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众说纷纭,有说李景隆身在建文、心在燕,也有记载称两人私交淡漠。
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勾当,李景隆是否特意暗中相助朱棣,没人能说的清楚。
但有一点是确凿无疑 —— 李景隆最终被朱老四圈禁至死。
单凭这铁一般的事实,他就不想和这浓眉大眼朱老四走到太近乎。
朱老四实在太像朱元璋了!
那份狡黠、果决,以及刻在骨子里的冷酷 —— 上马能杀敌,下马能治国,手握乾坤,玩弄天下如同股掌,与他爹如出一辙。
朱元璋好歹还有朱标和马皇后在身边,多少顾念几分人情。
可朱棣却是个彻头彻尾的枭雄,说要你死,那就绝不留半分余地,也就对自已那三个儿子还算宽容。
这般情形下,该如何选择,傻子都清楚!
李景隆早已暗下决心,就算救不了朱标和马皇后,也要竭尽全力保住朱雄英!
只是眼下,他与朱雄英还生分的很,必须寻个合适的契机接触。
“看来,这大本堂是必须要去了啊!” 李景隆沉浸在思绪中,不经意间将心里话说了出来。
“你小子没病吧?” 朱棣闻言一愣,不由自主打了个寒战。
他自幼便在大本堂读书,对那苦日子深痛恶绝,整日盼着能够早日就藩脱离苦海。
谁能想到,竟然还有人主动要去那苦海?
李景隆回过神来,斜睨了他一眼:“殿下,学海无涯,活到老学到老。能入大本堂研习圣贤之道,这是何等荣幸?”
朱棣摸了摸鼻子,神色微妙。方才还对李景隆的战功心生钦佩,想着结交一番,此刻却觉得两人实在不是一路人。
见状,朱棣也不再多言。
李景隆倒也乐得清静,加快脚步跟上了朱元璋一行。
进了南京城,朱元璋先令大军归营休整,随后便拉着沐英和李景隆入宫,说要在后宫设宴为他们接风洗尘。
.......
坤宁宫内。
马皇后得知大军凯旋,当即表示要亲自掌勺,为沐英和李景隆做些拿手好菜,当做犒劳。
宫女们忙前忙后,打点桌案,从旁协助下厨,坤宁宫倒是比往日热闹了不少。
不远处凉亭里,朱元璋正兴致勃勃地与沐英谈笑,朱棣不时插上几句,倒是显得有些热闹。
唯独李景隆独坐一隅,思绪飘远,盘算着将来的路该如何走。
“九江。” 朱标的声音突然在耳畔响起。
李景隆猛然回神,连忙起身行礼:“表叔。”
“方才你说要去大本堂...” 朱标目光闪动,带着几分欣慰,“到底是真是假?一入大本堂,可就不能半途而废了。”
“我想得很清楚。” 李景隆神色郑重,“这次西征让我明白,打仗不只靠一股蛮勇,更要有过人谋略。”
朱标露出赞许的笑容:“能有这份觉悟很好。不过……” 语气一转,“你这次在西番的手段,虽说是为了江山社稷,但太过激烈,我这个做表叔的还是要点拨你几句。”
李景隆连连点头,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总算让朱标眉眼间染上几分笑意。
正说间,一道清脆的童声打破了凉亭的宁静。
“雄英见过皇爷爷、父王、四叔、沐叔叔……”
李景隆转头望去,只见一个四五岁的孩童正规规矩矩地向众人行礼,那稚嫩的面容上透着几分英气,正是他想要接近的朱雄英。
“哎哟,咱的大孙儿来了,快让爷爷抱抱!” 朱元璋脸上顿时绽放出慈祥的笑容,一把将朱雄英抱起,又指着李景隆介绍道,“这是你九江表哥,你还没见过呢!”
朱雄英灵巧地从老朱怀里挣脱,像个小大人似的拱手作揖:“原来这就是九江表哥,雄英见过表哥!”
“听说表哥在西番大败番蛮,威风凛凛,可否为雄英细细讲讲?” 朱雄英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崇拜的光芒。
“拜见皇太孙,太孙过誉了。” 李景隆连忙躬身行礼,心中却暗自欢喜。
朱标在一旁莞尔一笑:“前几日我与父皇闲谈,雄英在旁听得,对你可是好奇得紧呢!”
李景隆瞥了眼朱标,心道这可真是瞌睡送枕头,他正愁找不到机会亲近朱雄英,这机缘不就来了?
朱标微微颔首,意味深长道:“他还年幼,有些事……”
这话中深意,李景隆心知肚明。他拉着朱雄英到凉亭一角坐下,清了清嗓子,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述此行见闻。
这一讲,着实要费些心思 —— 既要生动有趣,还能引得小皇孙听得入神,又不可过分粗俗,毕竟朱元璋和朱标就在旁边。
功夫不负有心人,朱雄英听得如痴如醉,时不时发出赞叹。
“九江。” 朱标突然开口,“既然你要去大本堂,不如就与雄英同读如何?”
李景隆心中一喜,面上却故作为难:“这…… 只怕会耽搁了太孙功课。”
“无妨。” 朱标挥了挥手,“你年长些,又历经战阵,正好可以指点于他。”
“好耶!” 朱雄英兴奋地拍起手来,“我要和表哥一起读书!”
李景隆刚要应允,远处忽传来朱元璋的呼唤:“雄英、九江,快来尝尝你们奶奶亲手做的枣糕!”
朱标领着朱雄英离去,临行前意味深长地看了李景隆一眼。
李景隆独自伫立原地,若有所思。
这第一步,总算是踏出去了!
未来的路虽然漫长,但至少,开了个好头。
“九江,发什么呆呢?还不快来尝尝枣糕!” 朱元璋又喊了一声。
李景隆快步上前,只见朱雄英正笑吟吟地捧着枣糕递来。
“多谢殿下。” 李景隆接过枣糕,心中一暖。
“表哥讲的西征故事,比我那些夫子讲得有意思多了。” 朱雄英天真烂漫地说道,“要是能天天听表哥讲故事就好了。”
一旁的朱棣听得眉头紧蹙,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李景隆能与朱雄英如此投缘,反倒对自已这般冷淡?
“哟呵?咱们大孙儿这么稀罕你表哥?”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酒杯,打趣道:“这小子虽然油嘴滑舌了些,但征讨西番确实显出了本事,带带雄英倒也不错。”
沐英含笑附和:“陛下,九江年轻气盛,难免有些莽撞。不过这孩子心思灵活,学东西又快。手段虽狠,但也说明眼里容不得沙子,一心为国啊!”
听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赞李景隆,朱棣的脸色渐渐变得复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