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挽清:同治盛世 > 第78章 商途铸辉煌

载淳策马扬鞭,一路疾驰,直奔京城近郊的兴隆镇。

兴隆镇是新商业政策试点的核心区域,也是他新政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到达兴隆镇时,载淳发现气氛异常紧张,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火药味。

新商会成立大会的会场外,聚集了一大群人,他们情绪激动,高声叫嚷着,似乎在抗议什么。

载淳眉头紧锁,翻身下马,快步走向人群。

他一眼就看到了人群前方的周商会会长,一个身材臃肿,满脸油光的老头。

他正唾沫横飞地煽动着周围的群众,控诉着新商业政策的种种“罪状”。

“皇上要断了我们的活路啊!”周会长声嘶力竭地哭喊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不能说改就改啊!”

人群中,一些原本支持新政的商人,此刻也开始动摇。

他们担心新兴商业的冲击,更害怕失去现有的利益。

陈丝绸商,一个在兴隆镇颇有影响力的丝绸作坊老板,此刻正一脸焦虑地站在人群中。

他原本对新政充满期待,但看到周会长声泪俱下的控诉,也不禁开始怀疑起来。

人群的骚动也引起了外国商人的注意。

林洋商,一个精明的外国商人,此刻正站在人群外围,冷眼旁观着这一切。

他试图从这场混乱中找到机会,为自已谋取最大的利益。

而人群另一侧,孙账房正焦急地劝说着周围的百姓,试图解释新政的好处,但他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嘈杂的喧闹声中。

他满头大汗,脸上写满了担忧。

载淳站在人群边缘,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

他的脸色阴沉,眼中闪烁着寒光。

他知道,这是守旧势力最后的反扑,也是对他新政的最后一次考验。

突然,周会长指着会场大门,高声喊道:“冲进去,砸了他们的场子!” 人群的情绪瞬间被点燃,他们如同潮水般涌向会场大门。

载淳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他猛地转身,对身后的侍卫沉声说道:“把大门打开!”

载淳站在会场门口,沉着地望着汹涌的人群。

侍卫们迅速将大门敞开,迎接他的到来。

周会长的一声怒吼,使得人群的情绪如同火山一般爆发,前进的步伐势不可挡。

然而,当载淳的身影出现在众人眼前时,整个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

他缓缓走向人群中央,脸上带着坚定而温和的笑容。

众人见状,不自觉地让出了一条路。

载淳站定后,高声说道:“各位父老乡亲,今日我来到兴隆镇,是为了和大家共同探讨新商业政策的好处,以及传统商业如何转型,以适应未来的发展。”

周会长见载淳如此镇定,心中不禁一紧,但他仍不甘心地高声喊道:“皇上,这新政策只会让那些新兴商人得利,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怎么办?”

载淳目光一凛,语气坚定地回答道:“周会长,我理解你的担忧,但时代在变,我们必须跟着变化。新政策不仅是为了新兴商人,更是为了整个国家的繁荣。我保证,新商会成立后,我们会为所有愿意转型的传统商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他的话语温暖而有力,让许多原本动摇的商人逐渐恢复了信心。

陈丝绸商看着载淳,眼中的焦虑逐渐消散,他低声对身边的孙账房说道:“或许,这位皇上真的能带领我们走向未来。”

载淳见大家的气氛渐趋平和,继续说道:“为了保证新商会的公正和透明,我决定,将周商会会长及其他顽固势力排除在新商会之外。只有那些愿意接受新思想、勇于改变的人,才能在新商会上占据一席之地。”

此言一出,人群中顿时响起了一阵欢呼声。

周会长面如土色,眼前的局势已无法挽回。

他咬牙切齿地瞪了载淳一眼,转身灰溜溜地离开了会场,周围的守旧势力也随之散去。

新商会在载淳的亲自护送下,迅速成立并发展壮大。

新兴商人们纷纷上前表示支持,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载淳站在台上,环视四周,心中的成就感难以言喻。

