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 第91章 张士贵欺君正罪,仁贵奏请回乡

张士贵还未及开口辩解,尉迟恭已然怒不可遏,暴喝道:

“呵唷,张士贵你这奸贼!你竟欺我功劳簿上未曾详写文字,妄图瞒过诸多战功,此乃欺君之罪,罪之一也!”

徐茂公亦上前启奏道:

“陛下,这张士贵狼子野心,竟将驸马薛万彻打箭身亡,致使其无辜丧命,事后还将白骨烧化,编造谎言欺瞒圣上,此乃罪之二也!”

朝廷李世民听闻此言,龙颜大怒,厉声斥道:

“竟有这等事!我儿无辜,惨死于这奸贼之手。你还私自开走战船,意图谋反,妄图谋害寡人的殿下,妄想在长安篡位。幸而有薛仁兄智勇双全,将你擒获关入天牢。如今罪行昭然若揭,你再无狡辩之理。这般十恶不赦之罪,莫过如此!” 言罢,当即降旨,命锦衣武士将张士贵父子绑出午门,碎尸万段,以正国法,而后前来缴旨。

锦衣武士领命,高声应道:“遵命,即刻便去捆绑张士贵父子女婿。”

尉迟恭素来心思缜密,见状便仔细观察捆绑过程,却见张士贵对着东班文武中一位头戴龙冠、身着黄蟒的人暗暗使眼色,侍卫捆绑时也松松垮垮。

尉迟恭心中明白,此人正是成亲王皇叔李道宗,他与张士贵有亲戚瓜葛,此刻竟在朝堂徇私舞弊,暗中搭救张士贵。

尉迟恭连忙俯伏在金阶之下,奏道:

“陛下,张士贵父子罪无可恕,若交由侍卫绑出,臣恐有奸臣暗中使计,放走张士贵,再以他人首级充数前来缴旨。不如由臣亲自手持先皇封赠的钢鞭,押解张家父子至午门外处决,如此一来,量他何人敢放走张士贵!”

朝廷李世民准了尉迟恭的奏请。

这一下,吓得张士贵面如死灰,浑身瑟瑟发抖。

李道宗见此情形,一时也没了主意,只得硬着头皮大胆出班,俯伏在金阶之上,奏道:

“陛下龙驾在上,老臣有要事冒死上奏,罪该万死。”

李世民问道:“皇叔所奏何事?”

李道宗回道:

“张士贵父子虽屡屡犯下欺君之罪,理当严惩不贷,但他们父子也曾为开唐社稷立下过一些功劳,多年来鞍前马后,辅佐江山。如今若将其满门诛杀,恐令其他臣子寒心。故而老臣斗胆恳请陛下宽宏大量,饶他一子性命,让其延续张家香火。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天子李世民念及皇叔求情,便准奏道:

“既然皇叔出面求情,那就饶他一脉,留下张士贵第四子。”

随即降下旨意,将张士贵第四子张志豹松绑,发配边疆为平民,其余人等则一律诛杀。

侍臣领旨,传至午门外,放了张志豹。

张志豹哭着与父兄诀别,而后被押解发配边疆。

后来,他的子孙在武则天朝中为官,与薛氏子孙争斗不断,此乃后话了。

尉迟恭依照君命,将张士贵父子女婿五人斩首于午门。

成亲王李道宗则将他们五人的尸骸妥善埋葬。

李道宗的宠妃张氏,乃是张士贵之女,容貌出众,早已被纳为正室。

她听闻父兄因与薛仁贵作对,被打死在午门,悲痛欲绝,对薛仁贵怀恨在心,发誓一定要设法报复,为父兄报仇雪恨。

李道宗百般劝慰,她才暂且在宫中安住。

此时,黄门官呈上一道湖广汉阳的荒情奏本,奏报给天子李世民。

李世民看完奏本,心情忧虑,说道:

“湖广遭遇如此严重的灾荒,若不加以救济,百姓必将陷入绝境,恐怕还会引发变乱。”

接着对徐茂公说:

“徐先生,烦请你前往湖广一趟。寡人拨出钱粮,你去周济百姓,安抚民心,此事至关重要,非先生不可。”

徐茂公领旨谢恩。

当日,徐茂公告辞天子,离开长安,径直奔赴湖广救灾,这一去自然不是短时间便能完成的事。

当夜,李世民退朝回宫,群臣也各自散去。

夜里,天子睡到三更时分,忽然梦见一尊金身罗汉,罗汉对他说道:“唐王,你曾许下一愿,如今国泰民安,为何还不来还愿?”

