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GL文 > 磨镜 > 第254章

“不回来了。”她道,“不回来也好。”

青儿当然知道这话什么意思,忍了忍,但还是没忍住,咕哝道:“难道以后都不回来了吗?”

木良漪去开匣子的手一顿,似是想起了什么,接话道:“真是这样的话,也好。”

青儿闻言眸光一变,抿紧了嘴唇。

“师父很快就会过来的。”她倔强地说。

木良漪将藏着信的竹筒放进匣子里,合上,落锁。

像是没听到她的话一样,没做回应。

“还有两年呢。”她像是生气木良漪不理自己,接着道,“两年,以师父她老人家的本事,能把大周、北真、西丘还有滇南以南的各个小国都走一遍。姑娘你急什么?”

傻丫头,哪里还有两年呢?

满打满算,也只剩下一年零两个月了。

不过她说两年就两年吧,木良漪不与她争——不争,她怕是都要偷偷抹眼泪了。

“咱们俩谁看起来更急?”木良漪故意曲解她的意思。

“你……”

“娘娘!”青儿的反驳被怜娘打断了。

她急匆匆地奔了进来。

“娘娘,兵部李尚书求见。”

……

“娘娘,刚刚接到莲州送来的军报。”李纲跑的气喘,“北真……动兵了。”

第151章 大义

正熙二年十一月二十三,北真骑兵夜袭莲州,莲州守备军奋力反击。

十一月二十五,繁城出兵直击黄石城。

腊月初一,李定山率军于宝州北边界迎战北真。

至此,南北全面开战。

腊月初五,齐辙登船,经东海北上再次出使安巴部。

腊月十六,韩遇春自海州返回永安,带来黄金五十万两,大米十万石。

“米粮已经通过运河往北去了,房娘子正在联合海州其他富商一同为边关的将士们赶制冬衣,之后也会通过运河运去襄城。”

韩遇春道:“房娘子让微臣替她带话给娘娘,说房氏合族感念娘娘当初救命之恩,眼下朝廷抗击北贼,若有需要,海州房氏愿献上全部家产支援边关将士。”

闻言,在座之人无不惊叹。

五十万两黄金已然是大手笔,这位房娘子的眼界与胸怀,实在叫人汗颜。几代人累积的财富,说捐就捐了。

“房氏大义,娘娘,此等人物,朝廷理当做出嘉奖。”林如晦激动道。

“臣附议。”于林甫道。

“立即拟旨传往各州,大力褒扬海州房氏善举。”木良漪道,“怜娘。”

“奴婢在。”

“去将我加皇后冠冕时用的凤冠取来。”

“奴婢遵命。”

众人疑惑,这个时候,取凤冠做什么?

“韩遇春。”

“臣在。”

“你再跑一趟海州,替本宫将凤冠赐给海州房氏。”

“娘娘,这……是否不妥?”林如晦瞠目结舌。如此善举确实需要嘉奖,这是这奖励未免太重了些。

“娘娘,凤冠象征的是皇后身份,赐给平民……是否有失皇室威严?”

“并无不妥之处。”木良漪却道,“这顶凤冠,海州房氏当得起。”

林如晦看向于林甫,疑惑他为何不发言。

又看向木良江,见他也没有要开口的意思。

这……难道太后娘娘此举除了嘉奖之外另有深意?

林如晦不再阻止。

……

“乐时。”从垂拱殿出来,林如晦喊住木良江,“你且等等。”

“林相有何指教?”

“方才在里头,娘娘说要把凤冠赐给房氏,你为何不出来阻止?”

闻言,木良江露出一个若有若有的苦笑,而后道:“下官知道林相担心此举有损天家威严,但是若是嘉宁九年的悲剧重演,性命尚难保,何谈威严?”

“乐时,你……”林如晦被他如此大胆的发言吓到了。

“这话难听,但是实话。”木良江道。

“……也是。”林如晦讷讷道,“也是。”

“房氏虽富有,但一家之财要撑起一国之战,远远不够。”木良江似闲聊道,“大周,需要更多像房氏这样心怀家国大义的富商。”

林如晦一怔,瞬间明白过来——太后娘娘高明!

……

“怜娘,阿蕴他们过几天就要陆续来京了,我准备将孩子们安置在我从前住过的宅子里去。”

众人出去之后,木良漪就势歪在了软榻上,青儿替她抱来了被褥和靠枕。

“要是人数多,住不过来,就送到镇南王府去。”她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片刻前还不见疲意,此时却昏昏欲睡,“先紧着我住过的那座宅子安排。”

“孩子们住过去之后,除了找先生教他们读书,仆从负责他们的衣食住行,还要有一个管事的人好好看顾他们。他们的父母在边关抗敌卫国,将这些孩子托付到我手里,我理应用心养育他们。其他人我不放心,思来想去,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可是奴婢走了,娘娘这里怎么办?”怜娘目露忧色。木良漪的状况很不好,即便没有明确问过,但她朝夕侍候在她身旁,怎会没有察觉?

“我啊,我这里还有青儿啊。”木良漪笑着道,“你担心什么?”

“但是青儿一个人……”

“满殿的宫娥,哪里就累着她了?”木良漪由侧躺改为平躺,慢慢合上双眸,勾着唇玩笑道。

她虽然在开玩笑,怜娘却知道,这事已经定下,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她只能福身应道:“是,奴婢遵命。”

许久没听到木良漪的回应,抬头,看见青儿给她使眼色,还把食指放在了嘴唇边。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