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使的到来,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载淳眉头微皱,来回踱步于富丽堂皇的外交厅内,脚步沉稳却透露出内心的焦躁。
厅内金碧辉煌,雕梁画栋,香炉中袅袅升起的檀香,却无法驱散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氛。
侍立两旁的宫女太监们,皆屏息凝神,低垂着头,仿佛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帝王的思绪。
外交厅外,传来一阵嘈杂的争论声,隐约夹杂着“丧权辱国”、“洋人蛮夷”等字眼。
载淳停下脚步
果然,不一会儿,以大学士倭仁为首的一众大臣,气势汹汹地步入外交厅,跪倒在地,高声说道:“皇上,万万不可与洋人谈判啊!此乃示弱之举,有损我大清国威!”
倭仁声如洪钟,慷慨激昂,唾沫星子四溅,仿佛要将满腔的愤懑都倾泻而出。
他身后的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一时间,外交厅内充斥着守旧派们义愤填膺的声讨。
载淳面色平静,眼神深邃如海,静静地听着他们的陈词。
待众人说完,他才缓缓开口,语气坚定而有力:“诸位爱卿的忠心,朕明白。然,时移世易,闭关锁国已非长久之计。唯有开放交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才能使我大清国力强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他的声音虽然不高,却掷地有声,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守旧派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语塞。
恭亲王奕訢站在一旁,眉头紧锁,目光闪烁,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载淳将目光转向他,缓缓说道:“皇叔……”
载淳顿了顿,目光落在恭亲王身上,语重心长道:“皇叔,您是朕的肱骨之臣,见识远胜于他人。您也曾主理洋务,深知我大清如今的困境。难道,您也认为闭关锁国才是正途吗?”
恭亲王奕訢闻言,心头一震。
他这些日子一直在观察载淳,发现这位年轻的帝王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懵懂的孩子。
他目光坚定,行事果决,隐隐透出一股帝王的威严。
他深吸一口气,躬身道:“皇上圣明!臣并非顽固不化之人,只是担心贸然与洋人谈判,会落入他们的圈套。”
载淳微微一笑,说道:“皇叔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正因如此,我们更要积极应对,才能掌握主动权。朕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定能化解危机,使我大清走向繁荣富强!” 他语气坚定,掷地有声,仿佛带着一股强大的魔力,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信服。
恭亲王抬起头,望向载淳,他终于明白,这位年轻的帝王,已经有了自已的想法和主张,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傀儡。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臣愿竭尽全力,辅佐皇上!”
此言一出,原本还在叫嚣的守旧派大臣们顿时鸦雀无声,脸上满是震惊和难以置信。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一向谨慎的恭亲王,竟然会如此干脆地站在了皇上一边。
倭仁脸色铁青,嘴唇微微颤抖,却不敢再多言一句。
此时,站在载淳身后的缪婉清
如今,终于得到了恭亲王的支持,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开始。
夜幕降临,紫禁城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
乾清宫内,灯火通明。
载淳斜倚在龙椅上,揉着眉心,脸上带着一丝疲惫。
富察氏轻步走到他身后,温柔地为他按摩着肩膀。
“皇上,您辛苦了。”富察氏柔声说道,眼神中满是关切。
载淳握住她的手,轻轻一叹:“朕没事。只是这外交之事,步步维艰,稍有不慎,便会落入洋人的陷阱。”
富察氏柔声安慰道:“皇上不必太过忧虑。您是天命之子,定能逢凶化吉,带领我大清走向强盛。”
载淳听着她温柔的话语,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紧紧握住她的手。
第二日,总理衙门。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载淳端坐在正位,目光炯炯地注视着下方。
谈判即将开始,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开始吧……”
檀香袅袅,却掩盖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
总理衙门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红木圆桌旁,大清官员与英国公使分坐两侧,一场关乎国运的谈判正在进行。
张总理衙门官员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手中紧紧攥着一方丝帕,几乎要将其揉碎。
英公使提出的条件苛刻至极,他仓促应对,言语间竟出现了一丝破绽。
“这么说,贵国是同意割让香港岛了?”英公使鹰隼般的目光紧紧盯着张官员,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
他的声音不大,却如同惊雷一般在张官员耳边炸响。
张官员脸色骤变,嘴唇颤抖着,却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他下意识地看向一旁的同僚,却发现他们也都面露焦急之色,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张大人,您刚才的表述,似乎有些不妥……”一位年轻的官员低声提醒,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英公使见状,更是咄咄逼人:“怎么?贵国莫非是想出尔反尔不成?我大英帝国可不是好欺负的!”他猛地一拍桌子,茶杯中的茶水都溅了出来,发出清脆的响声。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直沉默不语的李外交谋士突然开口了:“英公使,您曲解了张大人的意思。我方从未同意割让香港岛,只是就一些细节问题进行探讨。”他的声音平静而有力,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英公使脸上闪过一丝惊讶,显然没想到对方会如此迅速地反应过来。
他眯起眼睛,审视着李谋士,试图从他的脸上看出些什么。
李谋士不卑不亢地与他对视着,他条理清晰地解释了刚才的误会,并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巧妙地化解了眼前的危机。
中方官员们见状,纷纷松了一口气,看向李谋士的载淳嘴角微微上扬,他知道,这场谈判,还有的谈……
他缓缓开口:“英公使,今日天色已晚,不如……”
载淳缓缓开口:“英公使,今日天色已晚,不如明日再议?”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英公使深深地看了载淳一眼,心中暗自惊讶于这位年轻帝王的沉稳。
他原本以为可以轻易地在这个东方古国攫取利益,却没想到遇到了一个如此难缠的对手。
他微微颔首,说道:“也好。明日,我们再继续商谈。”
双方彼此打量,目光交错,空气中仿佛有无形的火花迸溅。
英公使的目光锐利如鹰隼,试图洞穿载淳的内心;而载淳则面不改色,眼神深邃如海,让人捉摸不透。
大清官员们一个个神情严肃,腰杆挺得笔直,仿佛随时准备迎接挑战。
载淳环视众人,沉声道:“诸位,我大清的国运,系于此一役。望诸君尽心竭力,勿负朕望!”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股帝王的威严,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一股压力。
夜幕笼罩下的使馆,灯火辉煌,觥筹交错的声音不时传出。
英公使与法领事相对而坐,脸上都带着一丝阴险的笑容。
“看来,这个年轻的帝王,比我们想象的要难对付得多。”英公使晃动着手中的酒杯,猩红的液体在灯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法领事轻笑一声,说道:“不过,他终究还是太年轻了。我们联手,一定能让他乖乖就范。” 他的
“合作愉快。”英公使举起酒杯,与法领事轻轻一碰,发出清脆的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