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朕了?”
李德全笑眯眯道:“皇上如此高兴,奴才知道必然是好事。”
皇帝点头道:“确实是好事,还是大好事!真是天助朕也!你这就去叫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来御书房议事。”
李德全得令,很快吩咐小太监跑腿,去把两位大臣请了过来。
两人过来的时候心里有所猜测,果然到了御书房行礼后,就听皇帝开口说道:“郑经突然去世,如今他几个儿子正内斗,正是攻台最适合的时机。”
不用说,叫两人来,自然是调兵遣将,然后开始安排送粮草之事了。
之前不赞同皇帝收复台岛的大臣都被撤职了,这两人自然不敢有异议。
只兵部尚书疑惑道:“皇上,微臣记得郑经尚未年过四十,怎的忽然死了?”
是病死?还是被人刺杀死的?
不管怎么说,正值壮年的郑经忽然死了,确实对他们收复台岛十分有利。
这人手握大权,又相当聪慧狡猾,如果郑经还在,攻克台岛只怕要费劲功夫,还得耗费不少兵力不说,甚至要拖上不短的一段时间。
但是他一死,权力落在年轻的儿子身上,那就不一样了。
皇帝点头道:“福建那边打探的消息,说是郑经突然暴病而亡。临死前,他让长子继承。只是这长子为宠妾所生,继承家业后却没能服众。”
“他的手下就集结人手,诬陷他并非郑经亲子处死,如今由更年幼的次子继承。”
说到这里,皇帝嗤笑一声,说什么继承,长子不过十七岁,次子更是只有十岁。
一个十岁的孩子能掌什么权,不过是郑经这些手下的傀儡而已。
皇帝不由感慨郑成功和郑经都算是个人物,可惜人一走,子孙却不争气,无法服众甚至被弄死了,实在叫人颇为唏嘘。
虽说唏嘘,该下手却丝毫不手软,尤其皇帝绝不能错过这么好的时机!
这些手下只是一部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背叛郑经,让他的次子做傀儡。
此番内斗尚未结束,他们斗得越是厉害,无法拧成一股绳,就是最薄弱的时候,也是皇帝出手最好的机会!
两位尚书自然明白,这么好的机会不能错过,于是加紧商议起兵力和粮草之事。
姚启圣之前等待机会,一直训练水师,并没有落下。
施琅接手后,更是一刻不敢放松,随时就能出发。
幸好如今是秋收的时候,周边的粮草直接运过去,就不必再费心费时调配运送了。
商议到宫门都快落锁了,皇帝派人送去八百里加急的旨意,让施琅可以准备开始了!
这边皇帝又开始忙碌新一场的战事,却没忘记把仓库里剩下的一点御稻米给郭珍珠送去。
僖嫔见了,啧啧称奇道:“皇上对你真好,我原本想着皇上种的稻米都分完了,谁知道还有剩下的,都送你这里来了。”
郭珍珠笑笑道:“那天林嬷嬷担心我吃得多,很快要把御稻米吃完,劝我少吃点的时候,正好被皇上听见了。”
“皇上估计觉得今年吃完了,明年还种,没必要省着吃,听着怪可怜的。见我又喜欢吃,于是就把剩下的都送给我吃了。”
僖嫔听着就笑道:“你瞧着确实喜欢吃,每顿饭都吃这个,不带换的。”
闻言,郭珍珠无奈道:“还不是粳米和老米太硬了,我实在有点嚼不动。”
她也不知道旗人怎么那么喜欢吃硬米,就不怕咀嚼多了,这咬肌都要变得更发达吗?
还是说他们天生咬肌发达,才会喜欢吃硬一点的米?
不管如何,郭珍珠是吃不动的,只想吃软一点的米。
她们正说着话,宜嫔就过来了:“姐姐,额娘给宫里递了牌子,说是要进宫来见一见咱们。”
郭珍珠诧异道:“不是刚让人送来庄子上的瓜果蔬菜,怎么额娘还进宫来见咱们?”
一年最多见两回,这都第三回了,只怕郭络罗氏这见面的牌子要被打回去。
宜嫔却摇头道:“我也不知道究竟是何事,原本贵妃派人来说额娘最近进宫太勤快了一点。”
这就是佟贵妃委婉劝阻,顺带想要拒绝郭络罗氏这次的请求了。
“后来贵妃另外又派人来,说是皇上格外开恩,允了此事。”
郭珍珠眨眨眼,看来皇帝正巧在佟贵妃那边知道此事,心情不错就同意了:“那敢情好,咱们也算是赶上皇上龙心大悦的时候,又能见着额娘了。”
僖嫔在旁边也羡慕了起来:“谁家额娘能进宫这么多回,也就是你们可以了。”
换做她,只怕皇帝压根不会格外同意。
“皇上最近是遇到什么大好事了,心情这般好的?”
毕竟佟贵妃已经打回了要求,皇帝一般不会插手此事,免得佟贵妃这像是出尔反尔一样,影响了她的权威。
难得这次皇帝竟然破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