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豹。”林岳开口道。
“末将在。”
“若今夜北真发兵,不要急着抵抗,把他们放进来。”林岳道,“接着左右两侧夹击,你再从后面堵住他们的退路。”
“是……大帅,你咋知道他们会从我守的地方攻进来?”
第21章 和战
莲州来的军报递到了枢密院,彼时知枢密院事蔡康元已经走在下值回家的路上,被从办差处奔来的小吏伸手挡路拦了下来。
自嘉宁年间,大周军事重心便尽数移向兵部,当时朝廷便曾议过是否要将枢密院与兵部二者合为一体。因嘉宁帝不愿更改祖制,枢密院才保留下来。
来到太和年间,前几年战事不断,枢密院与兵部共掌兵事。太和七年两国停战和谈,战事一了,枢密院便再次渐渐闲置下来。
蔡康元在太和八年升任知枢密院事,看中的就是职位高又清闲,他在这个位子上坐得优哉游哉。
原以为能一直保持这份悠闲到告老请辞,这份军报就像是万里晴空下的一声惊雷,劈裂了天穹,也几乎将他劈晕过去。
蔡康元甚至一时没能反应过来他接下来该做什么。
“进……进宫!”他扶稳官帽,大吼一声。
轿夫抬着轿子往皇城去,又听轿帘被大力掀开,蔡康元急声道:“先去次都堂。”
……
“木相!”
六月的天,蔡康元跑的官袍都湿透了。
“何事如此慌张?”木嵩对这个听话又没什么野心的亲家态度一向和蔼,“蔡兄慢慢说。”
“打……打起来了。”蔡康元将军报塞到木嵩手里,“莲州,打起来了!”
……
“依照军报所说,是北真先行撕毁停战协定,出兵攻打莲州。莲州守备军反击,双方在交界处发生激战。”谢显将最新得到的消息传给木良漪,“第一封军报算是捷报,莲州军歼灭加活捉北真先锋部队两千人,还俘虏了他们的主将秦虎。”
“不得不说,阿良送给本王的这只耳朵着实好用,头脑聪明,办事利落。”
谢显亲自将茶放到木良漪面前:“下头新送来的紫笋,尝尝看。”
木良漪捧起茶盏,轻啜了一口,然后道:“官家的态度呢?”
“自然是不想打。”谢显道,“也不能打。以大周目前的国力,对上北真无异于以卵击石。”
“官家已经派知枢密院事蔡康元亲自前往莲州督军,以防林岳不顾实际冒然激进,彻底坏掉两国和谈的可能。”
“几时喜欢戴络子了?”
“看着有趣,戴着玩儿。”木良漪将裹着圆珠的络子放下,它垂至腿侧,下方的穗子晃了两晃。
“不是活捉了对方的主将吗?那个叫秦虎的。据说还是北真军中一员骁将。”
“是北真摄政王秦邕的第三子,母亲出身贵族,他自己也争气,所以十分受宠。”谢显道,“这次这么轻易被捉到,大抵是轻敌所致。”
“总之这是件好事,有秦虎在手,我方使臣在谈判桌上便多了一个有利的筹码。”
“殿下也觉得林岳一定会败吗?”木良漪问谢显。她声音轻,语气也轻,像是在讨论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若是他能乘胜追击夺回失土呢?急着和谈,岂不亏了?”
谢显闻言认为木良漪是在说笑,便笑出声来:“若是能胜,你我此时便不在永安了。”
“朝中那帮老头子整日喊着北伐,但你要他们带兵去打,看他们有一个敢去的吗?还于旧都,三尺童子都知道何其艰难。他们一味揪着大周与北真有世仇不放,认定求和为辱,在本王看来皆是抛时势而执义理,只因厉害与他们无关罢了。空喊口号以邀美名,实则大言误国。”
木良漪面上仍淡淡的,看上去对于是战是和都不关心。
她再次执起络子,将其中的珠子掏出来,捏在手里把玩。后方的烛火轻轻打在她身上,在小几上投射出淡淡的影子,鬓发刚好压住谢显的茶盏。
谢显的手放在茶盏旁,像是在抚摸她的鬓。眼中含着痴迷。
“王爷。”贴身小厮敲响了房门,站在外面道,“王妃过来了。”
房中静谧的氛围忽然中断,谢显面上露出明显的不悦:“本王不是说了不许打扰,她来干什么?”
“说是世子发了高烧,哭闹着要见王爷。”
“我该走了。”木良漪起身,青儿将帷帽递给她。
“放心,没有我的命令,谁都进不了这个院子。”谢显安抚道,“不必害怕。”
木良漪轻笑,也没说到底害不害怕,将帷帽系好之后,道:“若非有急事,以后还是老地方见吧。”
说完不待谢显回话,便带着青儿向外走去。
候在门外的小厮为她将门打开。
谢显也跟着走出来,因为相处被打断而不愉,但面对木良漪仍温柔待之:“我送你出去。”
这座院子开着一道隐秘的侧门,出去后是一条仅容单人通过的狭窄小巷。从前无人走过,是为了木良漪而打扫出来的。
谢显目送着木良漪的身影消失在小巷尽头,才转身回去。
木良漪带着青儿从狭长的小巷出来,又走了一段路,才来到停在街头的马车旁。
“姑娘,有人跟着咱们。”青儿扶着她上车。
“大约是廉王妃的人。”木良漪道,“打晕就行。我在贾楼等你。”
“是。”
……
“姑娘,那杨文德又来了,正在怜娘房中吃酒。”小二引着木良漪上楼,走的是楼里为了传菜上酒快捷而修的暗道,进出口都在不显眼的拐角,寻常客人不会从此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