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穿越复兴大宋先娶寡妇皇太后 > 第 146章 杨太后见太皇太后

陆荣拽着张小姐冲进密道时,身后传来檀木珠迸裂的脆响。

九十九颗珠子在青砖地上弹跳,恰似当年襄阳城头霹雳炮的轰鸣。

金狼卫的弯刀砍在石门上,火星溅在张弘范临终前塞给女儿的枢密院令牌上,烫出一圈焦痕。

"陆将军看!"张小姐突然指着密道壁上的凿痕,那些深浅不一的刻线竟与虎符裂痕完全吻合。

陆荣将虎符按进凹槽,暗河闸门轰然开启,湍急水流中漂着零落的檀木珠,每颗珠面都刻着北斗星图。

三日后,杨太后宅院里,杨太后指尖抚过屏风上残缺的玉玺印痕:

"当年谢道清谢太皇太后用凤仙花汁混着金粉盖印,说这血色才是大宋的底色。

陆荣感受着掌心微凉的触感,忽然注意到屏风角落的梅枝纹路暗合北斗方位。

她突然攥住陆荣手腕,"弟弟,太皇太后和宋恭帝被元兵俘虏后,我听说她一直就在大都。

我想见见谢太后,如果有可能,我想请她回去你主持大局。

我不想被政务缠身,只想和弟弟在一起你侬我侬。

弟弟,你能不能让那个元人皇妃,打听一下太皇太后的消息。

不过,你见到皇妃时,切莫触碰她鬓边的金蝉簪——那是当年贾似道献给忽必烈的降礼。

"是贾似道用三百死士的抚恤金熔铸的。"

当陆荣来到元宫昭阳殿内,皇妃正在逗弄金丝笼里的蟋蟀。

看见陆荣回来,心生欢喜!

一把抱住陆荣,荣哥哥,你到哪里去了,现在才来!

陆荣轻轻抱着皇妃,看着笼子里的蟋蟀,自言自语道,"难道这就是金翅大将军"?

皇妃很是诧异,"荣哥哥连这个也知道?”

陆荣点点头,妹妹,我有一事还需要你帮忙!”

“哥哥,你我何必客气,但说无妨!”

“有一古人想见谢道清太后!”

皇妃轻轻地挥动玉手,示意身旁的侍女们退下。随着侍女们恭敬地退出房间,她那修长而白皙的脖颈间,一条璀璨夺目的珍珠项链突然间像是失去了束缚一般,猛地崩散开去。

一颗颗圆润晶莹的珍珠如断了线的珠子般纷纷滚落下来,它们沿着光滑的地面迅速滚动着,最终停在了那块华丽的波斯地毯之上。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散落的珍珠竟然巧妙地组合成了一幅完整的襄阳城防图!

“哥哥,什么故人要见谢道清,你以为谢道清还被囚禁在那冰冷阴森的冷宫之中吗?”

“其实忽必烈早就将她悄悄地藏匿起来了,我也不知在何处,荣哥哥,这位故人是谁呢?”说到此处,她微微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接下来的话语该如何说出口。

陆荣见时机已到,正好让她们姐妹相见,妹妹,这是杨太后,也就是你的姐姐要见你!

皇妃冰雪聪明,听陆荣一说,就已经明白杨太后和陆荣的关系。

“既然哥哥和姐姐想见谢太后,我这就让人去打探消息。借此机会,我也见见姐姐。”

皇妃和陆荣多日不见,如今见了,免不了一番恩爱。

不一日,皇妃探得谢道清和宋恭帝的藏身之处,传懿旨赐宴进宫。

谢太后和宋恭帝听闻后,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但又不敢违抗皇妃的命令。

谢道清和宋恭帝在太监的引领下,来到昭阳宫。

他们的心情格外沉重。他们知道,这可能是一场鸿门宴。

当他们来到昭阳宫时,皇妃早已等候在此。

她面带微笑,请谢太后入座。

谢太后施礼道,“皇妃娘娘,不知今日召见老身所为何事?”

皇妃笑而不语,只是示意众人先坐下用餐。桌上摆满珍馐佳肴,却无人敢动筷。

宋恭帝眼神中透着不安,悄悄看向谢太后。

此时,皇妃轻轻拍了拍手,一群舞女鱼贯而入。

舞女们轻纱曼舞之间,隐隐露出腰间的配饰竟是南宋旧物。

谢太后心中一惊,抬头望向皇妃。皇妃这时缓缓开口:“本宫知晓谢太后思念故土,今日特备此宴,也是想告诉太后,有故人想见太后。”

谢太后和宋恭帝面露惊愕之色,故人来到此处,肯定不是好消息。

谢太后定了定神,说道:“不知是哪位故人?老身实在好奇。”

皇妃盈盈笑道:“太后莫急,待舞毕便知。”

舞女们旋转的身姿如同风中花朵,一曲终了,舞女们悄然退下。

只见一人从幕后缓缓走出,身姿婀娜。谢太后定睛一看,竟是杨太后!

心中未免凉了!心想看来复国无望了!

杨太后快步走向谢太后,深施一礼,“见过太皇太后!”

谢太后一脸狐疑,“你如何来得此处?难道.....?”

接下的话不忍心说出去!

杨太后叹了口气,“太皇太后,说来话长!”

随将陆荣挽救大宋于危难之际说了一遍!

太皇太后听了,不由得满眼含泪,颤声说道:“果真如此,我大宋复活有望了!”

杨太后将陆荣唤出,太皇太后见到陆荣如天神一般,拉住陆荣的手欣慰道:将军果是天人之姿,蔚然有太祖之风,则我复国有望了!

太皇太后又激动又疑惑,不知道皇妃如何肯帮大宋君臣?

看出太皇太后的疑惑,皇妃娘娘红着脸说道,太皇太后,如今我和杨太后姐妹相称,我们姐妹共侍荣哥哥!

太皇太后恍然大悟!连声称好!

陆将军,你于国有功,该当如此!

杨太后将血梅屏风献给太皇太后。

谢道清抚摸着血梅屏风,突然用指甲刮下一片朱砂:"当年文丞相在五坡岭被俘前,曾在崖山礁石下埋了..."

话未说完,赵?突然抽出弯刀砍向屏风。

刀锋过处,屏风夹层里飘出半张焦黄的《乞粮奏折》,正是张弘范当年被朱批"妄言惑众"的那封。

谢道清拾起奏折轻笑出声,笑声里混着泪:"如今这'妄言'倒成了救命符。"

杨太后施礼道,还请太皇太后回去主持大局!

谢道清摇摇头,忽然袖中滑落半块凤钮玉玺,印面赫然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却是传国玺的篆文。

陆荣突然想起张弘范密道里那些檀木珠上的星图,九十九颗珠子对应的正是玉泉山关帝庙到传国玺埋藏处的方位。

谢道清凄然道:"老身与官家,便是大宋最后的祭品。"

谢道清将玉玺按在杨太后掌心,印钮突然弹开,露出暗格里三粒猩红药丸,

"这三颗毒药丸,本是给张世杰、陆秀夫和我的..."

她突然剧烈咳嗽,指缝间渗出的血竟是诡异的幽蓝色。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