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他在众人的谈笑声中,被心中混乱的情绪折磨着出了城,直到到了城外,人群分散离去后,他的情况才好了些。
也恰在这时,蒋奇在车外开了口:“郎君,五郎和胡相公他们来了。”
蒋奇跟随在裴清这么长,他早已习惯和裴清的相处,此次裴清受难,出狱之后蒋奇便向林舒窈求了个情,希望她放他去裴清身边。
林舒窈自然准了。
裴清本不愿让蒋奇跟着他去受苦,但奈何他心意已决,也因此而人一起离了京。
裴清听了蒋奇在外向说的情况之后,立马出了马车。
他看着胡相在人群之中,拄着拐,依旧气质如松般挺立。现下他没有在门下省时那种作为裴清上官时感觉,眼中只有长辈对晚辈的关切。
李松、唐栖梧、赵致还有胡相的孙女胡文瑾也都站在他身旁。
裴清便走过去向他们问好。
如今他身如纸片,身上所穿的文士袍又是宽袖长衣,风一吹就显得他尤为单薄。
虽然他身上如玉如竹的气质没有变,甚至在经历了这场风波之后更为渊静沉敛,但旁人知道他遭遇之后再看到他现在的样子还是不免心疼。
裴清拱手问好之后,胡相开口道:“听说你向陛下辞了官?”
裴清微笑,温声回答:“是。”
胡相:“打算去往何处?”
裴清:“家中亲人数年未见,想着先回趟益州。”
胡相叹息着,笑了笑:“如今这个情形你可是后悔当初的选择?”
裴清柔声而干脆:“不悔。”
“能为百姓做事,本就是我入仕所求。”
胡相:“可你现在却辞了官。”
裴清垂眸笑道:“此次实在伤了元气,就想好好歇一歇,养一养,不然以我这个情况,留在位置上,也是尸位素餐罢了。”
胡相闻言觉得唏嘘,而他又立马收拾好情绪,抬眼道:“今年是你弱冠之年,我本想着在你生辰那里参加你的及冠礼,可是如今看来应是没机会了。”
“我与你自茶楼结缘,聊过理想,谈过正事,你进门下省我也曾好好锻炼你,这样看来,我可也算你半个老师?”
裴清诧异抬头。
而胡相说道:“此去一别,不知还能否相见,你可愿意让我在这里为你提前行及冠礼?”
语罢,裴清只怔然一瞬,心中涌过一股热流。
他当即撩袍,双膝跪地,拱手齐眉道:“胡公于清,恩重如山,昔日之教诲,于清而言受益良多,启智明心。今,若胡公不弃,学生裴清,愿拜胡公为师,承公之志,行大义之举。”
胡相欣慰地露出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从今日起,你我便是师徒了。”
——
胡相对裴清的及冠礼提前做了一点准备,他亲自挑选了一对发冠和簪子作为裴清及冠礼的仪物。
他也在此前选中了附近山坡上的一座亭子作为给裴清及冠的场所。
虽然这个及冠礼并不像寻常世家子弟的那样盛大,但参与到其中的人却都神情庄重,让整个过程充满神圣感。
胡相取下裴清原有的发冠和发簪,再捧起他精心挑选的那对。及冠礼上长者对晚辈应该有的致词也同样由胡相说着。
直到最后发簪被小心翼翼地穿过发笄固定,一切的仪式才结束。
——
远处,另一座更高的山坡上,林舒窈和东乔正一人一马地俯瞰着亭中的一切。
她看着裴清及冠,看着其余几人上前祝福,也看着裴清向众人告辞离去。
山坡下的马车再次启程。
林舒窈又怅然又释怀地望着。
再见?
这辈子应该再也不见了吧。
第92章 “就是你想的那个人。”
画凌烟、上甘泉, 自古功名属少年。
——《长相思·面苍然》
卷三:竞光阴,争百代
四年一晃而过,京成内已是另一番风云。
昔日朝中三相如今只剩下了中书省的陈相,胡相在两年前也因年老去世。
所以中书省和门下省需要新组建一套宰相班子, 好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然而要做两省相公,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一是要有能力,二是要有资历。
林蔚在林相去世后, 便成为了林氏一族的牵头人。
虽然因为林相的意外身死, 和没能继承到他被追封的国公之位, 造成林蔚手底下一部分势力的流失, 但林家在朝堂上混迹了这么多年, 死忠的门客和家臣还是很多的。
这也正是为什么,林相死后, 林蔚没有辞官回乡守孝的原因。
那时, 朝中不少人都上奏皇帝, 说大晋失了林相公本就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若是如林大人这样的人才也要因此丁忧,而离开朝廷三年的话,那对大晋的损失就更大了。
毕竟以他们的话讲,反正林家还