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挽清:同治盛世 > 第111章 朝审农新,名震四方

宫墙高耸,红墙黄瓦,一路延伸,仿佛没有尽头。

载淳的脚步沉稳有力,踏在青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回荡在寂静的宫廷中。

他目光坚定,手中紧紧握着一份卷轴,那是新农作物和技术的详细资料。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他的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身后,富察氏的目光紧紧追随着他的背影,周围的官员们窃窃私语,好奇的目光不时投向这位年轻的帝王,他们都在猜测这次审查的结果。

金銮殿上,气氛庄严肃穆。

慈禧太后高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审视着底下的载淳。

文武百官分列两旁,屏息凝神,等待着这场审查的开始。

“皇上,这新农作物和技术,真如你所说的那般神奇?”慈禧太后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质疑。

载淳深吸一口气,展开手中的卷轴,侃侃而谈:“回禀太后,儿臣亲眼所见,这些新农作物产量远超以往,而且更能抵御旱涝灾害……”他详细地介绍了新农作物的优势和新技术的原理,数据翔实,逻辑清晰,令在场的官员们频频点头。

李农官站在一旁,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他为能够参与这项伟大的事业而感到自豪。

“皇上,臣以为,这些新农作物和技术确实利国利民,应当大力推广!”一位官员率先站出来表示支持。

随后,越来越多的官员表示赞同,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赞赏的神情,对新农作物和技术充满了期待。

“哀家明白了。”慈禧太后缓缓说道,她的目光落在载淳身上,“皇上,此事你做得很好。” 载淳微微躬身,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他转身准备离开,却听到身后传来慈禧的声音:“皇上且慢。” 载淳停下脚步,疑惑地看向慈禧。

慈禧的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哀家还有一事要与皇上商议……”

金銮殿的厚重殿门缓缓开启,载淳的身影出现在众人眼前。

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战袍。

殿外,富察氏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地绞着手中的丝帕。

看到载淳出现的那一刻,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顾不得周围宫人的目光,她提起裙摆,一路小跑着奔向载淳,泪水模糊了双眼。

“皇上……”她哽咽着,扑进了载淳的怀抱。

载淳紧紧地搂住她,感受着她的颤抖和担忧,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没事了,一切都过去了。”他轻抚着她的秀发,柔声安慰道。

周围的宫人太监们纷纷垂下眼帘,掩饰着眼中羡慕的神情。

帝后如此恩爱,在深宫之中实属难得。

翌日,朝廷颁布诏令,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农作物和技术,并对载淳大加褒奖,称其为“一代明君”。

一时间,载淳的威望达到了顶峰,各地官员纷纷前来朝贺,赞颂之词如潮水般涌来。

金銮殿上,载淳端坐于龙椅之上,接受着百官的朝拜,心中却平静如水。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他还有更重要的使命要去完成。

远在千里之外的田间地头,钱农民等人听到这个消息后,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仿佛过年一般热闹。

他们知道,有了这些新农作物和技术,他们再也不用担心饥饿和贫困,他们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好。

“皇上圣明啊!”周老农激动地跪在地上,朝着皇宫的方向叩首,浑浊的 李农官看着欢呼雀跃的农民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多年来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这比任何奖赏都让他感到满足。

就在举国欢庆之时,一位官员缓缓走到了载淳身边,低声说道:“皇上,臣有要事禀报……”

金銮殿上,气氛热烈而庄重。

载淳接受着百官的朝贺,赞誉之词如潮水般涌来。

然而,在人群中,户部侍郎陈大人眼露阴鸷,他轻咳一声,站了出来。

“皇上,臣有一事不明。”他拱手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敌意,“这新农作物虽好,但推广至全国,耗资巨大,国库恐难以支撑啊!” 殿内气氛骤然一冷,一些官员也开始窃窃私语,担忧的目光投向载淳。

载淳神色不变,嘴角噙着一丝淡笑。

“陈大人所言极是,然新农作物推广初期,朝廷只需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待丰收之后,农户自当回报,届时国库非但不会亏空,反而会更加充盈。”他语气平稳,逻辑清晰,令陈大人一时语塞。

兵部尚书王大人也站了出来,眉头紧锁:“皇上,臣也有一虑。各地气候土壤差异巨大,这新农作物是否都能适应?”载淳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份地图,上面标注着不同区域适宜种植的农作物种类。

“王大人请看,朕已命农科院根据各地情况,培育了不同品种的新农作物,确保各地都能受益。”他指着地图,侃侃而谈,展现出对农业改良的深刻理解。

王大人看着地图,脸上露出了钦佩的神情,默默退回了队列。

其他官员见状,纷纷对载淳的远见卓识表示赞叹。

李农官站在一旁,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没想到皇上对农业改良如此重视,心中的希望之火熊熊燃烧。

慈禧太后看着载淳,

随后,朝廷对载淳进行了隆重的嘉奖,赏赐黄金千两,绸缎百匹。

载淳谢恩后,当即宣布将所有赏赐用于进一步发展农业改良事业,在全国各地建立更多农科院分院,培养更多农业人才。

李农官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得难以自持,他快步走到载淳面前,深深鞠躬:“皇上圣明!臣定当竭尽全力,助皇上实现农业强国之梦!”他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夜深人静,载淳站在御书房的窗前,望着天空中闪烁的繁星,心中思绪万千。

他深知,农业改良之路漫长而艰巨,但他不会放弃,他会带领这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皇上,宫外有人求见,自称是……”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原本贫瘠的土地如今焕发出勃勃生机。

放眼望去,一片片金黄的稻穗迎风摇曳,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枝头,饱满的果实在枝头闪耀着诱人的光泽。

新农作物在各地茁壮成长,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丰收景象。

田间地头,农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他们忙碌地收割着丰收的果实,歌声笑语飘荡在田野上。

新技术被广泛应用,灌溉、施肥、除草都变得更加高效便捷,曾经的辛苦劳作如今变得轻松愉快。

百姓们对载淳感恩戴德,他们自发地制作了旌旗和牌匾,上面写满了赞美和感激之词。

他们聚集在道路两旁,夹道欢迎载淳的到来,欢呼声震耳欲聋。

“皇上圣明!吾皇万岁!”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载淳站在高台上,俯视着欢呼雀跃的人群,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感动。

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宛如神明降临人间。

然而,在荣耀的背后,载淳却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他敏锐地察觉到,在人群中,有一些目光并不友善,他们眼中闪烁着嫉妒和贪婪的光芒。

载淳的心中升起一丝警惕

富察氏站在载淳的身旁,她察觉到了载淳情绪的变化,关切地问道:“皇上,您怎么了?”载淳轻轻摇了摇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朕没事,只是有些累了。”他转头看向富察氏,

夜幕降临,皇宫内灯火通明。

载淳独自一人站在御书房的窗前,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思绪万千。

突然,一个黑影闪过,悄无声息地潜入了皇宫深处。

“皇上,宫外有人求见……”一个太监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