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军事 > 活寡门 > 第 十二章 :生存与死亡(入土为安)

朱雀拥着周来往自个家里走去,脸蛋上早已灿烂如花。

劫后余生,她完全忘了以往的伤痛,忘了安慰其他受伤的女人。

唯有周来一步三回头,欲言又止。

朱雀扯着丈夫的胳膊径自离开了,洒一路欢声笑语,陶醉在久别胜新欢的喜悦之中,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朱雀第一时间告诉周来:“老公,猜猜,我给你准备了什么礼物?”

“准备什么礼物?寿衣?棺材?"

‘’哦,忘了问你,你的大肚子怎么‘削’了?我还没死,就想着改嫁了?!”

周来本来心情就不好!他深知这次得以死里逃生,是谁的以命相抵,所以说话啒啒逼人!

“老公,你说什么呢?怎么想到那里去啦?"

"三天前打台风那晚,也即是你出海的时候,我已为周家顺利延续香火,安全产下一名男孩,这是不是我们最好的礼物?

朱雀田螺不知弯里事,只知道老公能生还,那便是胜却人间无数!

"我已自作主张,给孩儿取名周汉,取意儿子长大后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也寓意父亲在这次海难中是条硬汉子,能坚强挺过难关,凯旋归来!"

"这不,这回真的梦想真成了!”

“硬汉?硬个屁,在伸手不见五指的茫茫大海里,风大浪急,只有等死的份!"

‘’要不是影哥舍已为人,你老公早就成了海底亡魂!“

朱雀与周来说话不在同一个频道上。

周来,三十开外,一米八的个头,消瘦,因此得名瘦猴,也因家庭贫穷而迟婚。

老来得子,又在这次有惊无险中平安归来,自然值得庆幸!

当第一眼看到襁褓中的儿子,不禁泪水纵横!

一边双手颤巍巍地抱紧儿子,对着红扑扑的脸蛋,臭着阵阵乳香的儿子猛一阵亲昵,发出嗞嗞的响声!一边喃喃自语:“儿啊,差一点我们就不能见面,阴阳相隔了!

好在影伯伯的舍已为人,才有今天的父子相逢!但却苦了他,苦了其一家人了啊!”

”若他有个三长两短,叫爸往后如何安生?!”

想到这里,不禁又悲从中来,空出右手猛地抹去涌出来的泪花……

老杨回家草草喝了一碗米汤,没有心思吃饭,便径直往周来家奔去。

几天来的滩涂搜索,范围扩大到三十几海里,把龙虎村所有滩涂翻了几遍,又扩大到其他邻村的滩涂。

每天早出晚归,依然毫无收获,心都提到嗓子上了,老杨心里知道,每推迟一天找不到海难者,对包括茜茜在内的所有家属,都是不可低估的损伤。

茜茜几天之间愁白了头,还有爬满眼角的皱纹,让老杨看在眼里,疼在心中。

老杨常常浮现兄弟吴帅临死的场景,他忘不了吴帅的嘱托,还有黄莲日夜伤心的啼哭。

她因伤心过度,奶水全无,侄子得靠儿媳妇欢谷代劳哺乳,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

五伍家情况也不乐观,凭孙英如何劝慰,家婆等不到儿子归来,整天喜怒无常,疯了似的,大哭后狂笑,听得让人浑身起疙瘩儿。

就像阴森森的白月光下,经过排排小山丘样的墓地,遍地森立冰冷的墓碑处,突然闪过身披白长袍的无头女鬼,哭笑之间,诉说不尽的冤情。

最要命的是白顺生的家,仅剩下妻子黄玲与年幼的儿子,整天以泪洗脸。

与她相依为命的家公,已年过八旬,本来就患有慢性哮喘,不料急火攻心,前夜就被一口痰给噎到了。

没料苦子心切,未及等到儿子归来的消息,他老人家从此驾鹤西归了。

任凭黄玲如何扯动家公,声声唤,声声哭,也唤不醒老人的离世,一家前后两条人命,欲哭无泪,祸不单行啊!

老杨越想越不是滋味,今天一大早起床,心灰意冷,未及洗漱,就在家的院子里扳着双手徘徊不定。

连巧秀实在看不下去了!

心疼地劝说老杨:我说老头子呀,大家的事虽然紧急,但你也得顾好自已这把老骨头吧?!

老杨无语,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心里不断质问自已,如何是好?

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打算调整下搜索方案,但急于知道现实又怕看到坏的结果,日子就在这心理矛盾中一天天过去。

今天周来的活命回来,让他深受鼓舞,有一个生的希望,也许便有第二条生的可能!

