是不小。哀家倒要看看,你究竟能搞出什么名堂来!”
载淳心中一凛,他知道慈禧太后这是在警告他。
他抬起头,迎着慈禧太后冰冷的目光,坚定地说道:“母后,儿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清的未来……”
慈禧太后猛地一拍桌子,厉声道:“为了大清的未来?哀家看你是为了你自已吧!”
载淳脸色一变,正要开口反驳,却见慈禧太后突然站起身来,走到他面前,目光如炬地盯着他,一字一句地说道:“皇帝,你最好记住,这大清的江山,还是哀家的!”
说罢,慈禧太后拂袖而去,留下载淳一人站在原地,脸色阴晴不定。
他紧握双拳,眼中闪过一丝寒芒,低声说道:“朕…绝不会让任何人阻挡朕的改革之路!”
突然,李连英快步走进大殿,在载淳耳边低语了几句。
载淳听后,脸色骤变,猛地抬起头,目光中充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你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