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今岁有长春 > 分卷阅读211

表现也不错,做事不仅快而且准确,刑部的上官都对他颇为赞赏。

而今日他在处理卷宗之时更是发现一处不合理的地方。

他拿着东西去找了赵致。

“赵外郎,这个案子里的主犯,可有他详细的背景资料?”

赵致看了看,回道:“地方上交过来的案件通常都只有案件经过、物证证言、审判记录、犯人供述和地方官员的意见,若是他们送上来的那一袋材料里没有犯人的家世资料那就通常没有了。”

“怎么了?你是觉得这案子有哪里不妥吗?”赵致反问道。

裴清摇头:“不太好说,这案子给我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就是这个主犯的名字我也觉得熟悉。”

赵致沉吟道:“这样啊……”

他说:“地方上交到刑部的案子卷宗审核之后都会存放在刑部的库房里,你若觉得熟悉可以去库房找一找,看看能否找到相似的。”

说着,赵致拿出他的令牌递过去:“你要是要去,就拿着这个牌子,库房的人便会放你进去。”

裴清接过:“多谢赵外郎。”

——

晚饭用过后,裴清和林舒窈尚还坐在临江别院的正厅中歇息。

裴清突然正色道:“我想同你说件事情。”

林舒窈看过去:“我不听。”

裴清:“……”

林舒窈便笑了:“好了好了,逗你的,你要说就说呗,干嘛弄得这么严肃。”

裴清闻言便微微笑一下,再道:“我可能这两天要去趟相州。”

林舒窈:“去相州做什么?那不是相王的封地。”

裴清点头:“是,但和相王殿下没有关系。”

他说:“是今天我梳理地方送来的案件材料,发现有一个案子感觉不太对,卷宗里的许多内容都模棱两可的,我反馈给上官之后,上官便让我去相州看一看是怎么回事。”

林舒窈蹙眉:“什么案子?这么麻烦。若是材料有问题,驳回让他们再补交不就行了么,哪用得着你亲自去一趟?”

裴清犹豫片刻。

林舒窈追问:“怎么?你和我说不得?”

裴清:“不是。”

他抬眼道:“你可还记得我春闱那年,朝廷对于科举舞弊一案给出的结果是什么?”

林舒窈回忆道:“我记得划定的主谋是,礼部侍郎为了帮他儿子走关系,所以才将科举试题泄露。”

她蓦地反应过来:“我想起来了,他之所以要帮他儿子走关系,就是因为他儿子犯了事,而犯事地点就是在相州!你这次这个事情不会和这个有关吧?”

裴清颔首:“嗯,这次这件案子的主犯,是上次礼部侍郎之子一案中的证人,那个案子是圈地案,而这个主犯虽然是当地的有名的田主,但他却并在那个案子上帮受难的佃户出了头,做了那个案子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巧的是,如今送来的这件案子不仅事发经过和当时基本无异,就是各方面的物证证言也是极为相似,只是主犯换成了当时那个案子的证人。”

林舒窈:“所以你是怀疑,这个案子有冤情?”

裴清:“嗯,需要到当地将这个事情了解清楚,不然若是出了冤假错案,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要遭殃了。”

林舒窈喃声:“相州,圈地案……”

——

次日,裴清依照计划出发去了相州,林舒窈却好像觉得自己似乎有什么事情没想起来。

这段时间朝堂上关于储君的人选依旧吵得火热,主要分为三派,一派就是觉得皇帝还算年轻,赶紧多去后宫加把劲就行,不必想着立其他人为储君;一派就是选宗室子那派,还有一派就是相王那派。

大晋的文臣有个特点,就是当有一群人向皇帝提建议时,皇帝越排斥他们提的就越起劲。

所谓忠言逆耳,他们这种行为就是忠臣之举,而且反正有这么多人出头,法不责众,他们也就不怕皇帝清算他们。退一万步讲,就算皇帝真的因此忍耐不住,挑了几个典型,打顿板子,他们也觉得不亏,反而觉得这更是他们直言敢谏的荣耀例证。

也因此,储君的话题这段时间愈演愈烈。

而且到了后来,朝中立储三派的声量大小也渐渐往了相王那边倾斜。

皇帝和相王之间的关系便越来越紧张。

——

“滚!”

皇帝又发起了火,砸了手中的东西就让周以桉出去。

自立储君风潮掀起后,周以桉几乎天天都在被皇帝挑着刺地辱骂,皇帝似乎已经将他视作眼中钉、肉中刺,不仅私下肆意谩骂,就是在朝堂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也丝毫不留情* 面,活让林相一党看了笑话。

陆游川在守着人制完药之后,去了皇帝处做了汇报,出来之后便一路快步追赶着周以桉,直到出了皇城。

“殿下,殿下。”

陆游川骑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