老杨不失时机地敲开了周来院子的柴门,打算再去了解下关于这次海难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只听得门吱嘎一声,打开院子门的是朱雀,她喜颜于色的表情充诉脸上,笑笑说道:”杨叔,这么早!干嘛来了?”

这话让老杨听后有些五味杂陈,心想:好了的伤疤忘了痛,自家的团圆固然高兴,但总得为那些前途未卜的村兄弟留些对生命的敬畏吧!

老杨没有回答她,沉默着与她擦肩而过,反剪着双手匆忙走进周来的住房。

朱雀望一眼吴杨的背影,心里纳闷,这杨叔是怎么回事呀?我又不得罪你,咋一大清早的,打招呼都不理人?!

周来看到老杨到来,也猜到他的来意,正与自已的想法不谋而合,马上放下手中的孩子,搬来凳子请老杨坐下来说,听他慢慢复述这次海上遇难的前因后果。

老杨坐不住了,站着张口直奔主题:“快告知你杨叔,你们是在哪个海域遇上台风的……”

老杨与周来朝村前大海奔去,相随还有瘪三等一共五个热心的兄弟,瘪三这次自告奋勇,献出自已家唯一一条出海谋生的木船,那是他哥生前捕鱼留下的家产。

瘪三这一义举,让所有随行的兄弟感动不已!

要知道,此次寻觅海难,若吴影他们不幸死了,得用这条船运尸体,这对农村人的风俗习惯来说是不吉利的,他们俗称忌讳!

即便是自家人也会考虑这点,即便迫不得已运尸,也会骗着买家不知情,第一时间处理掉这条运载过死人而存在忌讳的船。

而瘪三显然不相信迷信,不吃这一套,沿着周来指的方向——西岛附近海沟出事的地点进发。

瘪三双手有力地划着双桨,他是老杨的好哥们,也是忘年交。

与老杨吃在一起,有时睡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农事海事相互帮忙。

今年刚好二十七岁,还未成家。

他热心助人,七岁时因爬树不慎摔下来,刚好砸到了坐在树下石板凳上乘凉的老杨。

老杨成了他的肉垫背,他才免于摔死!

但被石板凳的边角擦伤了右边的脸颊,皮开肉绽的,经张大夫草药捣碎敷一周后好了,伤口留下一道四寸左右的疤痕。

又因在家排行老三而得名瘪三!

大姐早在二狗哥死之前就因病死了,没有留下一男半女,大姐夫也早已另娶,这头亲家便因树倒猢狲散,不再往来!

老杨被他不经意一砸,腰椎骨差一点点折断,整整卧床一个月,经张大夫细心用中药驳骨疗伤,外治内服三个月后才敢正常走路。

他从此落下腰痛的痼疾,天气一变冷就像收音机收到天气预报那么准确,患腰处隐隐作痛,又不禁想起与瘪三那一段伤痛的历史……

时间有如白驹过隙,眨眼间过去了二十多年,那个曾经的年少轻狂,爬树涉水的顽皮儿童也成长成青年人了。

这一摔,让他们成了不打不相识的朋友,没有年龄的隔阂,他们的关系比老杨与他的亲生子吴胆还亲。

瘪三出海时喜欢提高喉音的分贝,一条首来自海边人家自编自唱,经久传唱而不衰的赶海歌出自他的唱腔——

他的声音高亢而浑圆,年纪轻轻却饱含沧桑感!

这时,他正拉高嗓门,也权当是唱出对遇难兄弟的祈祷与对生还的企盼——

一送情哥到大桅边呀,叫哥天过别周喔船哎。

离开(个)亚妹心不免哎,个陈哎别离世无姻喔缘呀。

二送情哥到和头芯呀,金沟对落水流喔旁哎。

几多(个)时活对哥你讲哎,亚妹哎好丑要包喔藏。

三送情哥到和头舱呀,双眼流泪湿衣喔襟哎。

记得那送(个)情哥二人跪哎,跪在哎神公面前谢喔恩哎。

四送情哥到头局底呀,说话讲尽五更喔齐哎。

爹妈(个)要食茶同礼哎,无系哎单身寡仔任你施喔为……

海风喋喋不休地拂过老杨的脸庞,鬓角的白发往后抖动,一双凝视远方的望眼像雷达一样,坚定而透亮,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不断扫描。

和着瘪三这发自肺腑之言的苍凉唱词,在无垠大海上穿行,更让人感觉自已在这个世上的渺小,就像一个若隐若现的标点符号。

周来的小腿脚有些得嗦,越来越不听使唤,往事让他后怕,但脑海的场景不断涌现,捕鱼,遇风,沉船,落海,那刺耳的一声惨叫!