李世民从梦中惊醒,心中牢记此事,专等五更三点,便登殿上朝。

文武百官上朝参拜,山呼万岁之后,侍立两旁。

李世民开口说道:

“寡人当初即位时,天下财物匮乏,铸国宝都难以成功,曾借湖广真定府宝庆寺中的一尊铜佛,铸造成了国宝,得以通行天下。当时曾许下诺言,若收复辽邦,班师回朝,便要重修庙宇,再塑金身。不想如今已平安班师回朝,却因国事繁忙,将此愿遗忘。幸而菩萨显灵,昨夜托梦于朕。如今要拨出钱粮,重铸这尊铜佛,此乃大功一件。尉迟王兄,你替朕前往湖广真定府,一来完成朕的心愿,二来监督铸造铜佛,完工后回朝缴旨。”

尉迟恭领了旨意,辞别天子,出了午门,带着家将上马,早早离开了长安,前往湖广铸造铜佛。

这时,薛仁贵俯伏在金阶之下,奏道:

,!

“陛下,臣有妻子柳氏,一直苦守破窑,盼着臣衣锦还乡,夫妻团聚。臣自离开家乡,已有十二年之久,如今臣在朝中享受荣华,却不知妻子在破窑中如何艰难度日。恳请陛下恩准臣前往山西私下查访,将她接到京城,共享富贵。”

天子李世民听了,心中欢喜,说道:

“薛王兄功劳卓着,朕封你为平辽王,掌管山西,可自在安享。你不必再在长安随驾,朕命你衣锦还乡,先回山西。程王兄,你去绛州龙门县督造平辽王府,所需钱粮由朝廷支出,完工之后回朝缴旨。”

程咬金领了旨意,准备前往山西督造王府。

薛仁贵受封王位,心中欢喜不已,三呼万岁,谢恩之后,退出午门。

当夜,薛仁贵在公馆安歇。

次日清晨,备好船只回山西,百官出城相送。

薛仁贵登船后,三声炮响,号声响起,船只启航,离开长安,一路上威风凛凛,号带飘扬。

数日后,抵达山西。

三声炮响,船只停靠岸边。

山西合省府州县的大小文武官员纷纷前来迎接,献上脚册和手本。

一时间,兵马众多,盔甲鲜亮,众人都身着戎装,整齐列队在码头迎接。

薛仁贵见此情景,心中感慨万千。

回想起当初三次投军时,无人知晓,无人问津,受尽了苦楚。

如今身为王爷,文武官员都来迎接,风光无限。

他本想乘轿上岸,却又想到妻子还在破窑中,不知生活得如何。

于是心中盘算,不如在此处乔装改扮,扮成差官模样,上岸前往绛州龙门县大王庄,私下打探妻子的消息,然后再表明身份,也为时不晚。

薛仁贵主意已定,传令让大小文武官员各自回衙署处理事务。

众人齐声应诺,各自散去。

薛仁贵扮成差官,独自上岸,只带了一名贴身家将,家将背着弓箭,二人悄然前往龙门县。

天色渐晚,主仆二人在客栈投宿,一夜无话。

次日清晨,二人早早起身,离开龙门县,走了数里路,前方便靠近大王庄,只见

路上行人络绎不绝,来来往往。

自己与家乡分别十余载,这里的景象似乎并未改变。

当年的一切还在,只是不知破窑之中,自己的妻子是否还在苦苦守候?

喜欢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