他的威望达到了顶峰,但他的心中却仍有一丝期待。

就在这时,一位身穿素雅长裙的女子缓缓走上台前,她手中拿着一幅精致的画卷。

载淳认出,那是他的妃子婉贵妃。

她微微一笑,高声说道:“皇上,这是臣妾亲手绘制的商业繁荣图,愿为您的新政献上一份贺礼。”

载淳接过画卷,眼中闪过一丝温暖的笑意,转身面向众人,郑重地说道:“各位,有此佳人相伴”婉贵妃缓款走近载淳,将手中卷轴缓缓展开。

那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商业繁荣图,精细的笔触描绘着商贾云集、货物琳琅满目的景象,象征着新政带来的蓬勃生机。

载淳的目光落在画卷上,又移到婉贵妃温柔的脸上,心中涌起无限爱意。

四目相对,情意绵绵,在众人的祝福声中,两人紧紧相拥。

孙账房手捧账册,激动地汇报着新兴商业的盈利情况。

“皇上,新政实施以来,当地商业盈利超过预期三倍!百姓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行各业欣欣向荣!” 这惊人的数字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振奋。

载淳龙颜大悦,当即宣布加大对新兴商业的扶持力度,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更多人参与其中。

消息传开,京城周边地区沸腾了。

人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仿佛看到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原本冷清的街道变得热闹非凡,商铺林立,货物堆积如山,到处都是一片繁荣景象。

曾经破败的作坊重新焕发生机,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生产着琳琅满目的商品。

就连那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传统商人,也纷纷改变主意,积极加入到新商会的行列中来。

陈丝绸商看着自家生意蒸蒸日上,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他走到孙账房面前,感激地说道:“多亏了皇上的新政,我的生意比以前好了十倍不止!我终于明白,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

夜幕降临,载淳站在皇宫的城楼上,俯瞰着灯火通明的京城,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他还有更远大的目标要去实现。

突然,一个黑影闪过,落在载淳身后。“皇上,有消息传来……”

载淳站在兴隆镇新建的望月楼顶层,微风拂过,衣袂飘飘。

在他脚下,一幅充满活力的繁华集市和拥挤街道的画卷展开,这证明了他新商业政策的巨大成功。

空气中弥漫着蓬勃发展的经济活力,与长期困扰该地区的停滞状况形成鲜明对比。

楼下人群爆发出欢呼声,声音回荡着传至他耳中,充满感激与钦佩。

他站在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之中,这一场景成为他在边远地区取得胜利的标志性画面。

然而,在成功的醉人香气尚未完全弥漫开来之前,新挑战的种子就开始萌芽了。

他推动中西文化交流计划的消息传入保守文人的耳中。

窃窃私语变成了嘟囔声,嘟囔声又变成了公然的谴责。

他们将其视为对传统的背叛,是对外国影响的危险迎合。

与此同时,有关西方潜在文化入侵的担忧开始流传,为已经熊熊燃烧的反对之火添柴加薪。

他要如何在这些险恶的局势中前行,在文化交流的益处与自身文化遗产的保护之间取得平衡呢?

回到紫禁城,婉贵妃轻轻在他面前放了一杯茶。

“陛下,”她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担忧,“学者们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了。”

载淳抿了一口茶,温暖在体内扩散开来,但却无法驱散即将来临的冲突带来的寒意。

他知道这项文化改革不会轻松。

商业改革就曾遭遇阻力,但这……

这不一样。

这触及到他们文化认同的核心。

突然,一名太监匆匆走进房间,他脸色因急切而苍白。

他深深鞠躬后才开口,声音近乎耳语。

“陛下,”他结结巴巴地说,“徐大臣请求紧急觐见。他……他声称发现了一个密谋反对您改革的秘密社团……”太监的声音逐渐减弱,眼中明显带着恐惧。

载淳放下茶杯,精致的瓷器与桌子碰撞发出声响。

他眼中闪过一丝危险的光芒。

“带他进来,”他命令道,声音低沉而平稳,这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他转向婉贵妃,嘴角浮现出一丝冷酷的微笑。

“看来,”他说,“我们的工作还远未结束。”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