吴影伸过来的那个救命的舱盖板……

这一切的一切都将成为他终生无法磨灭的惨痛记忆!

瘪三的歌喉时而低沉时而高亢,让搜寻的长路具有岩跌起伏的从容,拉长的颤音穿透茫茫大海,穿透滔滔不绝的波涛,似乎在呼醒那些熟睡的灵魂!

形单影只的海鸥也声声嘶鸣,一遍遍翻飞于熟悉的一方天空,似乎在寻找往日一起嬉戏的伙伴。

阴沉沉的海面,木船不断向前,歌声压低了船弦穿过水路发出的声响,空留一尾长长的白色泡沫,如一声声心事重重连广宙的叹息,被远远地抛在身后。

船上个个神色凝重,像广场上一奠奠写意出海的雕像,一动不动。

只有瘪三不断摇动的双臂,那双听候使唤的木桨,才让人感觉空气是流动的。

刺骨的海风在一遍一遍地劲吹!吹得个个村民的头发凌乱。

快到了,周来发疯似的脱口而出,西岛海沟,老杨再熟悉不过,老杨出海也经常在这片海域捕鱼。

海沟就像大海的一条大动脉,是沟通深不可测伤心太平洋的一条支流,因为水位深,在浅与深之间,成为色彩偏深蓝的纽带,肉眼从海面上便可区分开来。

但至今没有谁给出正确的测量结果,只知道所有海鲜都在涨潮时从这里扩散开来,又从这里归入深深的伤心太平洋!

富贵险中求,越危险的地方,越有诱惑性,鱼虾越多,也是渔民光顾最多的地方!

这里突然水流湍急起来,瘪三明显加大了双臂的力度,脸也涨得通红。

突然间,大家都打起十二分精神,眼睛像搜索地雷一样,水深是无法用人工下去海底搜寻的,没有人能在海底忍住呼吸那么久。

没有氧气设备,只好用十字铁钩沉下海底,船上面连接的是长长粗糙的绳子。

老杨坐在船头,双手并用,一上一下利索地放下绳子,一直不断地往下放,依然深不触底,船在前进,绳子在下放,希望在拖动的过程中能触勾到他们意料之中的东西,但都徒劳无功。

周来建议到海沟风尾处那块滩涂看看。

老杨双手拍了一下自已的后脑壳:唉,我咋就忘了呢?!那块在西岛外围突出海面的山丘,被邻村的渔民称为西屏岛,面积不大,大约三千平方米左右,呈鞋底状,四面环海。由于风向与潮讯的作用,日积月摞,聚沙成岛。

西屏岛人迹稀少,偶尔有一两个赶海人匆忙经过,鲜有停留的。

这倒成了海鸟与候鸟的天堂,它们肆无忌惮地在树上筑巢,繁衍生息!它们成群结队在枝桠间任意跳跃鸣啾,旁若无人!

岛上原始森林茂密,各种奇花异果四季轮番登场,可谓鸟语花香。

树木种类繁多,有木麻黄,莺歌树等叫不出名的罐木丛及藤本植物,地上铺有厚厚的枯枝败叶,足足有二十公分的厚度。

这个岛似乎仅为一类人停留——死人!

对,死人,海难者,无论在周边哪个海域遇难,尸体都无一例外在这里出现。

但这次似乎有了变化!

因此,邻近的渔民对这个小岛心存忌讳,仿佛这里是天然墓园,鬼岛,平时鲜有人提及这个令人生厌的岛名。

老杨也忘记了,忘记了有个这样的小岛,以至几天的搜寻徒劳无功。

可偏偏就在这宽容的小岛上,不分富贵贫穷,位尊位卑,都海纳百川样,收纳了老杨他们想见又不想见的结果……

该来的终究要来,该面对的终究要面对,不管你愿不愿意!

……

老杨,瘪三及同来的村民赶在月上树梢头之前,在村北的墓场上,选择四块相邻的空地。

老杨略懂风水,这墓地坐北向南,前有海后有山,左右有两个小山丘如座椅扶手。

老杨反剪着双手,左瞧右看了半晌,叹服这实在是一块风水宝地,先人葬在此地,若千年后的下一代,将会出现上朝的文官武将!

