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承,你想走的话也不必自贬到这种地步。”
第145章
“自贬?你真当我还是什么算无遗策的诸葛吗?那我为什么会在自己的帐篷里把自己弄到被一个莫名其妙的男人用了强又差点被杀了的境地?人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可现在我自己站的那堵墙不但倒了,还连累了来救我的你!这样的我,真的还能算得上够格吗?”
“想想贺兰部吧,你当着这么多的人的面承认了你觊觎他们的第一勇士的女人,明天东部大人就会喜滋滋地来和你商量婚事了。还有刚刚那个出去的,明天我留宿你帐篷的事情就会传遍整个王庭部落。仅仅一个晚上,我就让你同时深陷在两桩巨大的丑事里,你真的觉得这是一个合格的谋士能做出来的事情?”
帐篷里烛光太暗,阿拓这时才看清诸葛承满眼的泪光。
“你告诉我,我到底哪里自贬了?!”
到了此刻,阿拓才明白,让诸葛承真正沉默的,不是世人对他们关系的恶意臆测,不是他不经意间对自己造成的伤害,而是他对自身能力产生的怀疑。
诸葛承这样一个把先祖的荣誉看得比什么都重的人,也深信自己能像曾经的武侯那样掌握身边一切大小事情与人物的变化,这是他能傲立于世的筹码和根本。而如今,一个莫名其妙的胡人用他完全出人意料的行为方式打破了他的这种自信,而诸葛承料敌不足在先,处失当在后,最后造成了一个灾难性的后果却要由阿拓来全部承担。
今天的发生的这一连串事件,完全违背了一个军师所应该做到的一切。于是开始质疑自己能力的诸葛承继而开始质疑自己的资格,诸葛承比起阿拓这个应该在“主公”位置的人更不能容忍他自己的失败。
“据我所知,武侯他本人也不是没有失算过。”
阿拓只好举出当年诸葛亮的失误来安慰诸葛承,他本人其实并不会因为那个失误而改变对诸葛亮的总体评价,毕竟哪怕是诸葛亮也只是个人而不是神。是人就会犯错,多点少点而已。
如果身为一位君王,以为找到一个诸葛亮那样的当世无双的辅佐人才,就可以把一切丢给对方,从此解决所有问题而自己可以撒手不管的话,那这种君王不过是在挥霍自己的好运罢了。
君王和辅佐者就像是一对合作伙伴,如果当辅佐者的偶尔失算了,那么就该由当君王的想办法来弥补或者干脆承受。如果仅仅一次的失败就会让君王一蹶不振的话,那这样的君王本身恐怕就欠缺资格。
“失算了就失算了,那又能怎样呢,我们再想办法就好了。”
阿拓走上前用双手捧起诸葛承的脸颊,这会的他虽然满眼含泪,却终究还没开始哭,阿拓想着自己应该趁他真的哭起来前做点什么,用来转移一下他的注意力,要不然待会这个场面就会很难看了,而他也会跟着很心痛就是了。
“阿承,就像你刚刚说过的那样,我这下看起来不得不娶自己的小姨娘了,而且贺兰部不会允许我只是将她娶回来然后冷落她的。”
“嗯?”诸葛承因为这个突如其来的姿势而脑中一片空白,只是本能地跟着回应了一声,但是他的眼泪倒是真的和阿拓期望的那样收了回去。
“这种事我连我母亲都不能说,毕竟那是她的亲妹妹,但是我是真的不能让她成为我长子的母亲,那样真的遗患无穷。所以我只有你了,阿承,你得帮帮我。”
225.
对于那个姿势下的阿拓的请求,诸葛承稀里糊涂地应下了,然后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方才答应了什么。同样的事情如果放回汉人这边来比照的话,那就等同于诸葛承答应了阿拓要去干涉他的后宫,连带着操纵太子的出生。
于是诸葛承肉眼可见的更加愁苦起来。
“我不该答应你的。”诸葛承虽然嘴上抱怨,却终究没有拒绝,他只是烦躁地在阿拓的帐篷里来回走着,顺便想想有什么其他可以作为替代的方法。
“别这么来回走了,晃得我眼都晕。”阿拓这会已经坐到了自己的床榻上,他随手拍了拍身边的位置。
“过来一起坐会吧。”
因为自己答应了要干涉人家的后宫而愁苦万分的诸葛承,却在听到这种要求后又很自然的在阿拓身边坐好了。
“你得帮我的,毕竟我儿将来是要叫你相父的,你难道就忍心看着他一辈子带着一个背德的出身然后做他的王吗?你可想而知,那些汉人们会怎么嘲笑他。”
阿拓干脆来了个得寸进尺,在诸葛承在他身边坐下后顺势歪过脑袋靠在了对方的肩膀上。而诸葛承虽然在阿拓靠上来那一刹那身体僵硬了一下,却还是自觉地调整了个角度方便阿拓能靠得舒服点。
“我还没打算当你的宰相,所以不能叫相父吧。”
那个称呼里一共就两个字,诸葛承拒绝了“相”却没拒绝“父”。
“那就叫亚父,这就怎样都错不了了。”听明白了的阿拓开心地笑起来。
“我也不会独占你的便宜,让你儿子叫我父王可好?”
对于阿拓的提议,诸葛承沉默着没有回应,而阿拓也不在意,自顾自地在那里规划着未来。
“然后你应该再有个女儿,我就让我的儿子娶她,这样等到他们有了儿子的时候,那就是真正的我们俩的孙子了。”
诸葛承微微转头瞥了阿拓一眼,这会靠在他身上的新王已经眼睛半闭了,大概缺乏诸葛承的全力帮助,一人处整个部落的事务的阿拓积累了相当程度的疲劳。偏偏这样劳累的阿拓还要时不时地应付那些被送进王帐里的女人们,真是一刻都不得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