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夫妻温馨的聊着天,亲昵地拿着上节课学的稀罕物音标来念了会。
不怪夫妻两个听着语文课,从期待、认真,变得松懈起来。
此时方蜻正学到第一章“在山的那边”。
天幕上。
教室里书声朗朗。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哦,山那边是海吗?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可是……”
“在山的那边……”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注2]
语文老师心知这个并不是考试的重点考试内容,让初一九班的全班同学将内容念诵一遍,然后开始简单分析一下诗人对山那边的情感,就直接开始下一篇。
林幼玉:“……”
方蜻,你们到底在学什么东西?
这个文章,浅显直白,顶多就是一篇情感真挚的随记,你们怎么还专门拿来分析人家写这个时什么心情?
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
女人更是轻中之轻。
林幼玉以女童之身,进入一群男人的科举比赛官场升迁规则中,以真才实学得到考试好名次,杀出一条路……
虽然这条路很快就因为这些游戏规则里完全没有给女人留位置,使得林幼玉不得不黯然退场,但她学的东西和天幕语文上的课本比……
难了很多。
她情不自禁地拿天幕和自己做对比,越对比脸越黑,最后索性不看天幕了。
……在她心情变好前!她暂时不想看了!
方蜻跟着老师的话写了两句笔记,再把书上的关键词提示画个笔记。
老师和学生们都如此速度的过了这篇,毕竟,都心照不宣它考不了多少分。
第35章 走一步,再走一步
方蜻已经不是第一次考试的小白了。
老话都说, 一回生两回熟,按照她的年纪来说,她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 再到初一,大大小小的考试已经经历了n回……
考了这么些年, 对于应试考试,她勉勉强强也是个老手了。
像是选择题和古诗背诵填空部分, 分加起来也不会低, 要是丢分,东丢一点西丢一点可能最后就不及格了……
但,语文考试的拿分,大头还是在于阅读理解部分和作文。
又何止是语文。
方蜻目前还处于初一阶段, 她平时会遇到的所有考试, 老师们差不多都是这样出题来考的, 总有个分布规律。
语文老师在讲台上开始讲第二篇了。
“来, 同学们, 我们来给这篇文章分段, 一共是?”
他随手点了一个脑袋往后转的走神倒霉蛋。
“来,展志文, 诶对就是你,展志文你看这篇文章分成了几段啊?来回答一下。”
方蜻看着语文老师拿着写着全班名字和学号的点名硬纸, 庆幸点的不是自己的名字,但是又觉得, 这么简单的问题, 就算是点了自己的名字, 也完全不是问题啊!
轻轻松松就答出来了!
但是展志文刚刚在转头和后桌人聊天,就得低头看下书。
他周围有人早早给段落标了数字, 轻声气音说话:“23~段~~”
“23段!”
语文老师站在讲台上,天幕跟着他的视角,往下看时对底下情况一览无遗。
所有围观天幕的人都能一眼看到底下的学生有哪些是在认真听讲,有哪些是在发散思维人在魂不在,交头接耳的更是一看一个不吱声。
这时,就有不少人看向那个“展志文”周围给他报答案的人!
东方朔叉腰等着看热闹:“喊那个报信的起来,也问他个问题,那么热心给人报答案,看他自己能不能答出来!”
语文老师……跳过了。
他让人坐下,面色如常的开始讲课。
上课嘛,难免会有分心的时候,人又不是机器,时时刻刻都完完全全集中着精神。
吓他那么一下,把人喊回来课堂里就行了。
不少人从课堂开始那一会,认识到语文老师的性格有点恶劣的人,这时都有种不知名的小小失望。
齐文宣帝高洋兴味索然,饮尽杯中美酒:“这天幕,没劲,没劲……来人……”
他是皇帝。
但高家的人脑袋都有点疯病,他好杀人,以此为乐。
宫人战战兢兢按照皇帝的命令取来了宝剑,下一刻,高洋就拿着宝剑将奉上剑的宫人杀了。
巍然皇宫,传出他一人的大笑!
高洋的皇后李祖娥赶来时,皇帝高洋所在那处,地面已经满是血迹,他看向美丽女人,说不出是清醒着还是疯癫着,笑着招呼,“你来啦。”
李祖娥不知道这种日子什么时候到头。
方蜻正认真听课。
天幕对准了她和初一九班其他学生翻开的课本。
语文老师喊着几个同学来站起来分别念课本几个段落,那些或男或女的朗诵声音就成了背景音。
未免别人在念,其他人不听……语文老师露出了一个笑。
他只点了第一个人。
第一个人念完,可以随意从全班人中点一个念第二段!
他将讲台上那张写着所有人学号姓名的卡纸递给站起来的同学。
九班的学生们精神起来了!
围观天幕的人也精神起来了!
来来来,看看下一个被点到名字的人脸上是啥表情!
林幼玉:“走一步,再走一步?”
真是奇怪的文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