大家挥动铁铲锄头,分工合作,挥汗如雨,一铲一铲挖出四座长方形墓坑,直至长宽深都恰到好处。

此刻的月亮已爬得更高,月光的银辉洒满墓地,乍一看,那高高低低遍布在大地怀抱的小土丘周围,杂草丛生。

每堆土丘都深埋一串伤心的故事,热闹走过场,寂寞身后事!

古今多少帝皇将相,包括凡夫俗子,轮番走上历史的舞台,又被毫无例外一一被历史所淘汰!

出殓的那天,四口大棺木齐刷刷出列。

那场景本村前所未有,千年一遇!

就连瘟疫流行的旧时代,本村也未曾发现这么多人一同出殓的情况。

这场景让人想起大清早出海,各位渔民都卖力地推动昨天搁浅在滩涂的木船,个个青筋暴露,血脉喷张,赤脚露膊,声声激动人心的吆喝,船像箭一样滑向海水中。

去征服水,征战海洋!不同的是两者的悲与喜,死与生!

其实生死自有定数,冥冥之中老天早有安排!生老病死,自有它发生的道理,可以淡然笑看人生,直面死亡。

硇岛的八音请来了,分别有管子,唢呐,海笛或梅笛,堂鼓或小鼓,箫,笙,大小镲,大锣或云锣等。

他们个个卖力的吹奏,有酸酸的口水从唢呐或海笛的大嘴巴里面流淌下来,让人感觉出他们对逝者的悲情感同身受!

众多的哀嚎汇聚成悲伤的河流,哭声震天,草纸打制的冥币满天飞,又纷纷坠落,随风飘逝。

每口棺材由四个壮汉抬起,前后各两人。

一条由家属与亲人送别长长的队伍紧随其后,家属披麻戴孝,身挂镰刀斧头,寓意为逝者披荆斩棘,开山劈地为逝者开路,以便顺利到达理想中的天堂。

每经过一条村道,村民均自觉在自家门口,为逝者送行,用木麻黄树叶燃烧,堆堆火苗窜起的刹那,暖暖的,寓意用点亮的火把照亮前路,让逝者一路好走!

更有荡尽阴气,让阳气复存的避邪之意!

将要下葬时,巫师作法,口中喃喃咒语,让送别者对逝者三拜九叩后才下葬,并嘱下葬时送别者要背对墓地,禁忌正眼观看下葬的情景。

送别者回家时,一些传统的动作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脱下送别的白衬衫,用柚子叶煮水拭擦双眼皮,要跨过火堆或用双臂抱大树后才能归家。

当然柚子叶是有专人在负责煮好派送到各个人手上,包括分发一些小额的钱币给送别的亲人们,用以取个好彩头。

而烧火堆送别者可以临时起意,自已找些柴草来烧,在来时的路道上烧,然后每个人轮流跨过炎炎烈炎,无论男女老小,均应环绕跨过火堆三次,脱尽铅华,寓意浴火重生!

俗语有云:生不要人死要人,通过送别场面的大小,可以窥见逝者生前地位的尊卑与家族的兴衰!逝者如斯,入土为安!而功过荣辱,留待后人茶余饭后的评说……

四口棺材中,却有一口是空着的,仅仅放了一些他生前的衣服。其中三口分别为王伍,白顺生及其父亲。

那天去西屏岛出乎意料没有找到吴影尸体,因为时间过去一周,依然杳无音讯,应该是葬身鱼腹或海底了!

因此算是死亡了,但最起码留下一个悬念,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让生在人世的亲人有个期盼,无法割舍,但愿在某个不经意的日子能平安归来!

长长送别的路上,长长送别的队伍,有相聚便有分离,从此荒山野岭上又多了几名冤魂,在一堆堆新土垒高的墓茔里,有一些人生的故事嗄然而止,从此阴阳两隔。

留给在人世间的亲人,是一段从熟悉到渐渐陌生乃至淡忘的过程。

原后在每个清明时节,又一次让人记起,又一次敲打亲人的泪点,洒一阵杏花雨。

随风摇晃的狗尾草,一岁一枯荣,它们是他们燃不尽的香火,任日复一日的斜阳一次又一次地梳描。

偌大一座墓地,笼罩在苍茫的夜色里,高低凸凹,旧墓新茔,不分位尊位卑,都以入土为安的方式,融入土地的根部,以另一种方式存在。

老杨忙活了一周,似乎此事有了一个终结,在转身离开墓地的一刻,卸下一身重负。

他微微隆起的后背,像一尾快要煮熟的龙虾。

反剪的双手紧贴着背,黑夜里,黑色帽舌下,一双因睡眠严重不足而布满血丝的眼睛,干涩涩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