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见了,觉得平嫔是个体贴之人。
但是陈嬷嬷知道,平嫔压根没多想,她想什么就说什么,想送人参就送了,似乎根本不知道德贵人的做派究竟为什么。
索性她只能点头道:“是啊,德贵人身子骨不好,主子就少去看她,免得她气晕气病了,还要赖在主子头上。”
平嫔深以为然地点头道:“我寻思着到底是一宫之主,德贵人身子骨不好,也不能不看顾一点。这样,我出钱让御膳房给德贵人做补汤送过去。”
陈嬷嬷听得咂舌,问道:“主子,送一两回吗?”
听罢,平嫔诧异地看了她一眼道:“一两回哪里够,补身子就得细水长流的,先每天送一蛊补汤。什么时候德贵人好了,什么时候让御膳房不送了吧。”
反正她不缺钱,补汤还是送得起的。
陈嬷嬷想着平嫔真是大手笔,竟然让人每天给德贵人送补汤,那都得花钱打点的。
毕竟御膳房不可能凭空就给德贵人送补汤,汤里的材料都是好东西,都得另外花钱买。
平嫔愿意花这个钱,御膳房当然不会拒绝,每天颠颠让人送补汤给德贵人。
德贵人不想要,但是小宫女送补汤来,还是特地提着食盒一路走来,多少人都看见了。
平嫔体贴她,要给自己送补汤,德贵人要是拒绝,反倒不识抬举一样。
德贵人能怎么办,只好收下了。
她原本还觉得平嫔可能有不好的心思,送来的不是补汤,而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但是德贵人尝了一口,发现这些补汤是真材实料的,还都是好东西,一时怀疑平嫔是不是另外有后手。
她还以为送一天两天而已,谁知道御膳房每天都派人送来,一时之间后宫也都知道了平嫔对德贵人的这份体贴,私下也不由咂舌平嫔的大方。
僖嫔知道后也跟郭珍珠嘀咕道:“平嫔忽然这般体贴,我看着怪怪的。莫不是我以前误会平嫔了,其实她就是年纪小不谙世事,家里也宠过了,其实心思不坏,需要慢慢才能懂事?”
平嫔说话虽然不大好听,举止也有点孩子气,不怎么懂事的样子,却起码没害人的坏心思。
她估计见自己把德贵人气晕了,觉得德贵人身子弱,于是就自己掏钱给德贵人送补汤养一养了。
宜嫔皱着鼻子道:“平嫔这好心也是喂狗了,德贵人肯定不会承这份好意,估计心里嘀咕平嫔是不是打算在后边使坏,时刻防备着呢!”
“平嫔还不如不送,这么每天送一次,得花多少钱去御膳房打点啊!听闻那补汤不是放的人参就是当归,每天还不重样。”
“什么老母鸡汤,鲫鱼汤,还有猪蹄汤。其他就算了,这鲫鱼如今却不好弄,还得是新鲜的活鱼来炖。”
毕竟是夏天炎热了,活鱼送过来的路上不容易活,价钱就要拔高许多。
御膳房去外头采买,那就更不容易了,价钱可以说是翻上一番。
僖嫔也点头附和道:“平嫔这好心实在没必要,这钱还不如自个花了呢,何必给德贵人花?不过也是,德贵人只怕一边喝得美滋滋的,一边还心里嘲笑平嫔是个冤大头呢!”
德贵人是一文钱不花,就能用到御膳房每天送来的补汤。不但真材实料,还味道鲜美,想必心里都乐开花了,又暗笑平嫔傻乎乎的,花钱供着她吃喝。
正巧霍御医过来给宜嫔请平安脉,宜嫔就顺势问了此事:“德贵人的补汤喝着,会不会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霍御医也听说平嫔出钱让御膳房给德贵人每天送补汤的事,补汤还变着花样来,于是笑着说道:“娘娘放心,御膳房担心这补汤补过了不好,还特意先去太医院问过。”
御膳房也不敢随便送补汤,总不能好心办坏事,于是先请教过太医院,确认这些补汤对德贵人无害后才开始送。
霍御医又补充道:“直接用人参切片的话就太补了一点,所以用的根须,要更温和一些,比较适合德贵人如今颇为虚弱的身子骨。”
德贵人不管怎么说,如今掉了孩子又坐月子的时候,还是温补为好。
宜嫔面露诧异,平嫔这送的补汤竟然这般妥当,实在叫人挑不出毛病来了。
只是郭珍珠却注意到送甜汤来的小礼子,表情有点欲言又止的样子。
等霍御医把脉后,说宜嫔一切如常,被林嬷嬷送出去的时候,郭珍珠才开口问道:“小礼子刚才的表情有些古怪,是想到什么了吗?这里也没外人在,你随意说说就好。”
宜嫔好奇地看了过来:“小礼子对药膳补汤应该比霍御医更熟悉,是不是这些补汤不对劲?”
她一脸幸灾乐祸的样子,叫郭珍珠好笑。
小礼子却摇头道:“宜嫔娘娘,奴才听着这些补汤并没有任何问题,不是大补之物,反倒十分温和。”
宜嫔顿时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